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中二首《七律·牛年雨水寄思》赏析
七律二首:牛年雨水寄思
作者:王福中
文明过年,宅居防疫,牛年雨水节气恰逢初七人日,初二夜雨暗潜,待破五弃旧迎新后,人日又遇暖阳,佳节兆祥,牛年当遇大破天荒之事,有思乃寄,草诗存念无恙。
———题记

一
夜来雨水落西廊,催教初春紫燕翔。
层嶂云深斜径远,平芜绿动柳丝长。
归巢喜鹊疏枝上,戏浪游鱼水草旁。
人日醉心还畅意,诗情满眼入词章。
二
开年雨水寄思长,天意昭昭去百殃。
烟火家声飘逸韵,关山春色换新妆。
冲天牛气乾坤转,遍野晴光礼乐扬。
自有初心鸿志在,笑迎春意醉华芳。

读者赏析:
节气本是自然物侯变化的的象征,但如果加上人与社会的元素,就有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者在成诗前的题记中,有“牛年雨水节气恰逢初七人日……牛年当遇大破天荒之事,有思乃寄。”的表述,极富想象力,让节气赋予了浓浓的人情味。其实,这一天晴空丽日,并没有下雨,但字里行间中却充溢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充溢着一种祈祷祝愿的家国情怀。好了,让我们静下心来,赏析诗人的七律《牛年雨水寄思》吧!
两首七律《牛年雨水寄思》中有烟雨,有雾漫,有柳新莺啼……,诗人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新颖别致的,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春来雨水图”。寒冬节气终于远去,人们盼望着的雨水节气也如期悄无声息地漫过了千山万野,并带着春天的清香酥润了这个世界。这就是第一个首联描绘的“夜来雨水落西廊,催教初春紫燕翔”的景象;同时,诗人在第二个首联中把自然的节气又巧妙地嫁接到了“现实生活”中去,其意境顿时厚重了许多,“开年雨水寄思长,天意昭昭去百殃” ,以拟人的手法“寄思长”,雨水寄托的是人间“去百殃”的心愿,这也正是诗人祝福国泰民安的心愿。两个首联都以“落、翔”、“寄、去”动态的形式表现,意象活泼形象,让“雨水”这个名词生动有情了起来,没有了半点抽象沉寂的感受!
这绵绵不断的春水润泽了大地,阡陌群峰在霭气朦胧中显得幽深远去,河波潋滟,柳丝柔情地婀娜着春日地时光,“层嶂云深斜径远,平芜绿动柳丝长”,多么的惬意,多么欢快的自然景象啊!春给了千山万水多彩的生机,也为千家万户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憧憬,于是诗人便以“烟火家声飘逸韵,”喜悦的诗语,动情地抒发着“关山春色换新妆”的美好。
是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而林中的鸟、水中的鱼呢?“归巢喜鹊疏枝上,戏浪游鱼水草旁”。此刻诗人顺势把枝上歌唱的喜鹊、草边戏水的鱼儿活龙活现地呈在了读者的眼前,用“一鸟一鱼”就把一个天地的景色刻画了出来,我们不能不说由于诗人活跃的形象思维,给我们勾勒的这幅动感十足,并赋予了情绪、倾向和思想的立体白描图,是多么的鲜活而贴近生活,这不正是那种“阔景半细,宏微并衬”的诗韵吗?
接下来,我们再看诗人的第二首的颈联“冲天牛气乾坤转,遍野晴光礼乐扬”,这一联与第一首的颈联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虽然都是在写景,却重在写意。这是用侧写的手法表现过去一年前进道路的曲折与艰难,但因为我们了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优越的社会制度,毕竟会取得复杂斗争的伟大胜利而“牛气乾坤转”,而各族人民在小康的清明中安居乐业、在春雨中欢欣春耕中“礼乐扬”。这是诗人借春水之节来讴歌祖国讴歌人民。
一幅幅《雨水图》让我们看到了喜悦与美好的画面,但诗人没有停留在仅仅对意象的生动描述上,而是进行哲理思考,尾联在合上提炼、深化、总结,然后呼之而出的是“人日醉心还畅意,诗情满眼入词章”、“自有初心鸿志在,笑迎春意醉华芳”,这还是在写雨水,却不是描写,而是概括,议论,蕴含了深广的内容,展现出一个人的阔大胸怀,给读者以极大的鼓舞与启示。
写诗须贴近生活、融入社会,才能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给人以思考与回味,《七律·牛年雨水寄思》便是如此。不然,一定是缺乏变化,缺乏情感,充其量起了一个照相机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