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家在苏北
作者:赵杰

现在的孩子有爷爷奶奶哄着,外婆外公宠着,父母捧着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个个都是祖国的小花朵和未来,幸福的都不要不要的。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母亲是苏北人,从小就知道外婆家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心里也知道外婆是很亲的人。
那个时候交通和通信都很落后,都是舅舅和老爸之间的书信传递两家的信息,隔三差五的互报平安,遇到急事就拍电报。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心里想的就是什么时候去外婆家看外婆啊!还有舅舅。
记得的那个秋天,外婆从苏北来我家,虽然第一次见到,感觉就是见过,特别的亲。
我的外婆个子不高,缠过足,拐着小拐杖走路颤颤巍巍的,精气神很好,她那慈祥的笑容很温暖。
外婆在我家的这段时间里,我是最幸福的。
我在家最小,上面几个都是姐姐,如果在现在那可不得了了,就是惯宝宝,母亲脾气爆,她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我就是一天不打就会上房揭瓦的人。
外婆来了就有靠山了,母亲也没脾气了,反正就是天天围着外婆转,晚上也和外婆睡。
相聚是短暂的,幸福是温暖的,也是辛酸的……
外婆在我家过了近两个月时间,从此天涯……
我第一次去外婆家是外婆去世十周年纪念日,泗阳县的一个小村庄,心里感觉很熟悉,很亲切。
第二天早上我起的很早,沿着村里小道静静的走着,感觉亲人还在身边,不曾走远……
是啊!这里是我母亲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我来了,试着沿着母亲的足迹走过……
这次来舅舅家第一见到了我母亲大姐和妹妹,我大姨和我母亲长的太像了,母亲个子高,大姨子矮。
今年大年三十吃年饭,隔壁老表一家人和我们一起过年,就是图个热闹。
虽然在城市有了房子,但是在心里,这里不是家,还是他乡……
这是我第三次在外地过年。
两杯酒下肚,看着长大的孩子,还有那空着的两副碗筷,谁人懂,不是我多愁善感,突然,心里五味杂陈。
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思念却越来越浓了……
想起我年迈的舅舅,八十岁了,天冷了,年过的好吗?
吃过年饭,一个人开车于晚上六点到达舅舅家,舅舅已经上床睡觉了,小表弟夫妻俩在包饺子。
舅舅看到我好开心,叫着我的小名,听着就亲切,坐在床沿与他谈心,舅舅从床头抓了一把花生给我。
舅舅现在烟也不抽了,酒又戒了,他年轻时可以喝二三斤白酒,前年路过舅舅家,他还喝了一斤酒,差一点就把我喝醉。
舅舅起来陪我吃晚饭,他把小女婿一家人也叫过来陪我喝酒,我一口气干了三碗酒,这个酒是不醉人的。
我想把舅舅接来过几天,他就是不干,金家银家不如穷家,随他吧!
初一的早上雾好大,陪舅舅吃了顿饺子,匆匆又分别,与舅舅在门口拍了个合影,我要发朋友圈的。
别看我舅舅八十岁了,他骑电动三轮车比我开车跑的都快。
给舅舅拜个早年,虽然没有给我红包,但是心里就是很开心。
于昆山
正月初二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