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惨淡经营。而网络诗歌却于无声处,野火般蔓延开来。江飞和他的《中国爱情诗刊》也应运而生,以矫健的身姿步入人们的视野。传统、现代诗歌美学的圆融运用,一首首灵性、婉约诗作的不断呈现,验证了诗歌不灭的神话,证实了诗美品质和人格魅力,树立了经典、创新的楷模,如暗夜之炬,引路之灯。在微诗的实践上,江飞老师更是独树一帜,引领风潮。
1
身子,低向尘埃;灵魂;高过九重。
2
诗,是最宿命的故乡;诗,是最灵魂的歌唱;诗,是最精神的道场;诗,是最情感的磁场;诗,是最生命的心香;诗,是最真情的流淌;诗,是最心灵的守望;诗,是最崇高的信仰;诗,是最温暖的流光……
3
诗,首先是精神的流放,其次是,灵魂的回归;诗,首先是无助的纠结,其次是,洗尘的澄明;诗,首先是灵魂的碎片,其次是,精神的修复;诗,首先是世俗的浮躁,其次是,内心的归真;诗,首先是悲喜的尖叫,其次是,心灵的安宁;诗,首先是逆行的呐喊,其次是,宿命的认知;诗,首先是语言的张扬,其次是,血泪的浸泡;诗,首先是艺术的定义,其次是,使命的传承;诗,首先是个人的悲欢,其次是大众的共鸣;诗,首先是完美的追梦,其次是,悲凉的残花;诗,首先是精神的舍利,其次是,精神的绽放;诗,首先是造梦的奢望,其次是,情感的叹息;诗,首先是文字的版本,其次是,心血的供养;诗,首先是感性的外溢,其次是,理性的收场;诗,首先是风火的挺进,其次是,冷美的抒情;诗,首先是个性的诉求,其次是,共鸣的认知;诗,首先是诗内的万象,其次是,诗外的释义;诗,首先是文字的记录,其次是,文明的彰显;诗,首先是心怀的悲悯,其次是,众生的互动;诗,首先是个性的表达,其次是,大众的认知;诗,首先是丰富的想象,其次是,现实的融合;诗,首先是万象的画面;其次是,真情的契合;诗,首先是灵魂的虔诚,其次是,崇高的信仰;诗,首先是随心的私语,其次是,命定的乐章;诗,首先是静态的言词 ,其次是,内在的舞蹈;诗,首先是外在的框架,其次是,内涵的核心;诗,首先是单一的命题,其次是,多重的指向;诗,首先是思想的内核,其次是,语言的渲染;诗,首先是正能的弘扬,其次是,鼓舞的旗幡;诗,首先是自由的游走,其次是,丰盈的诗意;诗,首先是火红的生命;其次是,不死的精神……
4
诗如一味花拳绣腿,便会失去撼魄的痛感;诗如一味风花雪月,便会失去人间的烟火;诗如一味大量抒情,便会失去诗意的婉约;诗如一味有头有尾,便会失去诗意的留白;诗如一味悲喜交加,便会失去诗歌的隐忍;诗如一味模仿改装,便会失去个性的风骨;诗如一味重复自我,便会失去超越的快感;诗如一味直白堆砌,便会失去诗歌的意境;诗如一味无病呻吟,便会失去文字的重量;诗如一味散文成风,便会失去诗歌的高贵;诗如一味为名而写,便会失去诗人的初心……
5
心善,决定温暖走向;心暖,决定心性走向;心性,决定灵魂走向;灵魂,决定情感走向;情感,决定精神走向;精神,决定思想走向;思想,决定文风走向!……
6
诗是一个人的精神游走,是灵魂的圆舞,是与世界万物精神关照、精神参与、精神互动的悲歌与喜歌。诗,是一个人精神的流放再回归,回归再流放的悲喜交加之、水火交融之的心理过程。
7
写诗,是美丽的疼痛过程,是内心纠结、刮骨疗伤的过程,是一次次在希望与绝望缝隙间的精神修复的过程。
8
诗,是最灵魂的故乡,最精神的宿地。寂寞的深处,有诗;觉醒的深处,有诗;悲悯的深处,有诗;风骨的深处,有诗……有诗……
9
诗,是最高的精神美学构建,是最灵魂的外在宣泄,是由现实的残缺,向完美塑造的情感雕塑。
10
诗的世界,我们尽可灵魂的裸奔;诗的世界,我们的内心世界,可以一丝不挂。哪怕善良的生命之光,哪怕罪恶的灵魂忏悔……
11
“茶有三道,诗有三境”:优秀的诗歌,会让读者从诗的表层,向更深层次的精神拓宽,再至诗歌以外的情感延续到多重的思维空间。
12
当我们的生活遇到了暂时的苦难,当我们环境充满了极大的孤独,当我们的思想对万象充满了叛逆的质疑,当我们的内心受到黑与白、对与错、是与非的矛盾碰撞,诗歌,尤为深刻!
