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谣
作者/石继增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节日仪式和相关活动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记之。
斗转星移迎新春,
春节习俗古传今,
中华儿孙切莫忘,
传统文化永记心。
小年祭灶又除尘,
廿三四日忙迎新,
灶爷上天演好事,
回宫降得吉祥音。
廿五玉帝查民情,
豆腐渣中清苦民,
绑缚火炬烧田财,
赶得乱岁乐满襟。
廿六割肉祭牙荤,
廿七洗浴去疚尘,
廿八貼红揮春喜,
除夕挨年岁穷尽。
年夜饭蕴团圆心,
阖家欢聚守岁运,
春联年画贴门神,
辟邪驱鬼压岁金。
初一开门爆竹音,
雄鸡报晓喜迎春,
天地列祖祭拜神。
初二开斋贺新岁,
犬吠声声传佳音
迎婿姑爷泰山亲。
初三门神纸化焚,
赤口免灾避纠纷,
肥豕拱门送福讯。
初四女娲造羊日,
孺羊跪拜谢母恩,
三羊开泰迎灶君。
初五五路神俱进,
财源茂盛路头金,
憨牛牵福情无尽。
初六马日驱穷鬼,
万马奔腾壮彩云,
开市大吉吉祥顺。
初七女娲造人日,
人胜花彩照古今,
人间至味是真情。
初八开工利市勤,
年例谷日接星辰,
五谷丰登好年景。
初九礼斗九皇会,
天公生日赐福音,
初十开灯石不动,
老鼠嫁女贺新春,
十一岳丈宴子婿,
泰山婿女俱欢欣,
十二灯棚酒三巡,
夺得斋头享好运,
十三舞狮飘华色,
灯头生日彩色金,
十四试灯唤游神,
欢送蛴蟆提灯巡,
正月十五闹新春,
元宵元宝欢歌韵,
乐舞腾飞齐贺岁,
祭祝祈年开局新。
热闹喜庆中华运,
习俗年味通古今,
祈福攘灾过年好,
丰厚人文底蕴深!
作者介绍:
石继增,北京育英中学原副校长,曾任北京市中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
编者的话:
年俗 原指从农历正月初一,可以开始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但其实这些活动早从上年末二十三、二十四就开始了,中国民间过年期间要进行祭灶、守岁、拜年、祭神、祭祖、除旧布新、迎禧接福、逛庙会等种种风俗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年节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来期盼来年的好运的习俗称为年俗。
年俗 其实就是过年习俗。年是时间转换的标志,“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大年夜的隆重,就在于它处在新旧的时间界点上,人们以喜悦、期盼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年是人际关系再造的良机,贺年、团年、拜年等年节仪式活动汇聚着人们的亲情、友情、恋情。年是商家的节日,年是游子的盛会。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中国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



投稿咨询:
曹 魏(字德譲,号文會堂主,九二一文化智库都市头条编委,资深新闻媒体人,文化评论撰稿人)微信:caoweichina QQ:774204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