记忆中的年味--连队的饺子
作者 罗军怀
记忆中的年味是浓浓的乡情,以至到后来的连队,迄今回味无穷,浸透着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和向往。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连队的年味饺子记忆尤深,一直延续着我的乡情、乡味,留下了绵长的记忆。
我是1981年参军入伍,部队驻防在北京郊区,全团官兵驻扎在一个营区大院,基本上是一个连或者一个排住一个大房间。我曾经担任过5年连长,连队是连长的门面,有什么样的连长就有什么样的连队,这里主要是讲连队的工作标准和日常的生活秩序。在这紧张而又漫长的5年时光里,我始终和战友们同吃住、同训练、同娱乐。严格按照军校里学到的方法来管理部队的一日学习、训练、工作及生活秩序,努力做好连队的带头人、服务员、贴心人。
在军营里,官兵们对过年从不马虎。老百姓过年,部队过关,进入战备,人员收拢,打好背包,整好行装,枪弹解封,三分四定(个人物品分:携行、运行、后留;战备物资分:定人、定车、定位、定装备)车辆起动(每半小时发动一次),官兵一致,生活丰富。“过关”中也有快乐的元素,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每天都有专场的集体活动,贴春联、团拜会、拨河、球类比赛、改善生活、看电影等,都有细致安排,尽量淡化官兵因思乡导致意志削弱等情况。在此期间,受居住环境和食堂条件限制,大年初一的饺子是雷打不动的(有些部队是年三十下午组织包饺子)。
各个连队的过年饺子必须在大年初一上午十点以前结束,要把锅灶清理整洁交由炊事班制作中午的大餐。大年初一上午十点整是同营区全体官兵团拜的隆重集会,聆听部队首长的新年贺词和战友、老乡之间的忠诚祝福。年味饺子的筹备,从年三十清晨连队起床号响起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状态,这期间得有多少人要操这份心思。尽管年三十的春节晚会到次日凌晨炮杖声结束,大家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稍作休息,早晨的起床号就吹响了。崭新的一年,崭新的一天就这样如期而至。连队有十几个班集体,百数号人,加上临时来队家属,短时间内要完成一顿饺子早餐真是非同小可。连队组织包年味饺子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系统工程。连队要专门召开支部扩大会议,各班、排长们均要参加。大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内容,确认实有人员,细化环节分工,进行动员部署,防止出现工作疏漏。连队干部、上级下派干部和临时来队家属要分别下到各班、排,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其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连队的炊事人员年常忙碌,全连百数号官兵的饮食健康由他们精心调配。年味饺子所需要的大肉、面粉、蔬菜、葱姜蒜等调料他们会提前备好,但和面、拌饺子馅、调味必须随机进行,为保证质量不能提前调制。部队官兵的伙食实行标准供给,还要求每个伙食单位(一般指连队)具备不少于三个月的全员伙食费节余,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特殊之需(野营拉练、作战演习、抢险救灾、探望慰问病号等)。七十年代部队官兵的伙食标准是一天0.45元,与现在比起来是不是天壤之别?简单回顾一下我军单兵供应标准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建国前的战争时期(包括建国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吃什么不重要,有吃的就能打仗,且有战斗力。因为旧社会许多穷人吃不饱饭。二是建国后到80年代前期,也就是能吃饱阶段。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开始,以“斤半加四两”(每天人均一斤半蔬菜、一两肉、一两油、一两禽蛋、一两豆制品)的营养型伙食。 部队伙食标准对粗细粮搭配也有严格规定,直到1984年才提高了细粮供应标准。只有到了逢年过节,连队才有机会适当提高一下餐饮标准,改善一下官兵的伙食。因此,年味饺子就成了连队官兵们梦寐以求的大喜事:基本上按照每人一斤面粉(富强粉和85粉混合)、半斤猪肉、蔬菜不限量的标准发放制作。连队包饺子实行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我们连队条件相对较好,组织包饺子都是在饭堂进行,那个班先包好就先开始煮,当然,连队的回民战友包的饺子永远是煮第一锅的,这是大家都遵守的秩序。包饺子的流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毎个班会提前安排2一3人去饮事班排队领取面粉和肉馅,安排2一3人去饭堂擦试饭桌,这些活儿多由副班长和新兵完成。班长会组织其他人员分头准备擀面杖杖、面板、盆子、托盘等用品。连队干部会陆续来到班里和大家聊天谈心,拉拉家常。后勤人员反复核对检查每个细节,炊事班里两口大锅开始注水生火,各路与包饺子有关的工作都在快速有序进行。包饺子分工协作、凝心聚力。和面揉面是重要环节,快速和面成块后要揉匀见光,面团里不能有零星死结,和面的人要轮换揉200下再换另一人,直到有经验者认可劲道为止。再用刀子把面团切成长条,用以制作饺皮的剂子,剂子要大小一致,用手掌一按,就能形成圆坨坨。擀饺子皮是一项技术活儿,既要出手麻利动作快,还要确保质量成圆形,饺子皮的核心要点是饺皮子中间比周围略厚一些,防止煮饺时破皮漏馅。有些高手会沾足干粉把4一5个面团坨叠加起来一起擀,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包出来的饺子样式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各具形态。连队平时也会组织包饺子这样的活动,各班战士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不等,以老带新是基本套路,包出的饺子也形成了个人风格和班集体的特色。年味饺子图的是欢快,大家也就少了不必要的说辞,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情,包饺子动作快的班,连长、指导员会及时赞扬一番,以示鼓励。对包饺子动作慢的班,也会夸奖他们工作细心,一丝不苟,再接再厉。让大家在劳动和笑声里团结协作,陶冶情操。
作者简介:
罗军怀(1962.7- )男,陕西省眉县齐镇南寨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早年在北京卫戍区部队工作,2000年转业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主要从事法官教育培训和党建工作。
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