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丑贺岁诗
何义忠
鼠去疫消民众心,风和日丽盼甘霖。
牛耕垅亩播希望,嫩绿接天佳境深。
新春抒怀
王吉环
连天爆竹催时序,千树花灯夜未央。
几度思亲添别梦,今朝新雨润岷阳。
迎春喜饮三杯酒,祭祖恭燃一柱香。
抖擞精神迈开步,诗心不老任滄浪。

春雪吟
阎学军
谁遣寒英天外来,琼花玉树万枝开。
银装素裹清凉界,雅韵新诗任剪裁。

初二晨见雪有感
王玉文
白雪皑皑落屋前,除尘洗诟净蓝天。
冰融可望舒封冻,腊尽依然又设筵。
频易春秋心事误,难推甲子念殊悬。
有情无恙还生态,唯愿新年胜旧年。

正月初二大雪
王春如
一
云和别殿扬,潜入汉家乡。
片片凝元气,莹莹扮白妆。
饶歌能作瑞,乘兴漫称祥。
素裹无华色,涂归兆岁香。
二
初岁见琼瑶,银装缀九霄。
连天成玉宇,遍地起冰雕。
灵犬围茅舍,梅花落板桥。
纷纷飘万里,川岭尽妖娆。

新春抒怀
刘文珂
庚子寒意去,纳福喜牛来。
火树连尘气,银花满壁台。
闻歌乡梦断,把盏笑颜开。
酣醉何知觉,临窗看雁回。

瑞雪迎新春
王世国
新年瑞雪迎新春 ,漫舞飘洒亦无声。
清晨山川裹白沙,天地相连互朦胧。
瑞雪迎春赞金牛
梁作辑
岷州大地发春花,当值金牛实可夸。
昨日赴任今霁雪,虫儿那个有他佳。
瑞雪迎春
梁作辑
一
圣传哪吒出灵霄,战得玉龙鳞甲飘。
漠漠高天风凛凛,泱泱大地雪潇潇。
棉铺絮盖呈奇景,素裹银装格外娇。
涤净尘埃盈瑞气,迎来春色更妖娆。
二
琼葩六瓣自瑶台,不爱深宫恋地埃。
耀目银光天积玉,飞花扬絮朔风裁。
山山岭岭翩翩舞,树树枝枝朵朵开。
装点江山千万里,好为盛世兆丰来。

新年话年
杨春渊
年,四季循环又一圈,迎春到,大地换新颜。
年,结彩张灯贴对联,鸣鞭炮,喜气如云天。
年,盛世中华捷报传,齐欢庆,祝福满山川。
年,宏伟蓝图展眼前,同携手,共把梦来圆。

喜逢牛年第一场春雪
赵涛峰
寒英飒飒落凡间,大地银装分外妍。
北塞纷呈新气象,南国处处笑开颜。

北门桥所见
柳榜生
路过北门桥,疏林见兔踪。
高山岂可仰,回首万家春。

怜雪
毛重辉
山川昨夜降琼花,瑞霭无声入万家。
因爱圣洁何忍踩。故撮清白煮新茶。
有感春雪
雷晓玲
春光曦细处,夜雨趁风来。
晨起依窗看,峰峰雪皑皑。
盆中黄水仙,阶上绿青苔。
紫气从东来,玄燕自南回。

雪后远望
王世才
玉枝婷立迎晴空,琼树晶莹衬碧天。
疑似春风前夜到,梨花万朵谢瑶仙。

梅花三弄
严国明
一
梅花一弄散清香,瘦骨迎风傲雪狂。
喜鹊枝头梳羽翅,游人树下理云装。
琴弦欲醉诗心起,剑气惊心鹤影藏。
岭上生烟添画意,堂前墨客叙新章。
二
梅花二弄绽新枝,傲雪凌霜月最知。
瘦影清香人欲醉,柔心冷艳客迷痴。
疏林有你添春色,峻岭无尘翰墨诗。
一揽群山惟独秀,红霞满目莫来迟。
三
梅花三弄伴琴声,岭上云深野鹤鸣。
玉瓣幽香清瘦影,冰肌冷艳韵含情。
迎风吐蕊千山醉,对月飞霞万里惊。
只怕春归凋落去,斜阳逝水写重生。

春雪
张文菊
玉树梨花迎紫燕,苍穹雪舞现银川。
初春麦盖三层被,土润田肥兆瑞年。

咏春雪
曹军科
一夜春雪慰尘埃,万里东风破冰来。
江山不改迎新梦,桃李依旧向阳开。

晨雪
包柱生
一
鸡鸣五更梦,银光透窗帷。
天街琼玉落,人间不改白。
二
初二春雪至,年味民风醇。
驿路须勤扫,珍重远行人。
三
忽忆寺沟路,山乡尽物华。
云拟玉树叶,幽谷有仙葩。
四
春来雪融早,年节街衢新。
辙印似墨画,金牛耕山水。

瑞雪贺岁兆吉祥
李福祥
年初佳节沐朝阳,彻夜春风欲对觞。
玉屑净空瘟灾灭,群山素裹披盛装。
金牛奋蹄默奉献,枝头喜鹊报吉祥。
蓝天碧海同贺岁,宏图大展奔小康。
牛年初雪
孟万春
一夜凝雨漫山川,人勤春早瞻大观。
皑皑白雪当空舞,岷山洮水披银练。
琼浆玉液任君酿,大地盎然润心田。
希望种籽播泥土,当归之乡好丰年。
年夜瑞雪降吉祥
孙建军
除夕失火浴凤凰,夜半雪覆动上苍。
群山沃野银装裹,余烬残烟悉跳梁。
魑魅魍魉归沉寂,旦星昇昌晨曦煌。
预警反思龘起舞,神州春鼓犇小康。

辛丑春节行记
杨旭平
一
腊月二十九夜宿多坝
山色渐微云翳开,一帘月白入窗来。
春风无影冰纹破,惊起寒鸦绕树徊。
二
山村除夕夜
除夕山村爆竹稀,彩红几点映星辉。
邻家今夜拳声紧,出外三年锦衣归。
三
正月初一扎烈村访友
袅袅桑烟绕树间,经幡猎猎荡神山。
主人好客歌还舞,炉火频添酒数关。
四
拉力沟访亲
青山让路绿河来,水面渐宽银鉴开。
喜迎新春藏寨乐,经幡舞处白烟煨。
五
禅定寺访友
金顶碧天松树斜,酥油巧捏锦生花。
乘闲入寺来探友,绛紫丛中访洛巴。
备注:
1.拉力沟,卓尼县卡车乡境内。
2.洛巴,卓尼禅定寺僧人,吾之好友,时值腊月三十,寺内有佛寺活动,其时落巴正在一群红衣人中捏酥油花,故而“绛紫丛中访洛巴”。
3.扎烈村,位于卓尼县木耳镇境内,大峪沟深处。

渔歌子.贺新年
李泽锋
金牛纳福瑞祥升,喜帖红联挂彩灯。
贺新岁,闹欢腾。国运亨通紫霞蒸。
注:图片来源,经《岷县之声》授权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