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世纪之前,孝义家没什么名响。在晋中盆地十几个县份之中,靠南的汾平介孝4县,各有千秋一般齐。说起经济,那阵子攀比的是插在天空中的烟囱,水塔,冒的黑烟。谁家建有国营大企业多,哪个县吃商品粮的多,就是相对富足的。以前这些县都属于晋中地区行政公署,1971年才析出吕梁地区。晋中本地人片区比较,喜欢将祁太榆放在一个平台说事。汾阳,平遥,介休,孝义靠的近便,民风民俗相近,是近邻。说叨一个长短,也喜欢四县挨着论高低。社会发展到今天,解决了肚皮的事儿,人们才会崇尚文化。汾平介孝这几个县份,如今是各有自信,平遥已是世界级的著名古城,文化牌子大的谁也无法攀比。介休是工业重镇,半个世纪前有汾西矿务局,介休纺织厂,山西印染厂等大国企。那时可不比现在看蓝天白云,县城烟囱突突的吐出滚滚黑烟,那就是发达。写诗词的赞美那是工业的呼吸,美丽的吞吐。介休厉害了,烟突比邻居家多。四县说起来,是富庶一些的。汾阳县是古代府城,享受的是过去繁华的影子。印象中只是一瓶杏花村汾酒响亮。牌子还沒有今天这么牛。孝义有什么,掰扯这几家的历史文化,孝义沒出产过华夏级的人物。论经济,孝义有柳湾,水峪,兑镇等几座国有煤矿。孝义没什么。农业社时代,记得老辈们说起孝义,不赖,孝义人心灵手巧,有皮影戏,有木偶戏,有碗碗腔。胡说从没看过皮影戏,但知道那是高超的传统文化艺术,用坚硬的羊牛皮刻下戏中各类角色,放电影一样在白纸上表演。孝义县的碗碗腔剧团看过,已是半个世纪前。祁县贾令古镇有戏场,赶会唱戏写过多出碗碗腔。小孩不掏票,外婆们高兴的领猴鬼们去看戏。至今有印象。和嗨嗨嗨的山西梆子不一样,碗碗腔柔柔的不激烈,反正孝义话普通话揉捏在一块儿,嗓子似男非女,一句戏词儿也听不懂。大人们却如痴如醉。外婆高兴的,碗碗腔唱的美,听的也美,吃了一道红火娱乐美餐。山西省的改革开放,明显的标志是煤矿的口子让个人挖起来。全省地下有煤资源的县份得天独厚。刨出来卖了,煤倒来钱自然快。动脑子做煤活儿的第二个台阶是烧焦炭。中国的工业机器上世纪末高速运转起来,锅炉房自然功不可沒。钢铁,铸造,水泥等基础需求兴旺,山西的傻大黑粗工业贡献巨大。羊皮肚毛巾包头的农民,摇身一变做了老板,走出来搞工业,山西省介休,孝义人充当了引领和先驱。先是介休出现了"三大户“。李安民,曹仪山,闫吉英三位农民企业家,他们没有挖煤开窑,一出道就手笔大,在介休弄成三大炼焦基地。当孝义家等县份、还是圪刨煤坑口子时,这三大户已经有了大型的运输公司,每家有了两三列自备列车。孝义家的性格特点,外形表现是温顺柔软,肉里的骨头是钢筋一样难折。他们羡慕不嫉妒,暗暗的发飚。怎么表现,但凡熟悉孝义男人的,知道耿气的孝义后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动作,脑袋一歪,随口一句“揪儿了!”
那阵儿大运高速路还没修通。从省城前往孝义的两条二级公路上,一条是经交城汾阳的西线,一条是经平遥介休的南线,走哪一条都犯愁。排山倒海般的运煤车流,小轿车穿行其中,没好把式不行。介休,孝义是最大的煤炭焦炭吞吐地。那片地域黑雾缭绕,煤烟呛的人不咳嗽不行。据传介休义安镇,孝义梧桐镇每年冬季征兵,年轻后生的身体几乎找不到一个合格的。孝义市梧桐镇在介孝接壤地带。是孝义较早的炼焦基地。每天从早到晚,数以万吨的焦煤从邻县山里的灵石,沁源,交口等拉过来,又有炼制完成的焦炭搬上了火车发运站,拉到京津钢厂,拉到天津塘沽口岸。火车皮一车难求,有的靠铁路走关系批条子发了大财。大量的焦炭还是靠汽运拉出去。梧桐乡的地面,几乎看不到几片庄稼地,四下抬头一望,不是大片的炼焦炉烟囱,就是小炼铁炉矗立,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孝义市梧桐乡只是缩影。其它的乡镇也很快动起来。火烧火燎的创业热情,急于改变贫困面貌的村里人,放下了锄头镰刀,有的贷款搞起焦化厂土炉子,有的集资搞起了运输队。千百年来泡在土地上的孝义人,都有发财过富裕生活的强烈欲望。
上世纪孝义炼焦厂
许多地方开放年代迈的步子慢,持观望的态度多些。你不动,我不动,大家都不敢动,不会动。所以落后翻不了身。晋商文化有什么魂,一个字,动。同在一片蓝天下,孝义人走岀了一群创业的先驱者。敢为天下先,听起来也就那么一回事,但动手难。创业是有风险的艰难路,一不小心全家的身家性命抵进去。现在好多理论家批判企业家,都是吃了国家红利的投机人,都是带有原罪的。国家投资多好,说叨的太有理了。MM的,听着很在理。大锅饭时代,为什么没有大众创业,经济没有活力,就是沒有激发创业创造的动力。孝义人敢闯敢干的性格,才走出一个今天不平凡的孝义。一千个振振有词的屁道理,不如笨手笨脚的先干起来。介休人创业,冒尖岀几个煤焦大户。孝义人后发力强,齐刷刷顶出一批企业家,比介休家动力更足。