13
满腹经纶,是你读万卷书,然后将它忘记,在诗意的世界,再重新复原精神的灵光;博学多才,是你阅历尘世事、万众情、千般爱然后忘记它,在诗意的世界,重新再复活;当万象、万物的精神灵动,植根心里,再注入了个人的思想诗,便有了灵魂直立的诗歌气场。
14
意象,是诗歌的整体构成;灵魂,是诗歌的精神磁场;思想,是诗歌的精神命门;个性,是诗歌的的独特风骨;情感,是诗歌的血脉供养;灵感,是诗歌的助燃火焰。
15
好的诗歌,总能接近我们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因此,诗歌的核心,是情感,而不是说教的所谓哲学论。
16
优秀的诗歌,总是在“无心写诗、无意写诗、不为写诗而写诗”的无意识状态写产生的。这种源自天然、自然、原生态的情感流露,为我们提供了诗歌创作的方向。
17
诗歌,是人类精神留守的村庄,是灵魂供养的至高信仰,是精神净化的上好良方,是思想自由的外在张扬,是情感挣脱束缚的自由流淌。
18
诗歌,是理性向感性精神延伸的过程;诗歌,是感性向理性思想浓缩的结果。
19
诗人的灵感,该是一只有两千只复眼的蜻蜓的广阔视角;诗人的内心,该有石头一样忠贞不渝的爱情贞洁观;诗人的世界,该是万物灵动的丰盈意境;诗人的内心,该有一种感恩万物、悲悯众生的博爱情怀;诗人的思想,该有面对万物万象,所产生的首先主观进而接近客观的理性思辨。
20
诗人的世界,是细腻的,可以听到一朵儿花开的声音;诗人的内心,是柔软的,有超过常人的精神穿透力。在诗人的精神世界里,石头,也会流泪;风儿,也会呜咽;泪水,也有狂喜;芦花,也有坚韧的思想;发丝,也有剑一样的锋芒!……
21
诗人创作的状态,该是归于大静的状态:那时,万物生;那时,万象活;那时,思想的矛盾开始碰撞、对垒;那时,四季的更替,开始有了对生与死、悲与喜的反复叩问……
22
一首诗歌的创作:首先是画面的展演,然后是主题的凝聚,进而是情感的渗入,接着是精神的提纯,最后是灵感借助文字的迸发。诗歌,扎着翅膀,飞了起来;文字,借助情感,活了起来;精神,通过思想,立了起来!……
23
诗人的阅读,是内心世界在他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精神观摩与体验;诗人的创作,放他无我亦有我的随行游走,是“一坛百花酒,只取一缕香”的品茗。
24
诗人的文字里,如果多一些对历史风貌、人文景观、民间疾苦、尘世纠结、万事狂喜的精神关照,诗,便多了一份厚重感;诗歌,也便具有了长足的艺术生命力。
25
其实,真正的艺术塑造,不是有意识的偏离本真的人为虚构,而是最原生态的精神展演,如:青藏的藏歌;如:大漠深处,一象形的沙丘;如:原始森林的一象形的树根;如:大山深处的飞瀑流泉;如:远山上空的雨后流虹。这些自然的生成,从某种意义上,在暗示诗人们,心性培植的灵魂发声,才是最艺术的美学存在。
26
所谓“诗、书、画”是一家:舞蹈,是一副流动的画;画,是一首暗喻的诗;诗,是一副含蓄的画。
27
面对流派纷争,几乎让人找不到了创作的风向标。毋庸置疑,无论任何诗体形式的存在,都不可偏离根其文化宿命的根源存在;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诗歌发展的第三条发展出路”的最初理论,暨:中国的诗歌,必须在世界文化碰撞的文化分裂下进行再次重组,在吸收世界文化精髓的同时,千变万变而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的深厚文化底蕴,给我们留下的“东方婉约美”民族文化之根。含蓄的思想,必有唯美的诗韵;古典的国风,必有民族的气节;国风的彰显,必有大国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纯净的文字,必有无尘的诗意流溢。“三分白,七分隐”,是诗歌创作的“六字创作指导理念”,让诗茶一样,在内心一波三折的如浪迂回,再迂回……
28
诗歌的初学,是理论的灌入;诗歌的成熟,是忘记理论的自由思想的构建与情感的原生态发声;诗歌的成熟是接近简单却触摸灵魂深处的深层诠释。因此,精神的高度,决定的诗歌的高度;心性的洁净,接近无尘的诗风;思想的觉悟,接近神性的高度。
29
诗者,隐忍着极大的孤独,在作着与人类生存空间的各种纠结的控诉与呐喊,思辩与对侍,而这一切,不是人人可理解的。他们不是“另类”,而是比凡人多了一些悲悯情怀与良善的感性。仅此尔!
30
真正的好诗,别人想说而未说出的语,你,说了出来。看似简单却有思想、意境、美感、情感的话,许会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巅峰,堪为经典!
31
诗如生命,每一个字儿,都会说话、会呼吸;有狂喜、有纠结;有脉动、有灵性;因此,一首诗的诞生,皆有一种宿命感。一不小心,便会流产;一不小心,便会扭曲;一不小心,便会变异。惟有大善的血液,澄明的心跳,思想的肋骨,个性的精神供给,方会顺产出健康的诗婴。
32
诗歌,是文字游戏;诗歌,却不是情感游戏。
33
阅历+阅读+天性=诗人。
34
写诗时注意:语言唯美,视角独特,;写象藏义,个句出彩;前处伏笔,尾句提升;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断句有序,内涵深厚;动词活用,天人合一。微诗也!经典小品之上乘佳作也!
35
诗歌:重在表达诗以外的东西。一首好诗,至少有两种精神指向。可做到:“写痛不见痛,痛意诗中藏;写苦不见泪,苦字韵其间”。
36
“惜字如金,敬字如神”;“剥茧抽丝,取之诗魂”;“源自于心,发乎于情”;“多一字,多;少一字,少”。这是每一位诗者应该具有的写作态度。
37
诗,成功之处:不在其语言之表象,重在独到的思想,内孕意境之中;重在多重的精神诉求,隐于诗歌之外。
38
写诗,:应从身边小事、小物、小情、小感、小思、小悟中……积累素材,积淀情感,善于发现新鲜诗意,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之光,尽快将虚无的情感冲动,转化为有形文字符号,后,提纯为诗,反复打磨,方见诗之灵光。
39
写诗成功的不二法则,一个字:情!这是人类产生共鸣的落点。因此,诗写好,让世人感动,章法、修饰、技巧等方面的文学评论,美学定位,已,不再重要了!
40
情感的佐料,是俘虏读者内心的制胜法宝。前提:不可空穴来风,无痛呻吟。要以心入诗,以情孕诗;不失真,不伪饰。诗,才有生命!
41
以心入象,以象造境,以境凝思,以思传情,不失为诗歌创作的一个小窍门儿。
42
诗之作用:自渡,渡人;自爱,爱人;自悟,悟人。因此,读者在受到感动的同时,更想获得的东西,是从中受到启发、感悟,进而更好地改善自身的精神环境。这,也许是诗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吧!
