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记忆•乡恋
文/任迎春
儿时的记忆实在令人难忘,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抹不去我心中的缕缕乡愁。如今在老家乡下,已和过去大不相同,淇河依旧弯弯,但淇河已没有了往时的滔滔净流,更没有了过去的清澈静幽,河边水乡渔村的风韵早已经荡然无存。现在的河道是时断时续鱼鳞般样的坑坑凹凹,是杂草丛生的被污染了的水流。而淇河两旁的村庄,也早已不见了低矮的土坯房,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房。我曾经专门去看姥姥家的旧址村旁那片曾经的苇地,那片曾经令我魂牵梦绕的绿洲,可惜如今早已变成了一大片灰黄色的农田。再没有了以前的鸟叫,蛙鸣,鱼游,没有了风吹苇叶碰撞摩擦独有的沙沙声,也没有了村庄与村庄间隔着苇地的神秘感。炊烟袅袅,鹅鸭成群的水乡景象已一去不返。一眼望见的是村里的红砖水泥墙壁和街上的水泥铺就的路面。给人的感觉是突兀,单调和呆板,少了些情趣,自然和诗意。
淇河依旧弯弯!看见淇河我心中就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情愫,说不清也道不明,满满的乡愁萦萦绕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细细品味我方顿悟----我这是在向往和流恋过往。而在回忆之外,心中更多的是对儿时故乡生活的怀念和期待。
唉!回忆终究是回忆,也许有一天,可能会到退休以后吧,真想回到老家去,把父母留给我的老院整修一番,将墙壁泥一泥,该修的修一修。住上一段时间,躲避一下闹市的喧嚣,闹市的烦躁,过上一段清净的日子,重拾那些儿时的记忆和久违的乡音乡情乡韵。
任迎春,(网名:耘春一隅)1956年生,河南省林州市人。1974年参军,1989年转业。在河南新乡工作至退休。风鸣梧桐诗词群诗友,爱好诗词歌赋,長期参与风鸣梧桐诗词文学社的联诗接龙,爱散文写作,在部队和地方长期从事文秘工作。部队时曾写出大量的军用文书,那是战士的职责,解甲后又写出不少令人生厌的公文,那是为了生活。虽然爱好诗文,但不懂韵律。曾在小报上发表过一些豆腐块。作品散见于军魂网、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