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家国论家风 . 与时俱进砥砺行
汝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郭燕燕
带着李亚书记“如何持续深化家风建设”的思考题,今年春节,我和家人说家风、思家风、想家风,对家风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持续深化家风建设,要传承红色基因。大年三十,全家人围坐一起,又拿出了家中的宝贝——三代人的军功章。在军功章前谈工作,谈收获,谈不足,谈打算,是每年的“常规节目”,也是激励全家人保持军人作风、奋斗精神的“不二法宝”。我出生在军人家庭,父辈传下来的卫国戍边纪念章,不但是我一生的骄傲,也是我最早的爱国主义教材。长大后,我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虽然只有三年,但这三年却将军人作风、军人情怀永远融入我的血脉。在我看来,家风的传承,身教重于言传,既需要长辈的谆谆教导,更需要长辈的率先垂范。在军人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儿子也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军营,在这里育根铸魂、百炼成钢。看着儿子带回来的三等功奖章和证书,我知道,这种红色基因,已在儿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将保家卫国的情怀薪火相传,使立功受奖的理想辈辈传承,让“光荣之家”的匾额永不褪色,是我家风建设中最亮丽的色彩。
持续深化家风建设,要注重与时俱进。站在继承发展的角度看,深化家风建设要有开放的胸襟、发展的眼光,兼容并蓄,与时俱进。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经典家风家训,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曾国藩家书》“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都蕴含着修齐治平的闪光哲理。周恩来总理定下的“十条家规”,习仲勋同志在长期革命、治家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为先、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务实清廉、不搞特权的工作准绳,勤俭质朴、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和正直坦荡、虚怀若谷的做人原则,都给我们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家风标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以及新春贺辞中提出“三牛”精神,赋予了家风建设的时代内涵。只有吸收中华文明史上家风建设的优秀成果,并融入时代发展的新烙印,才能使家风建设不断深化。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要立志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好的家风,不是靠总结提炼写到纸上便一劳永逸,而是要通过干在实处逐步形成不断升华。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我们正在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全省发展看,河南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的远景目标已经确立;从洛阳实际看,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洛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在“十四五”实现“四强两优三争先”奋斗目标,需要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再创新伟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面对发展的“时”与“势”,我们只有立足各自的岗位,做好份内的事,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家,建设好我们的国。奋斗,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奋斗,才能不断涵养与时俱进的良好家风!
【编辑 赵萌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