43
诗歌的质量,取决于:独特的视角、个性的语言、倔强的风骨、悲悯的心怀,该是人类共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综合体现。
44
诗歌的经典语言:许是酒后的疯言疯语,许是语言分裂、语言变异的大胆探索中的泱泱千言后收获的一句、两语的闪亮米金,许是你梦中梦醒之间喃喃自语留下的记忆的残痕,许是你看破万卷书然后遗忘然后顿悟的灵性之光,许是人处在大静中的一丝精神禅悟,许是无意得之无心为之的偶然得之的小欢喜,许是多年孕育、精神沉淀后的灵魂火神的乍然迸发,许是……
45
丰富的想象力,是诗人情感发酵、灵魂舞蹈、思维奔逸、精神穿越的羽翼,有了多重思维的精神拓展与延伸,一滴水可放大为海,一片叶可以意念为秋,一个影像可以捕捉到一个历史的缩影,一粒尘也可追溯人类的洪荒的久远遗风。一瓶矿泉水在普通人看来仅仅是一个瓶子,而在诗人的眼里,首先看到瓶子,然后是矿泉水,然后是矿泉水后面隐喻的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渔人、有渔网、有月光、有鸥鸟在讲诉的一个不被外人破绎的故事。以“微观传宏观,以宏观缩微观”,是诗歌逆向思维创作的不二法门。理性的哲思改为更感性的抒情,以感性的抒情,改为理性的聚合。或实为虚,虚实结;或闭或合,闭合有序。诗中无纯哲,是人类在纠结与迷茫中的声声尖叫,是海在天地之间的一声长长叹息。无论什么句子,都无法真实复原人类内心最真实的脉动,火烤自痛,冰冻自凉,这种血液畅通之、冰火相融之的精神游走,用文字描述,注定遗憾。但是,正是这种遗憾的残缺之存在,才有了自人类自亘古去之无极的精神叩问?!……
46
诗,是人间的药,写诗,是拔毒的过程;诗,是信仰,写诗是救赎的过程;诗,是恒河净水,写诗是净化的过程;诗,是精神的天书,写诗,是禅悟的过程;诗,是一面灵魂的镜子,写作,是救赎的过程……
47
世界真正的诗人并不多,也许他(她)们是一段历史的弃儿,因潦倒的游走而多了份对万物众生的深层感知;因自由的精神关照而多了份对历史的深层认知;因漫无边际的多向探求而多了份对人类命运的美好预知。精神的斗士、精神的传教士、精神的探险家、信仰的代言人、真善美的坚守者,诗人么?!……
48
流浪与回归之间的双重流放;俗世与超脱之间的双重否定;冰火两重天、悲喜交加之间的矛盾对峙。诗者?!……
49
诗者的内心,是一个大大的精神剧场,自导自演自赏的独角戏,展演的时刻,没有观众,而台词,却要说给大众听。
50
诗,是诗人给语言插上羽翼,让灵魂飞起来;诗者,是将文字注入血液,让精神永生。
51
在一块儿缄默的石头上,看到水盈盈的月亮,我知道,那是我在迷茫中奢望的、自慰的人间灯火,我许它,挑亮我的黑夜!……
52
当诗歌的意境呈现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趋向完美的自己;当情感的宣泄结束的时候,我们又回归到残缺的现实中,继续不断世俗又不断灵魂净化的过程。
53
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人在放着尘世的烟火;诗歌结束的时候,是烟花落后的再次寂寞的陷进。
54
我们抓不住神性的翅膀,低低掠过精神的水域,只有这样,在敬畏的莲花台下,点燃灵性的烛光,完成生命的救赎。
55
优秀的诗歌:是古典与现在的结合,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尚犹存民族文化的根系,是对整个人类精神关照的灵魂发声,是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三者综合后的至高精神建筑。
56
心,不静,诗必浮;心,不净,诗必污;心,不正,魂不立。观眼,如观心;读诗,如读魂。
57
古典的传承,是根源文化的彰显;现代的贯通,是时代文化的适应;东方的婉约,是对民族情感的尊重;西方的融入,是对诗歌文化的一种圆融。情感的大胆跳跃,是对微妙内心世界的一种需求;空白的悬念,是给读者留下一个再创作的思维空间;婉约的表达,是东方审美的主流;语言的陌生,更适合内心矛盾碰撞的心境。诗歌,不是让你突兀一个大的主题,而是让你通过一线之间的意念倾诉,彰显一个更为辽阔的诗意空间。
58
诗评的最高境界:不是让你告诉读者诗歌怎么写,而是让你向读者传达,诗人在写什么。
59
诗歌可以天马行空,但要符合情理;诗歌可以自由奔逸,但不可以无病呻吟;诗歌可以预言陌生,但不可以以天下不懂为美;诗歌,可以视角独特,但不可以无中生有;诗歌,可以大胆探索,但不可以失去人类共性审美的重心;诗歌,该是什么样子的?---诗歌,该是你心里想想的模样。
60
将所有的感情,隐了,用另一种意象来表达内心真正的情感诉求;将内心的痛苦,隐了,通过诗意的画面,才渲染隐忍的情感;将精神的纠结,隐了,能让读者感受到了:风的呜咽,石头的崩溃……诗歌的象征写作技巧,无疑增强了诗歌的嚼头儿与品头儿。
61
画面,要动态起来;文字,要立起来;情感,要活起来;灵感,要飞起来。
62
我说:诗歌,是心的羽翼,戴着画面的抒情。
63
读者读你的诗,绝不是时间的消遣,而是想从你的诗歌里,获取情感的共鸣、哲学的导引、思想的认知,从而让自己的精神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64
善于将中国古典诗词的词语,经过分解、提纯、重组,加上符合现在人们思想与什么的创作方法,我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65
经典的诗歌:要么,闪烁着哲思之光;要么,浸染着浓厚的情感;要么,字字里含着无声的灵魂尖叫;要么,深藏着倔强的呐喊;要么,匿藏着无尘的禅音;要么,涵盖着一段历史的缩影。
