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随笔——生命的力量
文/康永花
疫情期间,蔬菜供应青黄不接,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豆芽救急。母亲告诉我生豆芽的注意事项,按母亲的指导一切准备就绪,母亲又特别强调,在泡涨的黄豆上面压上一个重物,母亲说,这样生出来的牙粗壮,营养价值更高。
三天后,我移开重重的压在豆芽上的一个盛着五斤水的桶,掀开白纱布,那黄黄的豆瓣挨挨挤挤,它们被白色的芽根撑起,黄白相间煞是好看,那白色的芽根或直或弯或伸或翘,在狭小的空间里,每天承载着水桶的压力,努力生长着。看着这些顽强的芽子,再看看重重的水桶,力量的悬殊对比,令人匪夷所思。豆芽要生存,必须释放出足以撑起五斤重量的能量,如果它顺从了这个压力,它一定会被闷死,黄豆不仅没有顺从,而且用超越水桶压力的顽强生命力,长出粗壮的根芽把水桶一点一点撑起,为自己创造了生存的空间。

我不是研究物理的,不懂力学的原理,但我明白:“狂风能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起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豆芽如是,人亦如是。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下子打乱的人们的幸福和安宁,“毒霾”压城,“冠敌”临境,把人们逼到了夹缝,世界小的只有一个房间,面对这场大灾难,羲皇儿女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量。第一次核酸检测,那一天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也是近几年最冷的一天,病毒折磨着我们,天气也在考验着我们,我看到的是那双冻得红肿的手,在用生命的热血与寒冷较量,一身白色的隔离服让一个血肉之躯在寒风中站立成了铜墙铁壁。一天几万人的检测量,医护人员重复着几万次的检测动作,在呼啸的寒风中表现出倔强而蓬勃的力量。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谁会有着无边的法力?是日夜坚守在小区门口的下沉干部。万籁俱静,黑夜无边,在空旷的街道中,他们守着那盏孤灯,守着小区人民的安宁。用肩上的责任对抗着孤独,对抗着黑暗。长夜漫漫何由彻?疫情一日不退,他们一日不撤,生命的力量就是与病毒持久地较量。
那些穿着红色的志愿服,带着红色袖章的志愿者们,他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肩扛着米袋儿,手提着包裹,脚踏着满载物资的三轮车,在小区各个楼层之间穿梭,一天不知要爬多少层楼。他们曾经是父母眼里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娇妻。此刻他们像威武的战士,用顽强的生命给清冷的小区,无助的人们以希望和安慰,给灰暗肃杀的冬日,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他们是冬日里最美的一抹暖阳。

疫情来临,没有一个旁观者,没有一个局外人,全民参与,逆行者勇上“毒场”,用生命的力量承担起挽救生命的责任。顺行者居家隔离,他们用生命的智慧化解孤独、恐慌、无助、压抑,没有人顺从环境的压力,嗷嗷待哺的婴儿知道妈妈去了抗疫一线,也很快适应了奶瓶的味道;卧病在床的老人知道儿子接到了上级的命令,柱着拐杖走下了病床;胆小的娇妻自从丈夫去驻守小区门口后,不再害怕黑夜的漫长;年幼的孩子们没有了妈妈的陪伴,学会了洗衣和做饭。疫情就是考验,每一个羲皇儿女都在用顽强的生命力认真地填写每一个答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生命的力量就是从来不顺从。
人,生来不是为了抱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去搏一场人生的流光溢彩。你给我压力,我给你绝地反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在这场灾难中,羲皇儿女有足够的力量驱走了寒冷的冬日,为羲皇圣里搬来了明媚的春光。
202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