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做绿叶的外祖母
钟毓瑶
外祖父47岁因甲亢摘除右眼球退居二线后,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华散文》等中央、省市报纸、杂志,发表了400多篇小说、散文、故事;有20多篇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等选用;其中《耵聆》获全国微型小说二等奖,小说《一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看世界》散文卷,均荣获泰州市政府文艺奖三等奖,出版了四本文学作品集,并且参加了江苏省作家协会。文化人称赞他是“农民的好书记,文化人的好朋友”,“半世为官未入僚,不打官腔唱民谣,赤子之心天可鉴,真情笔底涌波涛。”在一个做出成绩的男人后面,总有一个女人在无微不至的支持着他,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外祖母。
外祖父摘除右眼球后,躺在上海瑞金医院的病床上,在侍候外祖父4个多月的日子里,外祖母在病床旁为外祖父读了几本长篇小说。不管刮风下雨,外祖母每天下午在医院探病时间3点钟都会拎一个保温瓶,第一个进院给外祖父送汤送菜。傍晚,在医院关门前,外祖母总是陪着外祖父在医院的小公园里散步。来自五湖四海的病人都赞叹不已,夸外祖母是一个勤劳、能干、贤惠、乐于奉献的人。
外祖父摘除右眼球后搞文学创作,可是他剩下的一只眼睛也经常三风四浪,写作时用毛笔写,不看电视听电视。每天外祖母都会给外祖父读两、三个小时的书报杂志,每当这时,外祖父或闭目养神,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或边剥花生、黄豆边听。慢慢地外祖母给外祖父读书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兴趣。
搞文学创作,少不了采访。每隔一段时间,外祖父就要外出采访。外祖母总是陪护着他。有时,他们一直采访到天黑才回家。
外祖父写的文章,外祖母是第一读者。每天,外祖母忙好了一家人的饭菜后,坐在椅子上,戴着老花眼镜,逐字逐句的推敲着外祖父的文章;后来外祖父用电脑写作,外祖母也一脚试着跨进了电脑世界的门槛,在电脑上推敲文章。每当外祖母提出意见时,两个人相互切磋,外祖父常常心服口服,老两口的感情更深了。外祖母为什么这样支持着外祖父呢?除了他们相爱外,外祖母年轻时也是个文学谜。这里,我偷偷地告诉读者一个小秘密:1962年高二暑假期间,20岁的外祖父正在老家屋子东边做暑假作业,18岁的外祖母和她的母亲、媒人到外祖父家来访亲。外祖母在外祖父家吃了两大碗粯子饭。外祖父送外祖母她们走到一片玉米地旁,外祖父趁外祖母母亲和媒人走在前面,他两偷偷地说了句悄悄话:“你喜欢文学吗?”外祖母十分腼腆地说:“我喜欢看小说。”
16个寒暑,外祖母伴随着外祖父创作,现在头发已经花白,原本笔直的腰也渐渐地弯了下来,但她一如既往地挺着腰杆子,支持着外祖父写作。外祖父有了成绩后,读者们说我外祖父的精神固然可佳,更让人称道的是,外祖母这种甘当绿叶扶红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系姜堰实验小学五七班学生)

作者简介
钟毓瑶,女,1999年生,山东艺术学院学生,在巜中国报告文学》巜泰州晚报》发表散文丶报告文学多篇,並获得过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