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英雄王杰 第四十集
打锤标兵

文/三木秉凤

王杰在连云港外岛施工的日子,恰逢北方进入微寒多雨的深秋季节,在这个无名小岛上,常常细雨蒙蒙,海雾弥漫,难得有几个朗朗的晴天。一九六一年,正是国家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工兵部队在连云港外的海岛生活非常艰苦,小岛上没有马路,没有电影院,没有商店,就连部队每天的用水都由陆上运来,而且受到严格限制。不少刚刚入伍的新战士根本吃不惯用豌豆面和着玉米面做成的又硬又粗的窝窝头,更住不惯既潮湿又狭窄的渔家棚,十几小时的山岩坑道作业后,很多新战士一头倒在地铺上,闭着眼睛大口喘着粗气,动也不想动,饭也不想吃。然而作为新兵的王杰仔细观察着连领导及那些老兵们,发现他们似乎习惯了这一切!这些老兵们竟然积极乐观,从不叫苦叫累,而且他们抽空还给渔民劈柴,给公社大院砌墙,给新同志洗衣服,晚上老兵们又围住一盏煤油灯,聚精会神地研读领袖著作或讨论施工方案,他们学习认真,讨论激烈,似乎有用不完的劲。王杰心想,我们都是同样的工兵战士,为什么老战士的精力如此旺盛呢?是谁给他们注入了盎然澎湃的革命力量与无穷干劲?也许人们的思想改造都是从内心世界的点点滴滴生发累积的!王杰也仔细观察带队劳动的过冯安国指导员,他觉得冯指导员一定深谙“思想决定行动”的道理,他带领官兵学习各种政治理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政策等,这为连队政治思想工作与优良作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与战士们一起劳动,一马当先,从未拈轻怕重。王杰回忆着自己近来发生的微妙变化,自从上次与冯指导员海岸交谈后,他突然感觉指导员表面威严而内心火热,其实爱兵如子,对党与祖国人民的事业一片赤诚,这让自己的心与党支部紧紧连在一起。记得有一次,王杰与冯指导员谈起副连长高绍忠时,冯指导员意味深长地对王杰说:“刘连长已经介绍过,高副连长是朝鲜战场上的三级战斗英雄,他曾是咱们连的六班班长,后升为二排排长,现在是副连长,但高绍忠不善言辞,从不谈起自己的英雄事迹!高连长当六班班长时,在朝鲜战场上他带领着这个班被上级授予了功臣班,这项荣誉是他带领全班战士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更是高连长带领全班战士拼出来的!他的班一半战士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王杰同志,其实高连长的英雄故事很多,你们有时间让他去讲讲那些发生在战火纷飞中的真人真事!大家都知道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等这些英雄们,然而这仅仅是千百万名志愿军中英雄事迹的冰山一角!其实在朝鲜战场每一名战士都有若干的英雄故事与战斗传奇,他们都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咱们高连长的英雄故事不胜枚举。有一次,高连长带领六班战士冒着枪淋弹雨,从弹坑中抢救出我军的一辆“215”号坦克,然后在这辆坦克掩护下他带领全班突破敌人的铁丝网,占领敌方阵地,并打退了几倍敌人的进攻,为我主力部队彻底围歼敌人赢得宝贵时间,他们英勇杀敌,冲锋在前,他常常怀念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高连长沉默寡言,不愿谈起往事!他在工兵生涯中不求名利,不要待遇,看淡荣誉!高连长多次立功受奖,自己却很少提及,高连长的故事咱们几天也讲不完。”冯指导员讲的滔滔不绝,王杰听得如痴如迷!王杰从小他就喜欢听英雄故事,现在他竟然走到了英雄堆里,刘德林连长、冯安国指导员也一定都有自己的革命故事与战斗经历,他们都将这些革命功劳与荣誉深深埋在心底,做着一个平凡的工兵战士!