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向来美好,空气温和,百草滋荣,天如水洗一般蓝,风如过滤一般清。而春天的主角,又恰是那撩心逗肺的桃花,只有桃花开了,才算春天的最高潮来了。桃花,不可思议的花,花中的吗啡,任何人见了桃花都受刺激。我曾见一位垂暮老人手拄拐杖伫立在一片盛开的桃花林边,他那痴迷陶醉的样子令我忍俊不禁。我上去问他您在想什么呢?他起初没听见或者听见了不想理我;当我又问一遍时,他认真又羞怯地说:“娃,不瞒你说,我一见桃花就想女人哩!”
说桃花像女人——极盛爆绽时节的女人——是一个老掉牙的比喻。但我们每一次使用这个比喻,仍然口角吟香、意绪驰骋。一个老人见了桃花还想女人,还想爱情,还要老骥伏枥不坠青云之志,可见桃花是怎样激起我们对于生命的无限贪爱啊!桃花之妖冶,如游舲妙女飞目流盼;桃花之娇媚,如少妇初孕;桃花之灿烂炫目,如中举士子飞觥抛袖……而这些,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一如桃花般美好而短暂,是人的一生中并不常遇的传奇瞬间。一夜细雨,两晨流风,便把那桃花唤出绣房,莺绕之,蝶翔之,桃花哪经得住这般骚情,就拼了死命也要开他个山红水红天地红。故尔桃花极美,其极红处红似朝霞,其极粉处粉若胭脂,其极白处白比雪乳。凡极美的东西,无一例外,全是短暂的,只是几天功夫,风动枝摇桃花凋,片片艳弋,点点落英,就见那莺儿慵慵,蝶儿懒懒,因为桃之芳菲冷落了,春天远去了……
我过三十岁后,每见桃花必要落泪。我为桃花的极美而落泪,我为桃花的短命而落泪。其实我并不是那种软弱的人,也不是那种滥情的人。我见桃花而落泪,跟吃芥末而落泪一样,差不多是习惯性的生理反应呢。
人过三十后,始知桃花最美花,美到极致花;过了三十五岁,就想,这一眨眼功夫,三十五年就报销了,没有一点物质意义了,倘若老天偏爱,假我以古稀之年,我只能再看三十五次桃花了。这就是说,我看桃花已看了一半,而世上的事,一旦过了前半,后半也就极快地过去了。韶光飞逝,老大无成,见了桃花能不伤感落泪吗!
1994年2月28日
选自《方英文散文精选》——
台湾金安出版社民国85年(199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