66
诗歌,或灵性的禅意,或质朴的真情流露;或含蓄的婉约风情,或质感的哲思立诗,或含蓄的心理暗示,都可能引起不同读者的个性什么需求。
67
在无边无边的沧海,诗是人类精神的摆渡船;在无边无边的黑夜里,诗是人类灵魂的长明灯。
68
诗歌的成熟过度,该是从风风火火的大胆表诉,改为更冷美的抒情;该是从复杂的意象构成,给位更精简的单纯诉求。仅仅我说。
69
诗歌,可以制造一场精神的劫数,也可以营造一个灵魂的天堂。
70
文字,是精神放生的烟火;诗歌,是截取永恒的抓拍快门儿。
71
仅靠执着是不够的:要用“博学多才”,夯实精神的基石;要有丰富的阅历,丰盈创作的源源;要有精神的禅悟,澄明诗歌的脉络;要有不断的探索,塑造艺术的风骨,要有内心的悲悯,感受万物的灵动;要有多元的创作,提纯诗意的米金。
72
不经意的开头,不经意的结尾,偶尔出现不经意的惊喜。
73
一首极度自恋的佳作,最怕再放他三十年再自恋……
74
我们能记下的,只是今日未死之悲喜;我们抓不到的是未来铭刻或遗忘。
75
诗歌的绝对经典论是:他(她)以一颗最虔诚的诗心,用最诗意的语言,记录下历史的真相。而这些,才是我们的后人,想在N年以后向急于重新解读的。
76
诗人,不该是悲剧。诗人,不该是面对现实的矛盾与困惑落败的人;诗人,不该是悲剧,诗人,不该面对生命的遗憾和残缺而内心悲凉的人。思想之光呢?倔强之剑呢?精神之塔呢?你这不死的精神的神!你这顽固不化的人性良善!你呀!……
77
怎么望你,都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也有你;怎么望你,都是春天,花不开,我为你开……
78
诗歌,是人间的一汪绵绵不绝的精神之海,你听不懂没有关系,由鸥鸟解读,大风来诵。
79
读一首诗,突然觉得诗人在指石为声、指漠为海、指昼为夜、指鸦为良,在这种失常的精神叛逆中,在这种矛盾的对抗中,在这种逆向思维创作的轨迹中,我们,许会读懂一些最清醒的发声。
80
我们可以允许以天下不懂唯美的诗的存在,但我们不允许它是诗歌的创作主流。
81
当我们向万物带着理由说不的时候,诗,是最佳的辩解。
82
无风三尺浪的时刻,是灵性活跃了思维,是精神的一种图腾;有风浪不起的时候,是诗人的思维出现断层,诗歌的艺术生命里枯竭期的前期征兆。
83
谁能为生命占卜,诗歌的语言,必有神性的存在。真正的诗着,该有对未来预知的天性吗?他(她)内心天性的柔软和极其微小的内心世界和超越常人的精神穿透力,给诗人,赋予另一种精神的使命。
84
大鱼必在深海,小鱼小虾,必在浪花飞溅处。诗人,该是南山的居士,亦或是诗坛之上镀金的神像?不说……不说……
85
每一首诗歌的生成,都是诗者一次精神土地的耕耘,或深耕或浅种;或丰收满仓或颗粒不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份诗意萦怀的美妙过程,重要的是,我们深爱着这种至高无上的精神信仰。
86
这个世界其实很大,我们是多么卑微的一尘;这个世界其实又很小,心,可以无限拓宽的装下整个盈与虚、天上人间、万物万象。心里,感受着万物悲喜,诗里承载着众生的故事。
87
鸟儿,无论在那里筑巢,都可能是宿命的故乡;诗歌,无论与我们何时相遇,都是精神的道场。
88
诗歌,不是故意的玩儿艺术的高雅,而是从生活的高雅出,回归更凡尘的归真。
89
我想象着烛光里供养的心神是自己,一生让另一个自己来接受现实不堪的自己的虔诚求拜与忏悔。
90
当我进入一种自由创作的状态的时候,谁也拽不住我哪怕一路顺风的自由游走或头不停撞墙却不可以回头的精神诉求。
91
其实,我们仅仅是对着镜子灵魂一照,留下一些或洁净或污秽的影子罢了。完美的伪装必真实的犯罪更让人不可原谅,因此,我选择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且,粘带着尘世的浮尘,在善良与邪恶之间、在白天与黑夜之间、在流浪与家园之间、在博大不狭隘之间的如此反复的---活着---清醒着---浑噩着---的多变的行走。
92
从夕阳挽起风的裤腿儿,在步海滩的那份从容当中,我发现了诗歌,也有长久的鲜红性的存在。一切,来自意念的支撑,于是,我们老了,于是我们年轻着;于是,诗歌让我们不停的变换着角色的完成各种生命阶段的自由穿越。
93
有时候的创作,不是我们执意要写下一些无关痛痒的文字,而是孕育、隐忍了太多的思想,在精神的胎盘,嗷嗷待产。
94
诗歌的创作如炒菜:需要八层熟、九层烂、十层鲜,着实不易。火候的掌控尤为重要。
95
精神暗示法,一旦渗入了诗歌,对心灵是一种最好的洗礼。
96
思维的奔逸,并不难,这助于诗歌语言的活跃性、情感的饱和性,而难得是,欲言又止;难得是鸥鸟疾飞的骤然回转。因此,诗歌创作时,该收笔时,一定要隐痛收稍,才可以让为一浪拍来的隐喻的浪头,增强一浪拍心的后劲儿。这样的留白,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道白。如:风雨来了,谁知道我最想干什么?如:我要说的,你懂。如:我没哭,只是小虫子入了眼睛等等这样语言,反而让人易为之动容。
97
其实,诗歌偶尔也是最自己精神空虚的时候的一种施舍,在精神出现漏洞的时候的一种修复。
98
电影艺术元素里的蒙太奇表现手法,是我一向倡导的,是的:诗歌不能无画面、诗歌不能无内容、诗歌不能无故事。
99
诗歌,不一定通过文字的韵母来押韵完成诗歌的节奏感,还可以通过:情感的内在韵律、精神的通畅脉络、文字的巧妙断句与分行来完成诗歌的节奏感。
100
永不重复别人,是一种个性;永不重复自己,是一种超越。
101
诗歌,无论发展多少年,都不可或缺三个字:真、善、美!
