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名茶重拾文化自信
文/袁德礼、摄影/闲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实力发展中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五千年的历史转眼就消失了,只有唐宋诗词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18大以来,我国著名诗人、老报人、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刘希涛坚守文化自信,组织群里168位诗人作家教授共写下三万多首(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2020年11月刘希涛和陈敬标、龙孝祥、季渺海组织大家写下,茶人刘志溪188首(篇)诗文。

《茶人刘志溪》征文二月底结束后进入评奖阶段,凡和“茶人与茶”有关联的作品均在评奖范围之内。
离月底尚有宝贵的11天时间,希新老会员抓紧投稿,优秀作品将收进《出海口文学》特辑!

初定五月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叶辛主席将出席)。
出海口大美才女作家郦帼瑛、王中王、顾之敏、蔡佳雯、许英、瞿冰、老报人许兴汉、宋长星等26各界名流作了精彩发言与表演了各自拿手文艺节目。

真理的味道
郦帼瑛
江南的一碗家乡饭,
柴房里风云卷。
蘸着墨汁吃粽子,
真理的味道,纯正甘甜。

跳跃的一粒火种燃,
漫山野已燎原。
译作从戎救中国,
真理的望道,信仰之源。

辉煌的《共产党宣言》,
传播了一百年。
旦复旦兮展示馆,
真理的航道,直挂云帆!
注: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高层领导多次讲述了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

赞“三牛”精神(三首)
陈敬标
高层领导最近用“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种牛”的精神,为中国今年的奋斗状态奠定了基调。

孺子牛
百年初心孺子牛,
砥砺前行为民谋。
千年长夜寻答卷,
一艘红船立潮头。
血色龙华烈士逝,
乌江天险英魂留。
而今彼岸筑梦想,
昂首奋力争上游。

拓荒牛
创新发展拓荒牛,
三峡神坝截江流。
鹏城难寻小渔村,
浦东易登摩天楼。
东土喜摘贫困帽,
西风羞见小康舟。
百年征程多艰辛,
披荆斩棘不言愁。

老黄牛
艰苦奋斗老黄牛,
耳畔延河水长流。
赶考永记西北坡,
放哨不恋霓虹楼。
贪欲无度铁窗泪,
恶念有报阶下囚。
初心赢得民心聚,
猛药去疴新春秋。

昨天到会名单如下:
2月16日(年初五)上午10:00在“迎紫轩”举行新春名士雅集活动(茶点会),讨论《茶人刘志溪》特辑、评奖、排印事,特邀请大驾、芳驾光临!
地点:黄浦区大境路239号东侧青莲街迎紫轩茶馆。
刘希涛、刘志溪敬约

邀请名单如下:
潘颂德/中国作协会员、著名诗评家
朱珊珊/中国作协会员、著名诗人
袁德礼/中国作协会员、名记者
宋长星/《劳动报》编辑、记者
宋梅/《黄浦报》记者
罗时珎/《徐汇报》编辑

陈敬标/上海出海口文学社副社长、副主编
龙孝祥/上海作协会员、上海出海口文学社副社长
郦帼瑛/上海作协会员、女诗人、词家
陆新/上海作协会员、《出海口文学》编委
季渺海/上海作协会员、《茶人刘志溪》评委
杨华/上海作协会员、《出海口文学》编委
许兴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蔡佳雯/复旦大学《复旦青年》记者
叶子青/上海出海口文学社主编助理、《茶人刘志溪》评委
陈晶龙/《出海口文学》编委
箫鸣/宝钢诗人
许英/上海出海口文学社副秘书长
沈宇/上海出海口文学社副秘书长
顾之敏/上海出海口文学社总干事
瞿冰/上海出海口文学社总干事、女诗人

严国基/知名摄影师
冷玲珍/能吹葫芦丝
王明翠/上海出海口文学社总干事
由于总编作家季渺海、李冠琛、王念韩公务在身没能参加这一次会议,实属遗憾。最后出海口副社长陈敬标给与会代表赠送一本由徐慧敏老作家出版发行的巜金秋园小草》诗集。作序潘培坤。

以漫长岁月等候诗的神光
——刘希涛《诗余断章》读后
龙孝祥
眼前是刘希涛先生的新作《诗余断章》,读罢让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刘希涛,一个在诗坛颇负盛名的钢铁诗人!他自中学时代就开始吟诗作赋,由此成为一位在诗路上孜孜不倦求索,对诗歌永不言悔且倾注了无限真诚的人!先生很早就意识到:文学创作离不开火热的生活!怀着当诗人的梦想,曾投笔从戎,进厂做工……钢厂10年,从铁与火中汲取诗情,采撷“钢铁”诗行500余首……也锤炼出一位有着浪涛情缘、闪现着激情、睿智与哲思的诗人!
在诗歌的广袤原野里,先生勤力耕耘60余载,他的诗如波涛澎湃,始终涛声依旧!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然初心如矩,使命如磐,77高龄的他,依然渴望着拥抱生活、渴望着燃烧!案头的这些“三言两语”、“诗余断章”,是诗人在漫长的吟咏岁月中,所等待、守候的诗的神光!这种种雕章琢句的神来之笔,与过去重逢,与诗情相遇,显示了巨大的时空张力!那些个星点印迹、吉光片羽,撩人心扉!那些个迷人的灵性空间书写,灵感的瞬间凝固,让人爱不释手!
诗人在诗性神性的谱系中,探查诗神困境,追寻、召唤诗神的“原始强力”,通过林林总总令人意外的思绪与情绪,梳理出一种催人心灵洞开的诗意哲思。“什么是诗?/跳进生活的海吧,/尔后上来沉思。”这无异于一种神旨般的诗性感悟!
先生在夹叙夹议中,带领我们走进他的诗章,“连长的一双脚板呀,/是属猫的。/那么的轻,那么的灵……/好似飘着一朵云!……整座营房呀,/跳动着一颗慈母心。”这难道不是世俗生活土壤里淘取情思的“真金白银”?!
时间的飞逝,激活我们的记忆!希涛先生的诗中充满着浓郁的人间烟火之气,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事态和情境,鲜活、朦胧地闪现,仿佛演绎的就是人们身边已经或随时都可发生的一切。先生始终在积极地与现实、芸芸众生“对话”,向日常、世俗化世界敞开,既瞩望人类的理想天空,又脚踏实地地执著于当下人生,以宁静、超然的艺术风度传达心灵的惊雷!
“诗歌是一种需要用心,用血、用泪去营造的彩虹。”斯人如是说。
断章摘句中表现出睿智的“诗意书写”姿态,显示出深邃的智慧和人性化思考,传递出和谐、温情与希望!把诗视为精神家园,以虔诚的心态写作,享受着写诗的安详,构成了诗人别样的诗意存在!由此帮助我们确立、坚定一种严肃、清洁的诗歌精神,得以把它供奉在心灵的殿堂!在平淡庸常之间保持一颗诗心,一丝不苟,致力于日常生活的精神提升,以对凡人俗事、卑微生活细节的抚摸,实现恬淡平静的顿悟,凝炼成精准的诗意语言表达……
总之,诗余断章通过点拨、暗示、引领,让我们在行吟中曲径通幽——吟咏线路、人生经验、语言创新、诗意机缘、等等,以诗的神光照亮对神性的呼唤!最终的实现,取决于读者的思考力、想象力,更取决于读者的再创造!
期待着诗坛新人:潜心地打造出夺目的精品来!——先生的心愿,足矣!



























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