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护爷爷
缪荣株
进入花甲之年的人最大乐趣莫过于和第三代相处了。在北京住院时,看到邻床10岁的小男孩陪护他80多岁的爷爷,打水买饭端屎端尿,扶着爷爷在病房里外活动,病友们都夸孩子懂事。老爷爷说:“没有白疼!”当时我对这对祖孙情万分感慨。转眼,我的孙子新鹏7岁,也会呵护爷爷了。
每天当我晚上热水泡脚后,新鹏递给我一杯用微波炉热好的香喷喷的牛奶,那感觉是怎样的惬意!冬天天气冷,新鹏因为上学比我起得早。他起床后到我床前叫爷爷。我说:“冷。”新鹏说:“爷爷,我为你加热!”说着他对着我连哈了三口热气,那从稚嫩的身子里吹出来的连续不断的热气流,腾腾地向我涌来,不知为什么我从心里立即感到周身暖洋洋的,一骨碌从铺上爬起来。也许是人之初性本善吧,新鹏凡是看到过杀生的家禽他都不想吃,鸡鸭鱼肉不吃只能像和尚一样吃卜页了。我们怕他缺营养,哄他吃牛肉,说武松吃了3斤牛肉才打死了老虎的。他吃了点牛肉后,在我面前立即表演武打,并且告诉我:“爷爷,我这拳头挺厉害的,保护你。”中午,我吃晕鸡蛋,看到蛋壳中幼嫩的小脚,不知为什么就想到新鹏那幼嫩的拳头,想到那小拳头也喊厉害,我禁不住地笑得喷了一桌饭。
我剩下一只眼睛,偏偏我有吃过晚饭下楼散步的习惯,春夏秋倒无所谓,冬天黑得早又冷。小家伙近来听人说外面坏人多,就关照我不要下去就在家里散步。我嘴上答应,等他到房间做作业后就偷偷下楼了。新鹏做完作业发现我不在家,各个房间寻找,找不着心里挺急。
第二天早晨,新鹏看到我在阳台上锻炼,“砰”的一声将通往阳台的门关了,并上了保险。临上学前,新鹏对奶奶打招呼说:“奶奶,不要让爷爷这个家伙出去!”
每当我中午休息前,新鹏总在床头给我讲故事。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想什么办法将狐狸叼走的那块肉再弄回来,新鹏想出了四十多个办法。对于我的文学创作,新鹏积极支持。有一次邮递员送来《文学故事报》,因为报纸张数多,找来找去找不着我的文章,后来找着了,我和妻很高兴。新鹏一边教我们不要将报纸乱放,一边伸出大拇指表扬我:“爷爷第一名。”最想不到的是他还帮我改文章。有一次我给他逮了一只小鸟,新鹏要我放回去,我在文章中叙述新鹏跟小鸟分别时用了“告别”一词,读给他听后,他说跟小鸟“再见。”我一听,再见比告别好,更加顺口。

作者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11月5日已发1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