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献《中国政治思想史》
袁 联 光
《中国政治思想史》吕振羽著,此书版次为1949年8月,印次为1955年6月第四次。在李达授意下,吕振羽在中国大学开设了中国哲学史课程,为与陶希圣唱对台戏,也取名“中国政治思想史”,并编成讲义。作者利用在南京同国民党当局商谈一致抗日一年多时间里据《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修改扩充撰成此书,完成于1936年,1937年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出版稿与《讲义》不仅有了详略的不同,对历史上各派思想家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也都有重新估价,在结构上也有部分变更。1939 年曾改订一次,由桂林文化供应社接受出版,迄未果。1943年,就初版在文字上略有增减,并改正了一些错误,1949年由三联书店出了增订版;1955 年版即是增订版的再版。本书共分十编,计三十二章,正文前有作者初版序、增订版序、增订再版代序。在该书的“自序”中,吕振羽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状况,批评了陶希圣、杨东等、李季、叶青等人由阶级偏见带来的失误。吕振羽力图用新的观点、方法和体例,仿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史》,写一部从古代至近百年的社会思想发展史。本书将中国政治思想史分为奴隶制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两大段:在封建社会时期,又划出领主制的封建制的思想史发展期和地主制的封建制的思想史发展期。吕振羽把整个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概括为三条主要线索,即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没落阶级或阶层的政治思想,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他又将中国古代思想家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为两大阵营。此书的划分方法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此书虽然重在揭示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实际上却为整个中国思想史清理出一个系统,对历史上的中国哲学思想进行了“粗略系统”的总结,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史的开创性作品。( 红色文献由著名红色文献收藏家杨亚利提供 )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