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年初二上坟
唐春业
我的老家都是年初二上坟, 上坟前要准备好供品,像点心和过年这几天吃的饺子包子,还有香烛,更主要是洋钱票(即冥币),现在大街上,小店里,卖这个到处都有,你只要花钱就行了。可以前都是自家用洋钱票板自印,洋钱票板也是在一块木头上刻的。裁一大堆纸,一张一张的印,印好在炕上晾,一摆一大炕,干好了就一张一张收起来待用。后来城里有卖用黑塑料塑制的冥币板,我买回后将塑制板沾到一块木板上,用了好多年。到了初二这一天,全村的人都携妻带小去往各家的墓地上坟。小时候我父亲就领着我去爷爷的墓地、太爷爷的墓地分别祭奠。我那时候还小,什么也不懂,不知道上坟的手续,父亲一边做,我一边看,慢慢的知道了怎样上坟。后来,长大了,父亲也走不动了,我就像我父亲一样,也领着我的孩子去上坟。有一年村里忽然让起坟,就是把各家各户的零散坟头全迁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公坟,按死者的辈分一行一行的埋,这样上坟也不用四处跑了,全村都去一个地方上坟。全村都去一个地方上坟。那也是一大景观。老家的习惯是一年上四次,分别是清明、旧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和年初二,前三次,人们根据自己的时间上坟有迟有早,到日子上完就行,而年初二这一天却是不早不迟的,又都是上午去,那一天你看吧,家中人多的,几乎是举家出动,他们穿着一新,扶老携幼,纷纷去往墓地祭奠先人,去的早的还有往回返的,一路上,坟地里都互致问候,恭祝新年。祭奠的时候,除了给自家的供奉供品外,还要给附近的比较有关系的上一点供品,上完还要向远处抛撒一点,算是给孤魂野鬼吃一点,以免抢亲人的供品。县城里人大多年初三上坟,像还有的地方是初一上坟的,风俗十里不一般,还有的地方是年前上坟的。我想在老家每年都是初二去,形成习惯了,老祖宗也一定在这一天等着呢,所以在城里这么多年,我每年都还是初二去上坟。年前在置办年货的同时,就备好了香烛冥币。现在上坟的时候,我地方基本可以在一旁观看了,我的孩子们也像我一样 ,他们学会了上坟,知道了上坟是一种另外的敬老尽孝。我心安了!
忆年初二上坟:
作古何曾看用临,偏将素愿跪坟襟。
叩头烧纸荒山泪,茶点杯盘柳柏森。
辛楚谁知儿养累,育教更懂祖恩忱。
劝君尽孝高堂在,莫悔茔前慢敬心。
作者简介:唐春业,男。笔名:大唐天下。河北省涿鹿县人。经济师职称。退休前在县农村信用联社工作。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张家口诗词协会会员。酷爱诗词,尤喜古律。常用诗词记录生活见闻。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