102
写诗:尽量不用别人用过的句子,尽量不用别人用过的视角,尽量不用别人用过的题目。用画面活诗意,用万象容诉求。可,随意开头,亦可不经意结尾。一诗至少一句是亮点,我们叫它“诗眼”,也可说是“诗魂,如同一只鸟儿,在啄心,诗眼,是最疼的那一次。冷抒情,胜过海誓山盟的表达,是将一把火,捂在胸口燃烧,且,露出的含泪的微笑。欲言又止,是悬念,是留白,是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的空间,是婉约的伏笔,是隐隐约约、若即若离的情感影像。丰富想象力,是将万物、万象、万景赋予人性化、灵性化,且,蒙太奇般在思维领域,经提纯、优选、艺术组合出更接近、服务精神诉求的艺术生成。看似天马行空,实为情理之中!看似无言大爱,实为字字含情!
103
好句子,也许是人人说尽的话,揉碎后,重新再巧妙组合出的艺术生成!
104
以小写大,抑或以大写小。
105
诗,必须有灵魂。灵魂:就是真情实感。但是,必须是诗意的表达!
106
诗如人,人如诗,因此,写好诗,是诗人内心净化、精神提纯、灵魂救赎、身心向暖的过程。什么人,写什么诗,什么葫芦什么瓢,是不无道理的。
107
诗,往往不像诗;像诗的诗,往往不是诗。 诗人,往往不像诗人,像诗人的诗人,往往不是诗人。
108
七分感情+三分技巧=诗。吾诗观。
109
语言融入血肉,诗歌,有了生命;语言有了诗骨,诗歌,有了个性。
110
诗,是无声的语言,却有血淌的情感;诗,只是一个外在的框架,里面匿藏着最灵魂的舞蹈。
111
陌生的语境,陌生的语言,陌生的视角,不等于陌生的情感。好诗,刚开始,也许不被大众接受。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任何新的诗风与流派的存在与生命力,关健,谁长久占领了世人的心。
112
走万里路,看万卷书;看万卷书,走万里路,是不错,问题是:每个人,看风景的感受不一,每个人看书的悟性不一,难得万象入心,重出圣哲。
113
诗人,是与生俱来的,没人教你怎样成为诗人。历史证明,好多的大诗人,在当时并不是诗人。还是那句话:阅历+阅读+天性=诗人!
114
越是诗人,越不把自己当诗人;诗歌写的越来,越觉得写作的艰难!
115
真诗人:诗歌,越写越短,诗意越来越厚重;真诗歌:越写越简单,情感,越来越感人。
116
遇到诗歌!在寂寞中遇到诗歌,在苦难中遇到诗歌,在独立的思想中遇到诗歌,在灵魂的圆舞中遇到诗歌,在隐忍的疼中遇到诗歌,在精神的蜕变中遇到诗歌,在灵感的迸发中遇到诗歌,在生与死的夹缝中遇到诗歌,在矛与盾的对垒中遇到诗歌,在异乡的屋檐下遇到诗歌,在香烟与火柴中遇到诗歌,在四季更迭中遇到诗歌,在罪恶与善良中遇到诗歌,在高潮与低谷中遇到诗歌,在漂泊与回归中遇到诗歌,在浮躁与归真中遇到诗歌,在庸俗与超然中遇到诗歌,在白天与黑夜中遇到诗歌,在古老与现代中遇到诗歌,在虚拟与现实中遇到诗歌,在生命的救赎中遇到诗歌,在污尘与净化中遇到诗歌,在错误与修性中遇到诗歌,在血与泪中遇到诗歌,在初绽与凋零中遇到诗歌,在闭关还俗中遇到诗歌,在喧嚣与安宁中遇到诗歌,在残缺与圆满中遇到诗歌,在冰与火中遇到诗歌,在眼与尘中遇到诗歌,在自游的行走中遇到诗歌,在红尘与隔世中遇到诗歌,在拥有与放下中遇到诗歌,在独立的思想中遇到诗歌,在大漠孤烟处遇到诗歌,在死亡的痛思中遇到诗歌,在瞬间的了悟中遇到诗歌,在万物的灵动中遇到诗歌,在众生的悲喜中遇到诗歌,在怀念与遗忘中遇到诗歌,在血性的花朵中遇到诗歌,在流星陨落眼眸的瞬间遇到诗歌……遇到诗歌!……
117
诗:要反复打磨,有时去一个字,加一个字,整首诗,便亮了眼。
118
诗贵在:写风,不见风,处处皆风声;写雨,不见雨,处处皆悲凉;写笑,不见笑,你不笑,别人笑……
119
你能用天下人都说的词儿,通过巧妙构造,艺术组合,营造出不一样的诗意空间,也叫本事!
