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砚江,2001年生,笔名:江东小才郎、秋容,北京诗词学会会员,玫瑰园诗社社长,《当代先锋文学》签约作家。爱好创作诗词、小说、随记、剧本。创作追求人生命运的展示、自我与世界的妥协。各级各类比赛中有所获奖,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中南民族大学官网、官方微博、校报、《当代先锋文学》《青岛诗畔》《洛阳河诗刊》、西研会青年分会公众号、长河诗刊公众号、金声诗刊公众号等纸刊与网络平台。
日子
文/文砚江
她推开了窗户,阴沉的天遮住了心里的太阳。她靠在窗台,凝望着一片低矮的房子。屋顶的积水跌落到房檐之间逼仄的街道里,寥寥几人顶着伞匆匆走过。昨天,前天,以及以前的每一天,他们都从这里走去。
厚重的白烟在面馆的摊位前升起,准备去与天空中的云相会。红油在锅中恣意翻滚,肥肠汤的香气吸引了过路人。面馆的老板客气地向过路人打起招呼。但他们并没有走向面馆,只是短暂地驻足,深深吮吸了一下空气,便又加快了步子,向更远处走去。下雨天,没有人会停下来脚步。只有学会匆匆,才能做出选择、有所割舍。就像当年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这座城市的她,也在匆忙地燃烧自己的生命。雨声渐渐盖住了奔走的脚步声,掩盖了巷子中的一切。
稍晚一些以后,不知哪一家率先唱起了歌。嘹亮的歌声勾起了她的心神。她的目光四下游离,于是钢琴、萨克斯、小号、笛子接踵而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取代了每天在电线杆间飞舞的鸟鸣。她还是更爱鸟鸣,无论多么杂乱的鸣叫,只要是一类鸟,都是和谐的。每一个房间里都在演奏美妙的音乐,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是对于房间以外的人,这是杂乱而不合群的。由是,她想起来之前的会议上那个与她不合拍的人,比她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她知道自己该离开了,就在这场雨下完以后。
钟楼开始撞荡,提醒她时间正在一点一点流逝。她并不在乎时间的流逝,她只是想再看看,窗子以外的别人的生活。
一个男孩和母亲站在院落的门口。母亲想给男孩撑伞,男孩却一把将母亲手中的伞夺了过来。雨伞微微地偏斜,挡住了她的视线。“会不会打伞,搁着脑袋了!”她猜男孩是因为这个理由夺走了母亲的伞。少顷,另一个男孩出现在了巷子的另一边。男孩捂着湿润的半边胳膊,从母亲的雨伞冲进了朋友的雨伞,与母亲挥手告别。那位母亲倚靠在门前,看着儿子的背影渐渐远去。在另一个巷子的窗户边,还有一位年迈的妇人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等待自己的丈夫。
天边的云又浓郁几分,屋子沉默在黑暗中。房间里回荡着天气预报的声音,天气预报说雨将在三小时后停下来。这次的噪音发生在屋子以内,总算是与她有了关系。手机的提示音打破了僵局。状态栏不断刷新,远在外地的男友发来的消息成了唯一的光亮。她并不理会,只是盯着那位等待丈夫的妇人。妇人的丈夫下楼去买早饭去了,混杂在寥寥的行人中。男友也在另一个地方“行走着”,也许在刷牙,也许在晨练。手机的光终于暗淡下去,她猜测消息里的各种可能,总结来无非是今天我爱你,或者今天我不爱你。“都走吧,都走吧,这世界哪有那么多功夫等待。”她努力安慰自己。
视线湿润而模糊,她只觉得有一些恍惚,在这之间,她仿佛看见了自己二十三年生活的影。在窗子之外,在朦胧的烟雨之中,发生着如真似幻、像梦一般的事。唯一能让她确认的,只是这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别人的家里的事。可这一切却又与记忆中的自己如此相同。她知道回忆并不可靠,谁又能保证此时此刻的自己是处在回忆中还是现实里呢?她不由得一阵心悸,慌张地躲开窗户,躲开那个让她与现实相接的任意门。一个人独处的世界里,幻想与现实并没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她蜷缩着身子,瑟瑟发抖。
雨越下越大,盖住了嘈杂的窗外的故事。她知道天气预报只是一种猜测,连绵的雨也许又要再下三天,就如她的日子一样。
投稿方式: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 刘杰
首席顾问:刘艳芹 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张小平 魏红霞 杨秀波
顾 问:戴俊明 王笔正 荒村
社长:彭永征
总编:彭永征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彭永征(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报告文学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英汉互译主编:倪庆行 魏红霞(兼)
潇湘诗苑组稿主编:周丹(兼)
当代先锋文学微信群网管:李铁峰
法律顾问:刘明
记者:彭谨 杨子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