这也源自于孝义市本身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有人说,孝义厉害在于有丰富的资源蕴藏,煤,铝矿藏及多种非金属占有重要地位。孝义有近90亿吨的煤炭储存,有炼焦用的肥煤瘦煤。但在山西,几百亿吨的大县有的是。铝土矿的储量,早在中学时代学习经济地理时,就知道孝义的铝在全国属于最丰富。世界的铝主要埋在澳洲和非洲的几内亚。中国的铝近一半躺在山西及孝义。上世纪末端,国家在黄河沿岸的山西河津市,投资了巨型的铝工业联合企业,而原料采矿地就是孝义。也有缘分,山西上了全国县份百强榜的,也只孝义,河津。从乌烟瘴气的炭窑,烧炭起家,孝义人敢折腾,能折腾。介休和孝义离的很近。一开始介休灯红酒绿,舞厅歌肆,孝义人一到天黑,煤老板就夹着皮包到介休去撒钱。不到三五年,水倒流。孝义繁华起来,介休的煤老板跑到了孝义楼东来唱歌喝酒。经济上翻了身,财政有了钱,孝义城市发生了褪变。到2012年,孝义已经坐到山西县域经济的头把交椅,而且首当其冲,是山西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市县。之后更是捧回一摞子国字头的金牌子,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截止目前,孝义始终是山西县域经济的标兵。当年弥漫黑烟的孝义,当年烧炭的小户,都已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崭新城市。天蓝起来,山也绿起来。一批煤化工业巨人撑起了孝义。
早在2600年前,与山西绛县,祁县等古老县份差不了多少,孝义就置县了。初名叫瓜衍县,县治在本市虢城村一带。汉代叫过一段兹氏县,到了北魏年间又叫永安县。大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命朝廷官整理天下州县,发现有两个永安县,一个在蜀南四川,一个在吕梁山东边晋阳附近。重名总得修改。唐太宗太原府起家,和孝义感情不一般。正挠头给县里冠什么名好。恰好州府来报,孝义地面传来两段忠孝故事。一件是永安县岀现了个后生,叫郑兴。郑兴的风头不是金榜题名,也不是丰功伟绩。他是很普通的乡民,家境贫寒,日子清苦。不巧雪上加霜,母亲又重病卧炕。郑兴日夜厮守在病母身旁,照护的无微不至。有一天,母亲忽然提出想吃肉。郑兴为难了。家徒四壁,哪还有钱去买肉。为了不让病母失望,他从腿上割下了自己的肉,做给母亲吃。亊迹由邻里传出,直至到了京城。第二件事也是同一块地面传出来的。一个上山砍柴的后生,脚底没站稳,一岀溜从山顶上滚到了山谷。遍体鳞伤,生命垂危。这时森林中窜出一只斑斓大虎。老虎见到樵夫,非但没有伤害他,反而将他背起来送到了村庄。义虎救人,神迹传播。唐太宗正愁思县名,想不到吕梁山下有这么一片忠孝节义的热土,当即赐封“孝义”为县名了。当然这是文化了的历史故事。还有另一版说叨,孝义境内有孝河,义水,县份得名于此。无论咋说,都是孝义人的丰富文化遗产。孝义历史文化丰富,民间艺术更是绚丽多彩。本文前述的皮影戏等艺术表演,集聚了民间的工艺美术,戏曲,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是价值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市在上世纪80年代兴建了国内唯一的皮影木偶博物馆,保存保护了皮腔,碗碗腔,木偶,皮影雕技,碗铃器乐等艺术遗产。碗碗腔至今传承如新,还经常邀到省城直至京城做展示演出。孝义的乡俗民风浓郁。婚丧嫁娶,节令年庆,繁文缛节不少,密度实在是多。孩子满月,周岁,过十二等。男人到了40岁不惑之年,还要大摆宴席庆典,真是独特一景。孝义人很好相处。在汾平介孝一带,也有流言,孝义人短,汾阳人长,平遥人崛等,纯粹是家门口的说辞了。谁长谁短,羡慕嫉妒恨。哪一棵树上,有喜鹊也有乌鸦。人强大了,才开始学会不计较。孝义人能走到今天的辉煌,自有她的理由。自强不息,是走向成功的唯一路径。孝义家名气大了。孝义人出门花钱大方,也是一景。10年前到孝义出差,一位大V老板做东吃饭,言语心情不好,说在澳门葡京刚输了5千万。我问赢过吗,他说,也赢过。煤老板红火时代,也辛苦过,也荒唐过。江湖一浪推一浪,当年的创业者,已被新生代升级。一批受过科班教育的年轻企业家已崛起。他们是孝义家的明天,更有格局,更有雄心。周边的汾阳介休也不弱。这片地方已成为山西最有经济活力的热土,已是国家规划的太原都市圈的次经济中心。

三皇庙

中阳楼

湿地公园

金龙山
孝义地秧歌

孝义皮影

孝义剪纸

孝义碗碗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