120
诗者的思想,是自由的,不是戴着锁链的灵魂舞蹈!……
121
诗者,大凡有两种艺术命运:①、写的作品,被大众接受,千古传唱;②、写的作品,不被一位读者接受,除了自己。然,传诵的,不一定是经典;不被接受的,不一定不是经典。写诗,原本就带有极大的艺术叛逆的精神探险性。
122
真正的好诗,能活很多年,而非炒作、溜须、恭维出的那几首“鸡毛诗”,更不是一个不懂诗的人,参加几次世界诗人大会与几位所谓大诗人合影,便被历史请进了人类历史的教课书。
123
写诗:意境不浓,等同白开水;诗歌无留白,等于记叙文;语言无个性,等于千篇一律;诗歌无灵魂,等同人无心脏;诗歌无真情,等同无畅流的血液;诗歌不精炼,等同听一个人说废话;诗歌无内涵,等同“绣花枕头好看-一肚子稻草”;诗歌无哲思,等于自己也不知表达什么东西,少一份厚重感;诗歌不懂分行、断句,等于胡子、眉毛一把抓。诗歌为何散文风?不!好的散文有时也精炼!有的诗歌,还不如散文好!为何不:“惜字如金,敬字如神;以心入魂,随性游走”。诗如磨剑:须千磨万磨,自见光芒;如炖汤:须小火慢炖,自见个中滋味。好的诗分三部分:三分之一天性+三分之一灵感+三分之一修改。(好诗,多一个字,失败;少一个字,也失败。如人一样,不多不少,方为健全之身。)每一文字,皆有生命,会呼吸、会欢喜、会喊疼……切不可伤害了它们!每创作一首诗要:对得起内心、对得起读者、对得起文字、对得起历史……我们大写诗意的语言、唯美的意境、真情的道白。
124
天然、自然;随心,随缘。
125
万物皆有灵性,与之精神互动,必出辽阔无极的诗意。
126
一看直白,二看有意,三思有境,四思有哲,视为诗之上品也!
127
诗,要尝试多元化、多视角、多思维空间的创作探试,日积月累,大浪淘沙,必留真金。
128
好诗:新、奇、特;精、短、美。
129
诗无定章,创作往往处于精神自由游离的状态,很难掌控。诗到,如水到渠必成。诗不到,一日千行,亦是败笔。
130
以心说话,以魂走路;以血供养,以泪浸泡;以爱塑骨,以情外溢;以字复原,以文散暖;以雪净化,以水洗涤;以光沐浴,以禅了悟;以诚伏笔,以真入里;以诗入象,以象凝思;以思韵境,以境传情,我的诗歌创作指导理念。
131
诗中可以有空灵之美,但不可或缺真情之意;诗中可以有口语直白,但不可或缺留白之隐;诗中可以有层层递进,但不可或缺回锋之笔;诗中可以有大量跳跃,但不可或缺精神主线的内在连接;诗里可以有大量分割体现的艺术张力,但不可或缺最终精神指向的主题集成。
132
矛盾的对峙,精神的亢奋,完美的奢望,失望的极限,忠贞的信仰,往往会与诗歌很接近。
133
往往像梦一样,不安分的思想里,滋生着语言的奇迹;往往像大草原的风一样,在心灵之上,助推着诗意的沧海;往往像大自然一样,化成了一个精神的内核,在内心深处不断地辽阔,于是有了万物的悲喜,在文字中演绎种种生命的轨迹与灵魂碰撞的最真实、最缥缈,最遥远、最接近的声音。
134
当,有一个疼痛的文字,在撕咬你的心的时候,一首诗,也许就这样诞生了。
135
从尘世的夹缝中,发出的一声声不愿屈服的呐喊;从生命的纠结出,矛与盾的日夜对垒、搏杀,是诗吗?
136
很难想象,用一生的时间想为一个人写却写不出的诗,却是一生最美的诗。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份残缺之美,痛,且快乐着。
137
当一个人想一本正经的写一首诗歌的时候,灵感,却是这样的苍白;当一个人不为写诗而写诗的时候,也许,那些看似喃喃自语、风言风语、胡言乱语的句子,却感动了自己,同时也感动了别人。因此,这个世界,只有诗人的职业,没有职业诗人,
138
诗,有时是一张完美的,我们认为的将它撕碎再缝合,有时是一些灵魂的碎片,我们在企图缝合。
139
想象力有时候真的是太奇妙了:有沙子的地方,让人想到沧海;有沧海的地方,让人想到意象的森林。
140
诗可以是随意的,但这种随意,应该像风牵起波浪的自然;诗,可以是随意的,但应该像山中石缝的荒草一样自然;诗可以是随意的,应该像梦中的喃喃自语一样自然;诗可以是随意的,应该像笔尖儿触及到宣纸的那一瞬间,却决定了这个画面的宿命的存在,再,无从更改。
141
文字,只是承载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载体,因此,诗的好坏,最终需要人心去丈量其艺术的高度。
142
诗意的世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精神的良岛,而“真、善、美”才是一生修行的不变经文。
143
“刀尖儿上的舞蹈,冰上点灯,我的纸里包着火,美丽的痛苦”等等这些充满了矛盾的意象,也许深藏着隐痛的诗意。
144
一段文字,可以铿锵出一汪无极的海;一段文字里,也可以驻扎了一个永不败落的精神王国。在精神学的范畴里,诗歌永远年轻,人心不会苍老。
145
过于理性的人往往很难成为诗人,而理性的心扎上感性的翅膀飞翔的人,每一个文字即是感人的,又是有分量的。
146
诗歌创作的过程,不过是将无数记忆里的意象碎片复活,进而梳理、提纯的过程。
147
诗于精神的自由有关,诗与信仰有关,诗与内心的悲悯有关,诗与美好的奢望有关,诗与个人承建的哲学有关,诗与丰富的想象力有关,诗与一颗不老的童心有关,诗与个性有关,诗与丰盈的感情世界有关,诗与精神的升华有关,诗与灵魂的洁净有关,诗与尘世的苦难有关,诗与社会的良知有关,诗与内心的涵养有关,诗与自身的审美有关,诗与精神的高贵有关……
148
诗是纠结处自然的一盏精神的灯盏,诗是精神的世界最高贵的血液,诗是生活的沉淀出散发的理思之光,诗是一杯暖心的茶茗……
149
诗,从来不是一直推敲的方程式,而是后期修改、打磨的过程。
150
真正的诗歌,有其宿命的存在。一首优秀的诗歌一旦完成,再改一个字,如切割一个健康人的某一个部位,必定残缺。
151
不要轻易相信被人告诉你诗歌到底怎么写:诗歌,就是用最最恰当的文字,来复原精神诉求的真实性。
152
所有诗歌理论的研究,都是对前人作品的梳理与总结,而我们一旦将这种理论完全运动到创作中去,那么,便永远无突破可言了,诗歌的创作,有时候需要一种极大的叛逆性与探险性,世界任何风格的新生都是带着肯定与批评完成的。其结果:要么失败,要么,为诗歌创作找到了第三条发展出路。
153
