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子的记忆
戴永久
衣食住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要素。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需要在床上度过,床铺作为人类生活生存的基本用具,不论贫富,也不管好丑,必不可缺。
席子,作为床上必备的铺设用品,家家户户更是须臾离开不得。建国前后,我国广大农村仍处于“求三餐,日夜求一宿”的小生产时段。庄上除有少数几家住瓦房或砖茅草即砖墙草顶住户外,其余人家清一式的泥草房。
房屋内,各式家具用具或多或少,床铺更是花样百出,千差万别。富足之家用的是讲究的有一、二、三滴水之分的架子床;一般人家用的是没有木架子的粗板床。粗板床也因家境差异而分三六九等,上等用粗壮老杉木精工打制,差的用杂木棍儿拼接而成。穷苦人家置不起木床,就地取材用大凳、木桩或砖头甚至土墼作支撑搁起来作床;极少数贫困人家无以为计,只好以庄稼秸秆堆成草铺或干脆打地铺以解夜求一宿之急。
床上必备的铺设也贫富有别,有矩可循。架子床上用木铺板,配床垫加席子;粗板床和搁铺上,除少数有床板,大多以竹秆编押成的箔竹儿为主,上面再铺上稻麦草押成的草薕子或干脆在稻草上加席子将就。
床上用的簾子因用材不同大致有三种:
一是以地产的芒稞(薪稞的一种,杆叶窄,质地软)以细麻线作筋安床的大小量体裁衣押制而成。垫子押制时两侧随机折叠封扎,浑然天成。芒稞押的垫子既板扎又耐磨,保暖透气,防潮耐蚀,深受欢迎。
二是以蒲草制成的蒲草垫子。它轻便干净,松软透气,美中不足的是耐腐抗压性不强,浸潮后容易变质腐败,使用寿命远不及芒稞薕子。
三是以稻、麦草编制的草簾子。它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加工便捷,普及率高。
一年四季床用席子大致有四类五种:即蒲席、关席、芦席,细草席和凉席。
蒲席是用水网地区特产蒲草收割后,经过处理分类:嫩的短的打蒲鞋,老的粗的编蒲包,长的条苗的用作编织蒲席。床用蒲席是低质易耗品,大多数人家基本上是年年新。蒲席铺在那些高低不平的搁铺上,经不起孩子们“狗缠疯”般的折腾,垫上床不几天便伤痕累累,加之那时粮食紧张,薄粥充饥的孩子床上尿尿是普遍现象。冬春晴好之日,庄上不少人家门外晒衣绳、院帐、甚至小草垛上都晒着中间潮湿,开着或大或小天窗的蒲席,成为一景。所以每年入冬,里下河蒲草产地的穷苦百姓都不约而同,担挑肩扛或拖家带口划着小船到上河地区来卖蒲席。
关席用的关草与蒲席用料蒲草相似,同类不同种。关草茎叶柔软细长,叶纤维柔韧耐磨。加工而成的席子柔软细密,淡绿色,有青香,可卷能折,舒适耐用,价格约为蒲席的三四倍,农村中等收入及城镇一般民众喜欢选用它。
芦席,即芦柴经石滚压破劈开打制而成的席子。芦柴质地坚挺,表面光滑。划破铺开编成芦席后,表面接缝间隙处不够平整,磨擦容易伤及外皮。故乡间除集体看场或护青用更棚使用外,个人家庭极少使用。
上世纪60年代初,我看仓库期间,别无选择,曾经睡过近两年的芦席,且是夏冬兼用,从未发生划伤现象,感觉良好。
细草席是用一种生长在浅水中,一尘不染,条条茁壮,含有多种纤维棉质的专用蒲草,采收晒干,经过挑选、舂平、漂洗等道道严密加工工艺筛选后,以细麻绳抹油为筋,编制而成。有耐折、耐扭、耐揉、耐用、耐磨、光洁、柔韧的优点,具有“站立不倒,盛水不漏,二十年不坏”的美誉。但价格相对较高,当时城乡中产以上的殷实人家方舍得花钱购买,农村大多数人家只有子女结婚时方得置办。
我小时候睡过父母结婚用的细草席,以后的十几年间几乎年年都买蒲席。直到1967年我结婚才买过一条细草席。凉
席是用竹篾编织而成,它不霉变、不生虫、有光泽、清凉爽滑、经久耐用。农耕时期农村住泥草房的人家屋后,大多种植茎秆高直挺拔,枝叶茂密,性柔质硬的竹林以避风雨。
竹子浑身是宝,间伐竹子通常用作编制笿子、畚箕、箩筐、凉匾等家用器具,通直粗壮的竹子则用来编织凉席、凉匾等。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老宅屋后竹子开花,父母不得已将竹子全部砍伐,从大埨塔子请来三个篾匠师傅用粗壮的篾竹给我们在家的弟兄们每人加工了一条凉席和一种俗称“拦草”的床用竹簾儿。现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使用过的那些凉席仍在,成为过去那段生活的记忆。

个人简介:
戴永久,男,汉族,194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曾任小学教师,5个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市两个部门负责人。200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习作先后在"江苏生活快报""江苏散文报""山西科技导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溱湖""罗塘"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等文学作品100余篇。现为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