他们才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王杰想到这些,再看看周围的老战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依然唱着革命歌曲,浑身上下斗志昂扬,王杰突然感觉惭愧,他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以后向连领导学习,向老战士学习!要把自己的革命斗志与革命干劲要迎头赶上。同时,王杰对身边的这些老战士们更加敬重,这些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英雄们,依然在工兵连里无怨无悔地拚命劳作着,他们不争荣誉,不要待遇,不索物质,不求地位,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着一切,这样的英雄才是自己真正学习的榜样!晚上,王杰打开日记郑重其事地写道:“我是一个革命者,我要做一个革命的良种,党和国家把我撒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
经过连首长的谆谆教导与自我反思后,王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海岛施工之中。每天他举着十余斤的大锤打钎,夜以继日,手磨破了,肩累肿了,连吃饭的勺子都有些拿不稳,但他仍然咬紧牙关坚持施工,他要像老兵们一样坚强!一天,王杰举着十几磅的大锤,一上一下打个不停,正在扶钎的战友杨洪江看不下去了,他大声嚷道:“王杰同志,你连续打了几天,太累了!赶紧换个人吧!”“不,我还能打!”王杰坚持不换人!这一切让副连长高绍忠看在眼里,他喊来通讯员冯明臣命令道:“冯明臣,你以连队名义再去通知王杰立刻休息!不得延迟!”冯明臣快步跑到王杰面前,打个敬礼对王杰说:“王杰同志,高连长命令你立即休息!不得延迟!”王杰艰难地站起来,立正后向通迅员还了礼,“冯明臣同志,请回去报告高副连长,同志们都在紧张地施工,我不能一个人休息!虽然胳膊肿了拿不起铁锤,但我可以给战友们扶扶铁钎,运石子时我还可以拉拉车子,同志们干重活,我就去给他们端水洗毛巾,我要和全连官兵战斗在一起!”王杰就是这样,轻伤不下火线,而是继续与同志们滚打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战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终王杰这股不要命的拼劲感动了高副连长,他亲自走上来对王杰说:“王杰同志,毛主 席教导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但是一切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做事不能急燥,我们的革命热情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就像我在朝鲜战场上蹲防空洞、趴战壕里一样,要耐着性子等待着发出冲锋的号令。在那个岁月里,我们一口炒面就着一口雪,一壶水全班轮流润润嘴唇,人民子弟兵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是从枪林弹雨与艰难困苦中逐渐磨炼出来的,为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当祖国需要时,我们牺牲自己又算什么!但是,我们切记不做无谓的牺牲!今天的海岛施工比起当年的朝鲜战场,已是天壤之别,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我与连长、指导员都非常满足!王杰同志,工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工兵是为我军前进排除险碍铺平道路,工兵更是为敌人前进设置重重障碍!我们可不能将革命干劲在一个工程上全部耗尽!革命需要细水长流!”