诗人的存在有时候是对任何诗风的怀疑,对任何理论的怀疑,从而培养的一种个性的文字自信。当然,这种观念的存在,往往不被人接受;当然,也可能是一种“夜郎自大”的表现,也可以会因此诞生一位诗歌大师。也许,这种大师,只能留给历史,而不是现在。
154
诗歌,是精神的理想,有残缺之美;诗歌,是灵魂的天堂,有孤独之美;诗歌,是高贵的涵养,有大静之美。
155
诗歌的世界,是芸芸众生的世界,是宇宙无极的世界:生与死,公平与不公,纠结与沉淀,善良与罪恶,光明与黑暗等等,人类都想通过文字来完成一种和谐的可能性,尽管很难。有时是一种自我的救赎,有时又是一种明明知道不可能偏要为之的一种失落的感伤,但,这种思想,会一直延续,一直永恒。
156
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城;一个人的行走,一个人的悲欢;而当这些文字找到了一个相同的灵魂契合点的时候,你,已经拥有了整个世界。
157
水中的月亮之上,住着泪意婆娑的故乡;四季轮回的夹缝里,弥漫着青春散布的狼烟;梦与醒之间,到处是灵魂的碎片;回望之间,所有能记起的,都像是一首首诗,只是,我们无法表达。
158
诗歌,越接近现实,痛感,便又深了一寸。
159
在这里,我们以爱之名,以神之名说:这些灵魂的花朵,都是用血供养的。
160
生活处于懵懂时,诗歌会给你清醒;生命处于磨难时,诗歌,会给你医治伤痛的良药;生命处于平庸时,诗歌,会让你的精神升华;生活处于浮躁时,诗歌会让你安静。
161
诗歌,不仅仅只写内心的美好,也可以写自己的罪恶,让精神的污尘,在觉悟的阳光下,一点一点的擦拭。
162
诗,与一个时代有关;往往超越一个时代的诗,往往很容易活在下一个时代。
163
诗,是与自己对垒的决裂处,撑起的一张滴血的红帆。
164
世界上最美的一首诗,便是无论你研磨多久,却无从下笔的一首心诗。卑微的生命,短暂的一生,是最悲壮的祭奠。
165
往往是,我的语言显得苍白的接近贫血,往往是,我想为你写出世界最美的颂词,往往是我灵魂纠结的无语,感觉这时候,诗歌距离我是这么这么近,而我却写不出诗来。
166
将身子低向尘埃吧!人啊!往往在最黑暗的底层,最容易发现光明。
167
用心供养文字,才会开出血性的花朵;用血供养文字,才会让一个个记忆的碎片重新复活,脉动不息;用信仰供养文字,才有诗意的“灵象”如莲,在浮躁的现实,澄明万物的真相。
168
灵与魂交融的时候,血与泪交融的时候,心与象交融的时候,诗,便有万物生之悲喜了.
169
诗是将眼睛放小,将世界放大;诗是将心放小,将灵魂放大;诗是将身子放小,将精神放大。
170
全面的描写,是诗歌的灾难;细节的描写,是一种败笔。而血泪奔放,淋漓极致的灵魂之舞,往往才是俘虏读者内心的法宝。
171
在诗人的世界,有时候鱼儿是不会流泪的,石头也会呼吸的。其实,成功的诗人,都会给每一个文字符号,赋予新的生命。
172
精神的钟声,要常敲打,才能铸就一个虔诚的心;诗意的文字,要常写,才能铸就一颗诗意的魂。
173
著名的诗人,是因为一首著名的诗,而不是一生写的每一首诗,都著名。
174
明星可以崇拜,而对诗人的盲目崇拜主义,一定是失败主义。
175
这个世界,最绝对的自由,却是诗人最精神的自由。其实,诗歌的创作,就是一个人的行走。
176
诗歌里,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也可以听到石头的骨破碎的声音。火山的爆发,是大山写的一首最激情悲壮的大型史诗。
177
不仅是生死,不仅是修行,不仅是救赎,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辨,尘世的光。
178
读了世界万卷书,再,忘了它,然后精神提纯,重新演绎,那么,旧的风格、章法和理论的朽木之上,便会萌发出新鲜的诗意的肉芽儿。
179
这个世界,除了有文字的诗:还有无形的诗,符号的诗,画面的诗……诗,在整个宇宙的空间,在时光的有形和无形的经纬里,无处不在,只是,很多人看不到;于是,诗的世界,世界的诗,有时还在精神的洪荒,流浪。
180
当我内心浮躁,我都想过放弃你了;当我面对苦难,我都想过放弃你了;当我精神迷失,我都想过放弃你了;当我内心纠结,我都想过放弃你了;当我时常失语,我都想过放弃你了;当我面对现实的无奈,我都想过放弃你了……我,都想过几十年了。而我们这几十年,总是吵架后,又一次次的握手言和。
181
诗歌,能让你从这边的河流看到对岸的河流,能让你留住别人不经意遗忘的,能让你超前意识,进入一个常人无法抵达的精神幽径。
182
简直是一个人精神的对白,只为找一个灵魂对话的人。
183
其实,真正的诗歌,是一个双刃剑,受伤的心,并快乐着。
184
其实,真正的诗人,就是在精神的空巢里,企图复活一个鸟语花香的春事。
185
坚强的心,怎可一味以梦为马?宽容的天,怎可拒绝雷霆与闪电?博大的海,怎可拒绝狂风与暴雨?个性的诗风,怎可拒绝来自不同的声音。自由的心,自由的诗风,自由的表达。
186
有时需要千锤百炼的打磨,有时精神探险的那么纵身的一跃,成就了诗意的永恒。
187
一首优秀诗歌,往往是人人想急于表达却表达不出的,而你,表达了出来。
188
越古老的,就是越现代的;越东方的,就是最中国的;却简单的,也许是最容易植入人心的。
189
自认为自己是非诗人,这话是对的;自认为自己没有写过一首满意的诗歌作品,这话也是对的;但是,如果认为自己不是用心在写诗,那一定不是对的。
190
在最冷的时候,诗是火;在最热的时候,诗是蒲扇。
191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诗意的江南;每个人的臆想里,都有一个记忆的长安。
192
诗歌是信仰,距离苦难与忧愁很近,但诗歌可以战胜苦难,稀释忧愁。
193
别小瞧那些低头沉思的人,也许,他(她)正经营着一座很大的、精神的城池。
194
隐忍处,往往匿藏着最深层的呐喊;无语处,往往包涵着内心最血与泪的迸发。
195
诗歌的美学,该是一切艺术最完美的彰显,不仅仅是诗意唯美空间的再现,更多的是精神美学的构建。
196
不要在乎什么客观的,什么主观的,只在乎我观的,我想的,我想急于表达的。
197
诗歌,无疑是精神的高层建筑,因此,我们想急于表现出的概念和精神诉求,应始建于完成的心理美学之上,这样的作品,才经得起艺术的验证和历史的推敲。
