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学反思<二>
石僧
古人云: “童蒙养正,圣功也。”同理,要学好语文,也要从小正确引导。
有人说小孩那么小,如何引导?小孩很小的时候,母亲们通常给小孩买一些看图说话之类的图书或卡片,引导小孩,这是对的。小孩跟着念,就学会了看图说话。等小孩上到幼儿园中班或大班的时候,问题来了。幼儿园提前教育,教小孩拼音、认字、写字,开始布置作业,没完没了。当兴趣变成任务以后,灾难来临头了。年轻的父母们,白天为生活打拼,晚上辅导小孩作业。小孩太小,学不会就吼,此起彼伏。小孩被压迫,被恐吓,从此看见书就讨厌,看到老师就恐惧。小孩爱好学习的天性,被人为破坏了。读了三年幼儿园,再加上一年学前班,都在学习拼音认字。上了小学又重复一轮,小孩已经厌倦学习了。从此,看见书,就不开心。我们的教育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问题已经出来了。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初中高中化,高中大学化!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变成了神童,可能吗?
再加上现在是电子年代,电视、手机、电脑无处不在,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世人带来困惑。小孩从小玩手机,看电视,用iPaⅰ,对书本没兴趣。他们只读图像,不看书写字,遣词造句,哪来积累?
哪里来的阅读量?上课时,一个老师讲完,接着下一个老师讲,之后做练习。放学回家,还有家庭作业,做到晚上十点还不能完成。长此以往,阅读从何说起?有些学生读到高中,没看过什么书。语文,如何学得好?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中文弱化问题如何解决?
网上公布,在2019年世界阅读日做过调查,每年人均阅读纸质图书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人均60本。日本人均11本,法国人均14本,我国人均4.66本。试想,一个不读书的国家,结果会怎样?
于是,国家号召全民阅读。学校建立图书馆,乡村建立文化室。从上到下,都动了起来。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读书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急功近利。一个优秀的民族,需要有足够的底蕴。中国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就是文化的影响。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太平天国运动烧书院,烧图书馆,烧孔庙,让中华文化倒退一百年。可是,到头来谁也阻挡不了国家和民族的进程!
诚然,仅依靠学校,仅依靠老师,仅依靠教育,是解决不了整个社会问题的。教育不是万能,没有教育,万万不能。可见,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教育得从认字开始。古人云“人生识字聪明始”。由此可见,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
布置一些阅读,多给学生一点阅读时间,和学生交流一下读书心得是很有好处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道至简!
作者简介:石僧,本名韦超途,广西贵港市人,本科学历。壮族作家,广西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现供职于国际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