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二首《半玉兰》&《竹丛》
作者/周文海
01、半玉兰
在我家楼下,有一棵女娲留下的玉兰树
一一我猜想
在楼角一隅
它和上百棵槐树、法桐……同一年栽下
渐渐变小变得不起眼
可能身价贵了千元,商家只种了一棵作个点缀
在林木中它很孤独
积三季之精华
在春天没来,桃花没开,各种树还没吐芽
二十几天时光,向人们
含笑盈盈

大朵大朵白花,有序地挂在枝上,低垂处
白的玲珑
大的令我心颤
也疯长了我喜欢美人,不肯服老的胆汁
在北京,最名贵的一棵在长廊”邀月门“南
生于乾隆年间
像春天摇晃耳坠
自由闪闪星光
我买房时,离它最近的楼只剩一套超大的
那也买
我要贵族精神
几百年发出兰气,年年一度
浸入五个房间,值得

那年,深秋夜半
台风肆虐
三十层窗外有冤魂哭泣
大院外不知哪个店铺的铁皮门,上了天
听得出在飓风中上下飞
东撞西撞
最后一声巨响坠落
人们在死去的玉兰前,窃窃私语
铁皮门如刀
树只剩一根枝杈长长的,仰望天空
如脊梁
树皮剥去惨白主干
只与它一半相连

不久
我家大猫,不吃不喝十天后也走了
乘月色
我把木盒深埋,在玉兰下
让寂寞一辈子的
和孤独一生的,在一起
有个香伴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走在弯曲的石径
我发现
只剩一根枝杈的树尖,长满了白色花骨朵儿
毛茸茸的

还活着啊,玉兰!哦
半玉兰
如大猫那条丰满美丽尾巴,上翘着
大猫呵
你一定想家了,想我了
你死前充满哀怨
盯着我,不肯掉下两颗白泪
不肯闭眼
一一这一幕永生难忘
大猫,是澳洲洲际冠军,海关朋友送上门时
还挂着金牌
我和大猫,度过了十四年二百六十六日
今天
以玉兰之洁幻成一身美颜,你来看我来了
在空中,一闪一闪眨眼

02、《竹丛》
在北方,在马路边,能有一片市政管理的竹丛
太奢侈了
我断定,以后不会有
回家或出门靠近它,是有些绕,但有一种清雅
冬天它们怕冷
挤在一起
一片片如柳叶鱼的叶子,尖上有些焦黄
连夏天也是
那苦相
就像大凉山留守的”小菇凉”

紫竹院更有大片大片竹林
相比竹丛
粗不到哪儿,也翠不到哪儿去
就算颜色亮些
也像一群瘦弱少年,说不定其中
还有“伪娘”
终不如我故乡
一支支粗如手腕,墨绿色叶子淌下水露
有十几丈高,而且自带云气
螳螂,麻雀,蝉和蝴蝶……是我小伙伴
梁祝化作蝴蝶
竹林的不远”合体"坟,该是空的,为了招人

我曾经在一个深夜
百步内无一人
只有我,依旧沿竹丛的深雪走去,刻出
唯一的一行足迹
以这种虔诚
我相信说不定哪天
一个肩扛花锄,吊香囊的女孩,转过了花径
与我相遇
春天
竹丛又活分了许多,可我从没见过它爆出春笋,为什么呢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挖笋
怕草丛有蛇
她总要用脚先淌一下
那时光,连这市政施舍的竹丛,人生只会遇上一次

风气越来越坏
没有人再顾及人的生活美、环境
弄一块草坪
就算对“人间四月天”的馈赠
竹丛是一个极为偶然的存在,是天上掉下来的
为我的爱
撑起一个思念的帐篷


作者简介:
周文海,资深报人,北京市人,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报纸记者、编辑,80年代中期赴日攻读博士学位,创立大阪《中日新报》,后历任东京《时报》、《中文导报》、《唐人报》副总编、总编,上世纪末创立东京《二十一世纪新闻》。在日本工作20年,在中外报刊上发表各类作品计1000余篇,有译著《清水凯夫诗品文选论文集》等问世。

主播简介:
麦子,开朗乐观,活泼豁达!喜欢唱歌跳舞、摄影古诗词,喜欢用声音传递文字之美、文学之魂!喜欢所有美好的事物。
本文由周先生授权编发,用图由作者周先生提供,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