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中窥豹
语文教学反思<三>
石僧
语文老师,究竟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好语文呢?
我认为,首先语文老师要有阅读的习惯。现在的老师,除了靠几本教科书吃饭之外,几乎没有几个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一九九三年开始教书,先教书法,后教语文。我观察了二十多年,老师群体,几乎没有几个有阅读习惯。大多数玩电脑,手机,碎片化阅读的多。一本一本地阅读纸质书的几乎没有,我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想法,我只是在说明一个社会现象。当然,我也没有以色列人每年看六十本那么多。在学校又阅读,又写作,又练琴棋书画的,简直是外星人了,甚至被视为另类,群起而攻之!
教师,除了言传,还要身教。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现在的老师没有几个人可以单纯地教书育人了。老师,也是平凡人,也吃人间烟火。柴米油盐酱醋茶,车贷房贷套路贷,一样不少。现在的教育,瞎折腾的多。想安心教书都很奢侈,身心疲惫。
很多时候,变成了打杂的。有忙不完的事情,每天精疲力尽,谈其他都是多余的。
作为语文老师,虽先学会耐心和坚强。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美,鉴赏美是很重要的。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不要让良好的教育资源白白浪费。教会学生闲余时间去图书馆阅读,借书。每周带学生去图书馆博览群书一两次,让学生沉侵在知识的海洋。当然,每周去图书馆一两次,也完成不了阅读量这个任务。但是,可以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一但习惯养成,从此以后,学生就会去自我去求索了。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有人会反问,难道学会了阅读,就可以解决语文问题了吗?非也!语文课程,渊源流远,博大精深。仅会阅读也不行,要多读,多写,多练,多记忆,多理解。而且,还要有悟性。悟出语文之道,社会之道,生活之道,人生之道,道法自然!
语文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语文的核心素养,就是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要做到这几点,谈何容易?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除了业务上的备课,上课,教学,改作业,课余辅导之外,最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之后才是教书育人!
我突然想起,诗圣杜绝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啊,语文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何尝不是“润物细无声”啊!也许我们为教者,太急功近利了。也许我们都在,拔苗助长!甚至,连欣赏学生的闲暇时间都没有。时间去哪啦?
总之,语文教育正如屈原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姑妄言之,故妄听之!
作者简介:石僧,本名韦超途,广西贵港市人,本科学历。壮族作家,广西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现供职于国际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