经过连领导们多次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王杰不仅政治觉悟大大提高,而且工作也逐渐理出头绪,不能蛮干!他终于找到了方法。一个多月过去了,虽然王杰和杨洪江带领的这个挖坑小组,工作进度依然落在其他小组的后面,但王杰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和方向。王杰找准工作方法后,他带着大家拼命地赶,咬着牙干,没白没黑地干,王杰小组的施工进度终于赶上了其它组,并且后来者居上,慢慢超越其它小组。有一次施工中,王杰所在的钻孔小组刚刚掘进约三十厘米,忽然听到坑道顶部有哗啦啦的泥水洒落声,负责现场指挥的刘德林连长根据多年的工兵经验,判定到这是泥石塌方的前兆,他立即大声一喊“闪开!”便立即跑到最前方,用力推走住正在钻孔的几名新战士,这时倾天而降的泥土乱石死死堆积在施工前方仅一米处,巨大的气浪涌来喷在连长身上如同泥人一般,这一幕让新战士们都惊呆了,王杰与几位战友立即拉起了被巨大气浪掀翻在地的刘连长,大家激动地说:“刘连长,新兵都没有经验,多亏您救了我们!”晚上召开王杰班召开务会,王杰第一个站起来,他握着拳头对大家说:“我从小就羡慕英雄,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以后我一定要向刘连长学习,向冯指导员学习,向高副连队学习,做一个真正的工兵英雄!”刘德林连长的榜样力量,高绍忠副连长的英雄气概,以及冯安国指导员的谆谆教导,这一切都让入伍几个月的王杰深受教育!在这样一个乐观积极正气浩然的连队集体生活中,王杰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巨大改变。
以后海岛施工的日子里,王杰更加虚心地向老工兵学习,他的打锤技术越来越熟练,随着时间推移,王杰所在小组的施工速度不断提高,最终王杰成为连队的打锤标兵。为此,王杰在日记中还特意写下一首小诗:“小钎子,硬又尖,每天随我去开山。不管岩石有多硬,都能把它来截穿!”就这样,三个月来王杰每天举着铁锤打钎,有时连绵的秋雨伴随着冰冷的海风一起袭来,寒气逼人,王杰每打一锤,水眼里的石浆就会喷到脸上手上,他的手背、膀子肿得非常厉害,有时攥不起拳头,伸不直手指,无法用右手吃饭,但王杰咬牙坚持着,王杰就这样磨炼着自己的革命意志!在休息时他还常常虚心向老兵们学习爆破技巧,并逐渐成为全连技术能手,由打底炮学会了打顶炮、拱炮,王杰施工小组在王杰的带领下,其日掘进指标由原来每小时7厘米提高到12 厘米。最后在施工结束评审时,王杰和战友杨洪江等组成的掘进小组,一跃成为连队的红旗组,王杰也被评为连队的打锤标兵。面对着红旗组的荣誉,有人说王杰贡献很大,王杰却谦虚地说:“我们组里的每一名同志都是最吃苦耐劳的战士,更是一个集体主义战士,我们掘进小组能够成为连队红旗组,这是我们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晚上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真正的革命者,就要准备在斗争的过程中迎接万难,排除万难,不怕困难,经受住各种各样的风浪的考验,哪怕刮起十二级台风,也要站稳脚跟,坚定不移的前进。”
海岛施工的日子里,战士们白天施工晚上学习。一天晚上大家学习毛著时,由于连队下发的毛 泽 东选集每班只有一套,大家争着学习做笔记,一本书往往二三个人轮流阅读。恰好这时韩义祥的二哥韩义俊来看望他,当王杰了解到韩义俊就在新华书店工作时,就自费二十元为连队购买了毛 泽 东选集一至四卷几套,并让韩义俊寄到军营,王杰与大家共同阅读学习毛著,而这张二十元的邮寄凭证至今依然保留在王杰烈士展览馆中。
王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日记中,王杰常常把毛主席比做太阳,比做雨水,把自己比做是禾苗,他写信给赵英玲说:“禾苗离开太阳雨水就不能生长,我们不学习毛主席著作就会迷失方向。” 夜深了,劳累了一天的同志们都已进入梦乡,王杰又悄悄爬起,翻开毛著继续学习,他一边做笔记一边深刻领会文章的精神,并学以致用,他要用革命理论去武部自己的头脑,去指导自己的各项行动。自此之后的四年工兵生涯中,王杰同志正是坚持学习毛选,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他才写出了无数篇震撼人心的革命日记,才为我们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三木秉凤杯”第十四届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2000元。
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30元。
鼓励奖60名,奖金15元。投稿处:
一号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1628586637@qq.com
二号主编:枫林
微信:2858779090邮箱:2858779090@qq.com
三号主编:花飞雪
邮箱:616792237@qq.com微信:j616792237
四号主编:张妹牛
微信:N13409700556邮箱:hygh2017@126.com
五号主编:菩提树
微信wxid_bpez10z0r4wv22邮箱:867238991@qq.com
本平台公平,公正,信守承诺!
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