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之春行思录
作者:牛春玲
带着积攒了一年的勃勃兴致,贮备了一年的满载而归,翘首以盼迎接2020年的到来。不想,一只脚刚刚迈进新春门槛,突然间所有的兴头都黯然失色,甚至,好多人回家的脚步也被无情拦下。

那一天,我工作的商场临时宣布停业。老实说,当我听到商场因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停业的时候,我漫不经心地想到了“危言耸听”四个字。

没想到接下来,我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并非危言耸听的居家隔离。慢慢地我知道,在这个时间段内,不但是我,除了投身抗疫一线的人以外,为了阻断疫情防止传播,全国人们都几乎停止了所有社会活动。

读职高的儿子,今年恰恰选择了在超市做假期工。正月十三的那一天,儿子发微信告诉我,一个大爷没有戴口罩到超市里逛被大家七嘴八舌说了,那位大爷很生气并且野蛮地使劲吐口水,后来被警察带走。儿子说:“太可怕啦,不想干了。”我对儿子说:“既然你选择了做这份工作,无论怎样都要坚持下去,这是诚信,也是为抗疫尽一份力呀!”儿子回复说:“你不怕我被传染吗?”“你传染,我和你爸爸也陪着你,超市里还有好多阿姨也在工作。亏你在班级里还是班长,在困难面前能当逃兵吗?看看新闻里那些奔赴武汉救援的人们,难道他们就真的不怕传染吗?!”儿子好久没吭声,傍晚回了一句:“妈妈你放心,我会认真干下去的!”

新冠病毒很可怕吧?它是怎么出现的至今还是个谜。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疫区,好多人都住进了医院。那晚身边一朋友微信呼我,“牛姐,我发烧了,37.3。打电话给医院,医院让自己在家先观察。”我说:“别怕,你就是普通的感冒,多喝水或者煮姜水,或者白酒降温。”朋友说:“正月十六去了一趟超市,然后去了妈妈家,要是再发烧可怎么办?”我对她说,我儿子正月十四还在上班,不会有事,不要害怕也不要紧张。第二天早晨又发微信告诉我体温36.2,一场虚惊过去。

待在家里的日子久了,无奈又无聊中翻读了季羡林的两本书《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做人与处世》,书中好多处提到了人与自然与鸟类。在《一花一世界》里他说:“……人与鸟兽(有害于人类的适当除外)应该和睦相处,相向无猜,谁也离不开谁,谁都在大自然中有生存的权利。我是衷心地赞成这些主张的。即使到了人类大同的地步,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同过去完全不同之外,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其中也包括人与鸟兽的关系,也应该大大地改进。我不相信任何宗教,我也不是素食主义者。人类赖以为生的动植物,非吃不行的,当然还要吃。只是那些不必要的、损动物而不利己的杀害行为,应该断然制止。”“……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报复的,它是能惩罚的。报复或惩罚的结果,人皆见之,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出洞,物种灭绝,人口爆炸,淡水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中哪一项不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

惊诧不已,原来十多年以前老先生就开始用他的文字呼吁我们与自然与鸟类和谐相处,我猜想自己那时看到也许只会一笑而过。然而今天当现实摆在眼前的时候,我知道正如季老先生说的,我们真的要和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要给动物一些生存的空间,我们彼此是互利互存的,生态链上的每一环都是紧密相扣的。我们破坏自然,胡乱猎捕野生动物,就是破坏生态平衡,引发可能的灾难。

是的,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很好,我们有家,有温暖的去处,有舒适的生活。我们缺什么?我们缺的是精神思考,思考人类该如何与自然与动物间相处。

病毒正在被控制被战胜,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就摆脱了口罩,摆脱了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自由舒畅地呼吸。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受到了怎样的警示?我们除了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果敢坚强外,我们还需要怎样的弥补与挽救?我们是不是要找回一颗迷失的敬畏之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