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父母尚在,趁现在还来得及,你要学着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
大年初一,带着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
很多朋友都知道,这部电影是贾玲为了怀念她意外离世的母亲李焕英而创作出来的,她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这部电影上。
“母亲去世后,即便我上了春晚,我能嫁得很好,我再怎么怎么样,我都始终很难开心起来。晚上躺在床上就会想,我妈不知道,失去她,我失去了过年的意义。”
每次提起母亲,贾玲都会忍不住泣不成声,母亲的离开对她而言,是一个遗憾,很多次午夜梦回,她都会想起母亲的模样。
子欲养而亲不待,恐怕是贾玲,也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难以跨越的一道坎。看完电影之后,我又把贾玲和陈赫演的小品《你好,李焕英》找出来看了一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原来,这句话这么真实,这么扎心。电影也好,小品也罢,贾玲都用她擅长的喜剧逗得观众前仰后合。
但越往后看,你就会发现:前面有多好笑,后面就有多好哭。在小品的最后,当李焕英的一生宛如走马灯一样展现在贾玲眼前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偌大的舞台上,只有贾玲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哭的撕心裂肺。
“妈,那件绿色的皮大衣我也帮你换好了,你穿一定很好看”
据说,那天节目播出后,贾玲给她父亲打了个电话,问小品演的怎么样。实际上,当晚父亲就崩不住,抱着妻子的遗像哭了好久。我们总以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可等我们长大之后才发现,父母早就不再年轻。他们的双手变得颤颤巍巍,他们走路也开始摇摇摆摆,从前扛着我们上下楼都不费劲的他们,如今总会觉得疲惫不堪。岁月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痕迹,但我们从未做好跟他们分别的准备。我们不敢想象,当意外快于明天先到,那会是多么绝望的一件事。
2013年,岳云鹏在德国演出的当晚,接到了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
放下演出,对不起喜欢他的观众;登台表演,对不起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的父亲。返场谢幕后,愧疚、遗憾和悔恨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诗人董玉方将他的故事改写成歌词,音乐人许飞谱曲,合力创作出了那首感人至深的《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我多想不顾一切去看你,让你看看我的成绩,算不算有了一点出息。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我一定不顾一切去看你,让你看看我的儿女,长得像我又像你......”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可是对失去至亲的人来说恰恰相反。
在《念念桃花源》节目里,岳云鹏又提到了他和父亲之间的故事。他说,父亲最希望的就是能看到他上春晚,可这个梦想对那时的岳云鹏来说,真的很遥远。但没想到,父亲去世三个月后,他就接受了春晚的邀请,参与了春晚的录制、那一刻,他五味杂陈:如果能再给他一点儿时间,如果爸爸能够看到这一切该有多好啊......结束录制后,岳云鹏走出央视大门,眼含热泪的看着天空,轻轻地问了一句:你在么?他相信,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一直有那么一个人,正默默看着他,为他今天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只可惜,我们终究没有直达天堂的电梯,那些挥手作别的人,再也无法相见。
父母不仅要给予我们爱与保护,还要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寄托。
不管我们多大,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只是个做事毛毛躁躁的孩子。即使所有人都要我们直面成年世界里的现实和残酷,但父母依旧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港湾。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跟父母越来越疏于表达感情,等到失去之后才明白,留下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歌手李健在节目上谈到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时,他说两个人就是一般的父子关系。
“我们就是问问身体好不好,最近好不好,不会更深层次问你最近有什么苦恼。”

后来,父亲患了肠癌,已经无法行走,上厕所都得李健背着去。有一次上完厕所回来,爸爸在他背上轻轻说了一句:“原谅爸爸!”那一刻,李健泪如雨下,原来父亲一直为自己成为负担,而深感抱歉。直到现在,父亲的那四个字,依然是李健心里最难以释怀的痛。世界在发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大。我们总是借口工作很忙,却有时间跟朋友出去吃饭唱歌通宵;我们总说没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却可以跟朋友煲好几个小时的电话粥;我们总说节假日要加班没空回家,却可以提着行李去看世界的千变万化。其实我们也不是不能感受到父母的变化,但总是抱有一丝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