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姑苏八门
一一(一韵九章)
文/夕阳(鲁国元)

【前言:春秋史话】
曾同列国夺中原,几动王师出八门。
甲胄分明登彩艇,嫔妃拥翠立黄昏。
前先伐楚麻城破,后又攻齐济水吞。
战事频频民愤极,空教砚石覆苔痕。
〖注:苏州古城自春秋就有八门,分别是破楚门(阊门)、姑胥门(胥门)、蟠门(盘门)、蛇门、缪门(娄门)、干将门(相门)、巫门(平门)、望齐门(齐门),也是古城苏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八座古城门。除春秋建造的外八门之外,可见诸史籍者尚有赤门、葑门、金门和南门。〗

【其一:阊门】
东吴伐楚出阊门,战馬如风大纛翻。
浪打枫桥星闪闪,云堆虎阜月昏昏。
伍员举剑骑兵进,孙武挥旗步将跟。
柏举遭逢胜负定,鞭尸弃野慰忠魂。
〖注:“破楚门”即是现在的阊门,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从此阊门亦号破楚门。伍子胥象天法地始筑吴都,阊门便是这座城池“气通阊阖”的首门。而阊门享有盛名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明清时期是全国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包括城外的南濠街今南浩街上塘街和山塘街,以及城内的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与这些街道平行,又有外城河、内城河、上塘河(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山塘河(通往虎丘)分别从五个方向汇聚于此。清代乾隆年间的名画《姑苏繁华图》,《盛世滋生图》都表现了当时阊门至枫桥的十里长街,万商云集的盛况。〗

【其二:胥门】
春風化雨祭胥门,此处淹留伍子魂。
十万吴兵临谷地,三千越甲破城垣。
家仇已激孤星愤,国恨难消半月痕。
怒气犹朝罗刹泄,千秋绝唱最雄浑。
〖注:“姑胥门”即胥门。苏州的八座城门中, 没有比胥门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自然因为它与传奇英雄伍子胥有着太多的联系,即便后代学者再考证胥门与伍子胥并无联系也无用。在苏州老百姓心中需要这么一座门以作纪念:它得名是因“伍子胥宅在其傍”,出名是胥门上又挂过伍子胥的头颅。声名由此威赫,以致越国攻到城下也不敢贸然入城,“望吴南城,见伍子胥头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即日夜半,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于弓弩”,越兵在胥门下供大雄鸡祭祀伍子胥,低声下气地请求让道。伍子胥当夜托梦告示他们由东面入城,倒也不在伍子胥受了贿赂,而在他已经成为神祇,他的怒气已经发泄在钱塘江滚滚的白头潮中,除此也只好按天意行事罢了。现在胥门外已高高地耸立起伍子胥的石象,历史的变迁并没有让人们忘记这位苏州城的“城市规划师”。〗

【其三:盘门】
水陆相参故址存,夫差有意建盘门。
越梅报岁依琼阁,吴柳怀春向榡轩。
昨夜衣沾除夕雨,今朝袖卷孟阳魂。
瓮城多少悲伤事,自向東风却不言。
〖注:‘“蟠门”即盘门。《吴地记》:“旧日蟠门,尝刻木作蟠龙,镇此以压越。”吴国处于辰位,故在城南又设蟠门,城上刻木蟠龙,面向越国,象征吴国征服越国。后改名盘门。另外,平时不开东门,表示“绝越”。现存盘门乃元代重建,清初修建门楼,题以“龙盘水陆”额,此门水陆两门并列,两道陆门间为瓮城,盘门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陆城门。〗

其四:蛇门】
怪蟒南瞻向北尊,今朝无事话蛇门。
蓬溪且送风流去,石柱唯将笑柄存。
辰位虽然经日月,巳牌不料占乾坤。
向来造化非天命,君正臣良是主根。
〖注:蛇门,吴在辰位,属龙,越在巳位,属蛇,故蛇门上置木蛇一条,北首向内,表示越臣属于吴。历史的进程总是让人啼笑皆非,阖闾为了压制越国建造了蛇门,但灭掉吴国的恰恰是越。这正是个让人无语的笑话。在苏州的八座城门中,没有比蛇门更短命的了,似乎让人能瞥见点命运的微笑。〗

