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 我就会想起
作者/绿水常流
诵读/梦锁清秋
过年了,
我就会想起爹娘灿烂的笑颜。
一年的艰辛全装在心里边,
那一桌饭菜,
有自制的酱油,
有百十斤重的年猪的肉片,
还有带皮的土豆干,
他们可是足足张罗了三百六十五天。
全家人的甜蜜,
混着菜香,
随着噼啪的鞭炮声,
传出了房屋,传出了村庄,
传出了很远很远!

过年了,
我就会想起那些叔伯嫂子的脸。
从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
那黑乎乎,粘滋滋的锅底灰,
便会毫不客气的改变她们的容颜,
她们都变成了比张飞还黑的大花脸!
听,小叔子们的嬉笑声,
嫂子们的连天叫苦声,此起彼伏,
撞破了门槛!
撞飞了栅栏 !
在寒冷的雪地里,
滚成了一团又一团!

过年了,
我就想起了那一双双 熬红了的眼。
那时,谁家的爹妈都会说:
“今天过年了,
最好是通宵不眠,
这样明年才能身体棒棒的!
兜里才会有钱!”
于是尽管上下眼皮 一个劲儿的打架,
我们硬是使劲的瞪着双眼,
陪着那盏昏暗的小油灯,
有时还真能等到初一早晨的鸡叫亮天!

过年了,
我就想起了饺子里包着的硬币。
都说年夜饺子,
谁吃的硬币最多,
将来谁就会最有福气。
于是,我就既不管天,
也不管地,
一定要在四兄弟姐妹中,
吃出个第一!
这样每年的正月初一,
我都会兜里揣着最多的硬币,
嘴里却在不断地打着嗳气!

过年了,
我就会想起哥哥巧手做成的那副扑克。
我叫了几个小同学,
围在一起,
玩儿二十点 ,玩一摸两瞪眼,玩儿抽老瘪。
有时会争的面红耳赤,
可谁又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扑克。

过年了,
我就会想起大街上跑的旱船,踩的高跷。
锣鼓声,唢呐声震人心弦,
扭秧歌的人们充满欢笑,
大街上下挤满男女老少。
我到处撵着看秧歌,可又最怕那
挥着鞭子戴着响铃奔跑如飞的“老羊皮袄 ”。
有时心里还会“突突”乱跳的想:
咦?这些人怎么都没有脚?
怎么都在用大木头棒子走道?

过年了,
我就会想起给列祖列宗们叩头请安。
吃过“发子”饺子后,
我们十几个小哥们,
便会提着纸糊的灯笼,
走街串巷,呼呼喊喊!
到供奉祖宗的叔叔大爷家里,
点酒,烧纸,
虔诚地跪拜自己的祖先。
慎终追远 ,追本求源,祈福千年!

过年了,
我就会想起我那件特制的新衣服。
巧手的妈妈,
不知熬了几个通宵,
打了多少个哈欠,
用一块一块小小的毛巾,
一针一线,
给我拼成了一件儿花里胡哨的衣服。
配上我小时候那漂亮的脸蛋儿,真的好看!
真难说惹来了多少小朋友的羡慕和嫉妒!

如今,又过年了。
我又想起了这想起了那。
可这些都是曾经的遥远的记忆,
都是永远也不会再有的经历。
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又想大笑,
又想哭泣。
可这又是无可奈何的事
谁的感情也无法代替!
谁都会从小时候一步步走来,
都会越走越远,
最后一步步老去!

不过,
我要真诚的感谢上帝!
让我现在还记着小时候的一切一切,
记着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
注:东北的民间过去有在正月初一 到十五给叔伯嫂子“抹花脸”的习俗。

刘彦才,网名绿水常流。1955年生人。1982年牡丹江师范毕业后调回凤城任农村小学教师直至退休。喜爱诗歌、散文。只求自己的作品能使自己老有所乐,并给别人带去一份好的心情!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