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过春天的声音吗?
春天的可爱处不只在它的颜色。更在于它的声音。
那是雨脚落上窗棂时的微响,轻风对你的呼唤。以及从小径上、园角里发出来的一些细碎的声音.甚至于一个小孩响亮的口哨.都会成为春之交响曲中动人的部分。

但是,最美妙的春之音响.是鹧鸪的鸣唤.断续的一声声.似是怨嗔,又似是喜悦。
记得在古城读书时。窗外那凄婉的呜声.来自不远的湖滨以及附近的小树林,一声声,又一声声,渐渐地叫得窗子发白、变亮了。于是。我起身打开门窗,迎接那芳香如露的春晨.连同那早晨第一次听到的声音。

我整个的灵魂浸润在那带着草木湿味的声音里,宛如接受上天的`祝福。
今天走过了一条小河.水流无声,河畔的杜鹃花如同一缕紫烟。我走到前面拾取了一片落瓣,我听到了一声春天的叹息,一种那么细微的声音。
我感到一阵喜悦。
即使是叹息也罢。我终于听到了一种微妙的春天的声音。

鹧鸪的鸣唤.听来似是绿色春之海洋中翻腾着的泡沫;而落花的叹息,却是缥缈在晴晖中的游丝。一个代表着春天的来到.一个意味着春天的将去。
如果寻找到记忆中的春天.我就要设法将它留住.留在我的园中、窗外、阶前,更要将它——留在我的心中。
如此。即使在未来的岁月中,凄寒的冬日来了,我也仍然拥有一个春天——一个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张秀亚:
(1919—)女,作家。河北沧县人,笔名陈蓝、张亚蓝。1932年入省立第一女师。1938年考入北平铺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次年转入西洋文学系,毕业后入本校研究所史学组,后任助教。1943年到四川重庆任《益世报》副刊编辑。1946年回辅仁大学任教。1958年任台中静宜英专教授。1965年辅仁在台复校,回辅仁任中文系和研究所教授。她的散文敏感多思,洞微悉幽,纯真隽永。她能捕捉生活中种种动人的“真趣”,善于激发想象和联想,从平凡中发掘出纯真不凡的美来
王沿舒。企业退休职工。高级会计师。退休后喜欢上了朗诵。勤敏好学。愿在诵读中享受快乐,诠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