198
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想让读者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首先自己要对自己表达的精神诉求要超过读者多个倍数。
199
世界任何所谓的流派都是单一的、都是靠不住的,无法有多少的理论为一个流派发声,都是残缺的,因为,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是一个崭新的流派、
200
喜欢诗歌里像电影里的蒙太奇一样的出现一个个立体的画面,喜欢诗歌里有故事、有内容、有情感、有思想、有个性、有视角的作品的出现。
201
只想欣赏到没有看过的个性的语言组接,只想看到没有看过的新鲜的视角的表达,只想看到一看到就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的作品的出现,只想看到像在写自己又像在写整个人类悲喜的作品的出现。
202
所谓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是将自己的内心跳跃出去,与万物精神互动,这些年,我一直推崇这种“气象美学论”,万物生成,必有生成的理由;万物共存,必有万物共存的理由,而万物之间必有千丝万缕的相同、相似、矛盾等等复杂的联系,当我们找到了人类与万物的精神契合点的时候,诗歌必然会显得丰盈。时代,造化人;环境,影响人。也许吧!
203
诗歌,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精神流放;诗歌,是从一个结疤处,到另一个伤口的修复的过程。
204
写诗,是一种内心自由的抒情;而读诗,是一种精神的触电。诗歌的好坏,不能仅仅局限在个性的创作上,更多的在于你的作品,让多少人好像在读己心。
205
诗歌,无论再过多少年,它都活着,连同我们的生命。
206
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情感,无疑是助推剂。
207
一个人越陷入黑暗,越容易接近光明;一个人寂寞达到极致的时候,越容易听到世界万物的声音;一个人越在无从表白的创作低潮期,越容易接近最真的诗意。
208
这一尘中隐喻的沙漠,这石灰中意念的大山,这滴水中匿藏的大海,这诗意中饱含的尘世的悲欢哟!
209
世界,没有真正的诗论,一首好的诗,唯有心懂,文字,无从诠释。
210
世界真正的诗人,有一种宿命感,也许,今生只是为诗而来。
211
真正的诗人,不是名人推崇出来的,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一个历史时期打造出来的,也不是违心的理论家溜须出来的,更不出有钱出几本书、入几个协会、开几个新书发布会、理论座谈会、几个大奖杯供出来的,而是:历史检阅出来的。
212
当生活陷入黑暗的时刻,我们,也就是拄着文字的拐杖,探路行走。
213
每一次诗意的漫步,无不是一次精神的游走;每一次灵魂的救赎,无不是一次思想的了悟。
214
诗歌,无论在经历多少年代,都不会消亡,只要还有人类。因为诗歌,是人类最崇高的信仰之首。
215
诗歌不养家,却养心。诗歌,提高了人的精神层面,彰显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塑造了一个人的社会良知,构建了一个社会的和谐,增强了人类对万物万象的深刻认知,净化了人的心灵,搭建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精神关照。
216
往往不像艺术的表达更是艺术,不像诗人的诗人更是诗人,不为写诗而写诗的创作状态,写出的更是诗。
217
一声乌啼,从生命的嗓子眼儿悠悠而来,其实,每一次诗歌的创作,都是一次青春的复活和人生的延续。
218
在诗意的世界,每一个词语,都有可能照亮你;在诗意的世界,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唤醒你;在诗意的世界,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挽救你;在诗意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有可能陪伴你;在诗意的世界,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开示你。
219
这是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可以光耀整个尘世。
220
有时,诗歌的亮点,恰恰是是让人有意忽略的那一部分。
221
精神的亮度,是在不断灵魂救赎的时候,唤醒的那份生命的归真。最朴素的语言,自带锋芒;最真实的语言,直抵人心。
222
诗歌中不是诠释一种哲学的存在,而哲学却可以在诗意里寻找光亮。
223
记忆,是组接诗歌的碎片,而情感使得记忆,有了活下去的理由,而诗歌,是让我们更接近真实的轮廓。
224
好像,诗意的生活,是一种美好的破坏在重组的过程。诗歌,好像美丽的悲喜剧。
225
每位诗人,都在完善独立的、个性的审美世界。先是一个人的行走,而后是殊路同归的精神对等的同行者。
226
我们是在用真实的情感,在寻找一种词语完美的构建。情感的链条,也是语言最精确的表达。
227
最诗意的语言,其实是自己精神的神明。
228
能用语言表达出的真实,一定是不真实。因此,诗歌的失败在于,我们所表达的永远距离真实很远。这需要造境,需要一些入境的人,才会能感受到语言缺失的那一部分或悲或喜的温度。
229
沉静与冒险,出逃与回归,呐喊与隐忍。
230
文字有毒。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愿意从没写作这些灵魂的碎片,每一片,都有尖锐的棱角,深深地将记忆刺成失忆。
231
有时候我荒谬的想过,我的诗歌会不会是一座孤城,里面住着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