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范小青吃2分半钱青菜想到的
钟毓瑶
那年8月的下午,秋高气爽,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快要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秋风缓缓地浮游着。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去泰州图书馆听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的讲座,见到范主席的一瞬间,我的第一印象是,她穿着很朴素,很有气场。
范主席的讲座围绕着“文学与社会”的主题展开,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她读大学时的一个小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期,范主席在苏州大学中文系读书,每月只有14元生活费,她与室友为了省钱买书读,中午两个人总是合买5分钱青菜吃饭。范主席为了读书,不惜饿肚子,从嘴上省钱,来补充精神上的食粮。这种毅力与精神,真让我敬佩。
范主席出身在苏州一个贫民家庭。1961年底,她随父母下放到吴江县农村,1974年高中毕业插队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时,从农村考入大学。这样一个当今蜚声文坛的作家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因为当时母亲整天为贫穷所折磨,又添一口,愁还愁不过来呢,谁还有心思记住那个!后来母亲依稀记得,她出生的时候,窗户外面有零零碎碎的灯光,大概在2月1日晚上吧?
与范主席相比,我们所缺少的正是一种刻苦读书的精神。我们90后不愁吃穿,很少有像范主席那样埋头读书的。每逢节假日,大街上总有太多的90后的"无业游民",这是不是我们这一代的悲哀呢?我常常听到大人评论我们的缺点:不知道感恩,做事只会想到自己,对别人漠不关心,很自私,骄傲冷血,不负责任......我觉得大人说得也不错。当“我爸是李刚”“留学生回国机场砍母”“啃老族”等出现的时候,很难怪前辈们对我们的担心。我们90后,与其靠父母,不如靠自己,靠刻苦读书创造美好的前途。不少90后有书不读或者少读,而醉心于网上玩游戏,玩得特神。新学期开学,姜堰有一个学校给初一新生,发的各种书籍价值780元,会有几个人读完这些书呢?我想,只要我们有了范主席这种读书的精神,锲而不舍,就一定会成功。
置身如今这个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时代,范主席更加强调作家内心的平和与安宁,静心读书,潜心写作。正如她说的那样:“时代已经很浮躁,人心也显得烦乱,作家更需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清醒地看待这个社会,清醒地创作。生活中哪怕有些身不由己的情形,但写作的心态始终都要坚持平和。”
范主席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人才的成长与成功跟家庭财富没有绝对的关联,而取决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发愤读书。

作者简介
钟毓瑶,女,1999年生,山东艺术学院学生,在巜中国报告文学》巜泰州晚报》发表散文丶报告文学多篇,并获得过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