【其五:娄门】
灵光一点出娄门,直向高邻拙政园。
秦代文风今尚在,汉時地貌早无存。
听雨轩前春意动,见山楼外市尘喧。
游人到此惊回首,历史篇章几度掀。
〖注:“疁门”即娄门。《吴地记》载:“娄门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门随改称娄门。这娄门似乎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光荣事迹”可供人们怀想。不过在它的身边,可又个大名鼎鼎的家伙相伴,那就是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拙政园。娄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作为拙政园邻居这个形象外,还有一种现在已经绝种的“娄门鸭”。可惜这种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鸭子,已然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其六:相门】
口口相传变相门,干将淬火映黄昏。
鸿经木渎声音急,雾罩灵岩气势浑。
勾践屯田开僻地,夫差秣马望中原。
西施善媚君王悦,岂是丹心报国恩。
〖注:“干将门”“相门”即匠门。因附近多数居住工匠而得名。吴王阖闾曾经命名士干将在此门设炉铸剑,因此相门又叫干将门。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称:“将门者今谓之匠,声之变也。”讹音为“相门”。划定匠门片为干人兵器冶铸区,故命名城门为“匠”也。夫差接王位后,在城西山间大兴土木,造姑苏台与馆娃宫,当时就差遣大批干人建筑工匠集中于木渎西香山片,这就是执中华传统建筑技艺牛耳、驰誉寰球的“苏州香山帮”之历史渊源所在呢。如今相门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相门桥,成为苏州东西向的交通要道。〗

【其七:平门】
桃花坞北至平门,昔日风光已不存。
相国威名千载颂,军师战略百家尊。
若非助鲁关谋利,哪得攻齐应谶言。
自古春秋无义战,心怀叵测把邻呑。
〖注:“巫门”即平门。据《吴门表隐》载:“平门亦名巫门。自桃花坞直北,宋时塞。门外达平门塘,出毗陵。”相传公元前505年,伍子胥率兵从平门挥师北上,终于打败齐国,凯旋时即是从平门入城的。民国15年,在齐门以西,开了平门,后发生齐卢之战,因风水之说,苏城像蟹,但不能有八脚,故废塞平门。民国17年,为便利城内外交通,重辟平门,为2个并列的高大城门洞。有外城河而无内城河。城门上无城楼,亦无水城门。平门1958年拆除。〗

【其八:齐门】
公主思乡半失魂,阖闾乃造望齐门。
常愁沭水因泥塞,又恐蒙山被雾呑。
越琴激烈堂前沸,吴语低沉席上喧。
谁解侬今心底事,箐灯浮梦总无言。
〖注:“望齐门”即齐门。《吴越春秋》:“阖闾十年既破齐,齐以女为质,吴为太子波聘之。齐女少,日夜号泣成病,阖闾乃造北门,名日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这个名出在齐国景公小女儿身上。当年吴国强盛一时,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就是齐门的来历。可以说,在苏州的八座城门中,没有比齐门更伤感的了,这也是苏州诸多城门中,唯一与女性有联系的门。〗

【姑苏晓梦】
一入姑苏鼓乐喧,风烟俱净彩旗翻。
潘安偶作闲居赋,蒋棨重修拙政园。
鸿阵变时终化影,燕巢空后尚余温。
文人多少江南梦,细雨微风忆八门。

一一苏州自古有“七堰八门八六十坊”之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为证: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
文/唐代 · 白居易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
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
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
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
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
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
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
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
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
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
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
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
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
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
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

(公元二0二一年二月十二日【农历辛丑年正月初一日】于江苏苏州)

上期回顾_除夕抒怀:
https://m.booea.com/news/s_18416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