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春业作品
现在一入腊月,街市上商铺里到处都是出售对联斗方的,有需要的只需去买便了,容易的很,可我们小时候贴一幅对联那有多难。那时候文化人少,会写毛笔字的人更少,要写一幅对联那是难上加难。 可喜的是我四叔会写这个,其实四叔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也就是念了几天私塾馆,我父亲他们哥四个,三个哥哥都是没有念过书,后来我爷爷想怎么也得让家里有个文化人,就努力的供四叔去念了二个冬天的私塾,老师是保岱村的张玉明先生,张玉明先生还参加过革命工作,后来精神不正常了,人们叫他朝葫芦,这是后话,但那时的张先生可是三里五村的好先生,让孩子们每天大仿小仿的去练,因此都会写毛笔字。有的字四叔不认得,但照样写的好看,只不过时间长了没有拿过笔开始有点手抖擞,过一会就好了。 四叔家小,就去我大伯家写,大伯家有一张小炕桌。不知从哪里搞到半块方墨,我研墨铺纸,四叔伏在小书桌按照老黄历书上的老对联去写,无非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新春大吉,开门大喜啦的等等,有些对子光知道去写去贴也弄不懂是什么意思。写好的,我把它放在炕上、地上,柜子上,凡是能放得地方都放上了,红红的满家都是对子,等待干了再把它收起来。我干的挺忙还挺有劲。四叔几乎是用一天的时间把我们这几家的写完。
后来生产队派人在队里写春联,自家准备好裁好的红纸就行了,给谁家写谁家负责挪动晾晒收起。
再后来街上集上就有卖的了,你不带麻烦,买回来几幅就可以了。你看着越来越省事了,也就没有那时候的兴趣了。当然现在也有写的,写好了卖的,或者是文化下乡去帮助农村农民写对联的。现在多数人也懒得麻烦了,以前人们互相询问的是你写上对联了没有?现在人们的问询改了一个字,变成你买上对联了没有。
准备好了以后那就是贴对联了。说是二十九贴对有,可从来二十九日这天没有贴的,怕什么?大概是一时间太紧,二是怕有些孩子发败撕你的,你今天贴上了,明天一看没在了,就显得扫兴不吉利。对联的横脑(即横批)上面还要贴一个吊谷。那时候一般是我负责在家里抹好自家打的浆,我父亲在外面贴,认不得字或不懂对联意思把上下联贴反了那是常事。但到三十下午,全村人就都贴上了。满家满院满街对联红红的、吊谷飘飘的那叫一个喜庆。
我爱看对联,就是现在的年后,我也常在街巷里转一转,去看各家张贴的对联,这大概也是我喜欢诗词的基础吧!
贴对联
对联廿九入年红,翁老张楹率妙童。
泼墨挥毫飞雪瑞,新桃换旧兆田丰。
人和地顺云天渺,万户千门韵赋同。
挂贴锦簇琴鼓瑟,酒沽杨柳醉春风。

作者简介:唐春业,男。笔名:大唐天下。河北省涿鹿县人。经济师职称。退休前在县农村信用联社工作。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张家口诗词协会会员。酷爱诗词,尤喜古律。常用诗词记录生活见闻。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