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玉蟾茶”茶叶基地欢迎你!散文:瓦屋冰雪似画图
王文君作
初春二月,川西平原处处柳丝泛绿,李花堆白,而平原边陲的瓦屋山却对春姑娘的声声呼唤毫不理睬,仍是大雪纷飞,冰天雪地,沉睡在银装素裹的迷梦之中,难怪北宋苏轼一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就让世人品味了近千年。冰封雪掩下的庄严神韵给了瓦屋山的秀美、壮观和诗的意境,显得那么迷幻动人…走进瓦屋山,仿佛把你带人了一个梦幻的隧道,进入了色彩斑斓的冰雕世界…瓦屋冰雪秀丽雄奇。在11平方公里平台的瓦屋山上,林海茫茫,白雪皑皑。放眼山顶平台,那一团团、一垛垛的冰雪状若白莲,仰天怒放。姿态万千的雪堆如洪波涌起,有的像人头马面,有的像罗汉挺肚,有的像仙女下凡,美不胜收;那林间的小路也变成了蜿蜒的银蛇,正向远方蠕动;木屋檐下悬吊的冰凌,像一支支寒光袭人的利剑;树枝条上的雾凇似海底珊瑚,千奇百怪,熠熠生辉;巨大的古木镶上了银边,杜鹃的叶片已被风雪收拢成一把把小伞。游人到此,都会沉入雪的海洋,坠入梦的迷境,好不令人怜爱动情。
瓦屋冰雪撼人心魄。这里的雪似乎对瓦屋仙山特别钟爱,冬春一到,便纷纷扬扬飘落不止,把这座古老神奇的仙山紧紧地抱在怀里,而且是那么的严肃,那么的认真。她没有一丝笑容,没有一点呵护,好像谁都不能触犯她似的,什么树呀,桥呀,房呀,天上飞的鸟儿,地上跑的精灵,都被她偌大的胸怀所包容,使平台上寂静万分,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势。不过这“静”中,常常会发出惊人的“怒吼”和“震荡”,那就是古木被积雪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在山风的激荡下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响声,那响声是动人心魄的,正是它们的“呐喊”,才使平台上热闹非凡,显出无限的生机。锦鸡冲天而起,飞鸟腾空飞翔,松鼠四处乱窜,野牛急速奔驰,猴哥快速躲藏……这些人类朋友们的闪现,使山中景色不断地丰富起来,纷呈起来,洋溢起来,让人类感知它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得多么的壮观而生气逼人。在这洁白无瑕的大自然中,若你是作家,能找到纯正的语言;若你是画家,能找到纯正的原色。在这里赏雪吟唱、滑雪追逐、打雪仗、堆雪人,都能触景生情,增添无穷的乐趣……
瓦屋冰雪壮美多彩。冰瀑是瓦屋山最主要的景观,在瓦屋山凡是有水,有山岩的地方均有冰瀑形成,如果把这里的冰瀑汇集在一起作银屏,可能天下所有的影片都能在这里同时放映。到瓦屋山赏冰雪最精彩的去处是兰溪。当地人有“上瓦屋山不到兰溪就等于没有到瓦屋山”之说。兰溪的风光最美,这里的雪最大、风最狂,气温最低,水也奇幻多彩。那里有从天而降最高、最宽的,天然“银屏”,让人惊讶,让人赞叹。有的景观让你不可思议,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待你去解的谜……3000余米的兰溪上游的大冰瀑,你便会想到它就是一块巨大的电视“银屏”。而身后的兰溪冰瀑,虽难全面观看,但可知它的雄伟和壮观了。小桥下,昔日的流溪已形成厚厚的冰层,游人可在上面安全踱步观光,静听冰层下面仍有微弱的流水声,让人联想到“生命如水,水是时间;人生是水,逝时如水”的道理。不是么,冰下的水声是给游人一段无言的心路,让你静听最真实的生命,去幻想生命的辉煌……冰潭四周的乱石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大有东坡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韵味。细观这里的冰雪,似乎与众不同,冰瀑下一块由无数冰粒组成的晶莹冰石上,呈现出黄、蓝、白三种色彩,像一块绚丽夺目的宝石。当地人说这“宝石”的成因是平台上多个泉眼流出的泉水汇入兰溪时,将带有色彩的泉水在湍流中溅起的水珠,被冷空气速冻而成,是否如此,只有让科学家去解释了。作者简介:王文君,四川洪雅人,1952年11月出生。1969年春入伍从军至1979年10月转业地方,在德阳行政单位工作至2002年提前退休。早年在军队和地方行政单位,一直兼任和从事工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德阳建市后,在行政单位兼任过新华社德阳信息社办公室负责人和《中国机械报》、《西南机械报》《中国西部开发报》德阳记者站站长及《工业导报》主编。曾经是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曾多次获得县市省和全国机电行业先进新闻工作者。出版有《山水情缘》、《绿野放歌》、《走进复兴》、《故乡记忆》等个人文集。
瓦屋冰雪,涤尽了人们旅程中染上的浮尘,消除了人们在城市中积淀的紧张心态。这里隔绝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世俗的侵扰。这里,人与自然相依、与天地相融,可感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温馨、愉悦和兴奋。每当你沉浸在赏雪的无限遐想时,蓦然想到古人烹雪煮茗之事,都会不自觉地从口袋中掏出沏好的密封茶杯,取上一块蓝色的冰块沉入杯中,呷上几口,仿佛从醇厚的乡茶中,品出了瓦屋山的清幽平和、温厚儒雅,和谐宁静的滋味,领略出了瓦屋山清风、明月、松吟、竹乐、梅开、雪霁的妙趣和意境。瓦屋冰雪,让人向往,让人心醉……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