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城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范朝辉(范黎)

建设中的宁乡市城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郊医院),位于宁乡经济开发区。初见范朝辉(曾用名:范黎),中等身材,一身干净的白大褂,戴着蓝色的帽子、口罩,精明能干、有魄力,凸显新时代的职场女性;声音沙哑、情感细腻,彰显她的职业操守;也喜欢油墨飘香的纸质书,崇拜鲁迅先生,想学其弃医从文的抱负,是她心底挥之不去的梦想。
笔者非常钦佩她,这是一位命途多舛,却非常坚强的医务工作者。范朝辉,九十年代初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宁乡龙凤山卫生院、夏铎铺卫生院工作过,1997年调入城郊医院工作,之后一直在该院(现名城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一直奋战在基层医院,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她一直坚持学习,扎实工作。由于业务突出,2004年至2006年,范朝辉被选送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妇产科。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范朝辉如饥似渴地跟着老师学习,节假日很少休假,专心致志地钻研业务知识。这两年多的进修学习,为她以后业务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扎根基层
在乡镇街道卫生院工作,要充当一名全科医师的角色。那是她当医师的头几年,有天正值中秋节,范朝辉一人值班,晚餐过后,人们都回家团圆去了。乡村的夜晚很少有人走动,愈加显得寂静,猫儿狗儿的叫声,清晰可辨,也让人一阵一阵心慌。

当地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为家庭琐事,两口子吵架,女的想不通,“咕咚”“咕咚”就将家里用来治虫的甲胺磷喝了几大口。当她的丈夫发现后,女人口吐白沫、嘴里一种刺鼻的气味。男人慌了,大声哭叫,邻居家一看情形,马上开着手扶拖拉机,将他们送往附近的卫生院。刚到卫生院门口,就大声呼救:“医师,救命!”范朝辉一听到呼救声,立马冲到院门口,一看情况,凭经验,就明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她立马叫上护士,当时的乡镇卫生院还没有洗胃机,护士一人忙不过来,她就帮忙推注阿托品、解磷定等。在推注阿托品的过程中,那男人因为着急,从附近的农户家拿来一把菜刀,架到范朝辉的脖子上,厉声吼道:“如果不救活我堂客(妻子),你也别想活了。”五大三粗的男人,用这种粗暴的行为来表达他对妻子的眷恋。做为医者,范朝辉一边安抚这名暴跳如雷的男子,一边奋力抢救患者。范朝辉在病床前穿梭忙碌、守护了一晚上,当患者终于能自主呼吸、呕吐时,她心里明白,这名患者从阎王殿打转回来了。因乡镇卫生院条件有限,第二天上午,她建议家属将其转送到宁乡人民医院继续治疗。后来,这位男的多次向范医生致歉及道谢,感谢她把其妻子抢救过来,确保他家仍然完整。范医师反复做双方思想工作,要他们相互尊重,相濡以沫,好好生活,白头偕老。
老城郊卫生院,距离我们的母亲河--沩江不远。南门桥,是沩江在县城的一个标志性地名。有一年夏天,傍晚时分,一名小男孩在河边玩耍,不慎跌落在水里,众人齐心协力将其捞上来,急忙送往城郊卫生院。范朝辉正值班,一看小孩浑身湿漉漉的,知晓是溺水所致。多年的行医告诉她,立马将小孩倒立起来,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双手双脚用力地冲击胸背部,让其将吞进去的水吐出来。因处理及时,小孩不久就苏醒过来。之后,她帮小孩换上干净的衣服,保温、输液等一系列处理,第二天,小朋友又活蹦乱跳了。望着救活过来的小朋友,范朝辉欣慰地笑了。

做为妇产科医师,10多年前的一幕有时仍会映入眼帘。有天夜里,家住朱良桥乡的一名初产妇即将分娩。家属本想送入医院,因天黑,当时交通条件不便利,家属呼叫城郊卫生院120。接到出诊电话,以院为家的范朝辉赶忙带上便民药箱、急诊的简单器械,和救护车师傅一同前往。当天晚上,天黑不见五指,去产妇家,必须经一口池塘边。池塘路基窄,救护车师傅不敢开过去,范朝辉只能下车,路太窄了,一下车门,她就跌落到池塘里,一瞬间,浑身湿漉漉的。师傅将其拉扯上来,对面的产妇叫喊声,家属的呼救声,一时间,范朝辉顾不得全身湿透,也顾不得寒冷,拿着药箱,一个劲地往产妇家奔跑过去。范朝辉一看产妇情况,宫口已开十指,能看到小毛毛的头了,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得马上接生。她立马铺巾、消毒,按照正规程序,约摸半个小时,小孩平安降生。在产后的两小时内,产妇有出血倾向,她一直守在产妇身边,输液、揉按子宫等,整整守护一夜晚。家属也一直在旁边烧柴火,升温取暖。天亮之后,范朝辉和家属一同把产妇转送到人民医院,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洗澡、换衣服……

命途多舛
往事不堪回首。2007年,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一向坚强的范朝辉手足无措,整天晕晕沉沉,那段时间,她都不知道怎么挺过来的。回忆往事,范医师几度哽咽。我将抽纸递过去,轻轻地搂住她的双肩,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她在抽泣,也在努力地克制自己。这是一段想忘却但又不可能忘却的记忆,就算记忆随风飘散,但影子仍在脑海中不时浮现。
沉默了一阵,她抬起头:“不好意思,让你们见笑了。”生活还得继续啊!为了将身心扑在工作上,范朝辉搬离原来的家,租住在卫生院的附近,把幼小的儿子让其母亲帮忙带着,稍大一点就全托在学校,作为母亲,她觉得欠儿子的太多、太多……
2017年,幸福之门再次为她打开。重新组建家庭后,第二年,她们爱情的结晶--女儿典典降临了。大家希望她们能和和美美,幸福一辈子。

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作为医务科主任的范朝辉,分管医疗、质控、病案管理、疫情防控、发热门诊前期的建设和后期的督查等,还不时到火车站、经开区等指导疫情防控。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没有休息日。苦啊累啊,只有范朝辉自己清楚……

2020年初,武汉封城,荆楚湖湘,一衣带水,友邻而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上级准备把城郊卫生院定为“抗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范朝辉两口子都是医师,作为医务科主任的她,第一时间,毫不迟疑,主动请缨。可她心里也犯难了,只有一岁多的小女儿典典怎么办?作为老党员的父亲,知女莫若父,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心思。老俩口一合计,把范朝辉夫妻叫到跟前:“你们安心工作,外孙女典典就交给我们带,你们自己注意安全啊!”七十多岁的老妈妈也在一旁附和:“你们放心,我们会带好典典喽;倒是你们,要好好地平安回来……”父母千叮咛、万嘱咐,范朝辉眼里噙满热泪:“70多岁的父母,1岁多的孩子。抗击肆虐的病毒,身上的白袍成就了我的责任,时刻准备着--逆行!”

2020年下半年,范朝辉偶尔感觉喉咙有些嘶哑,原以为是重感冒引起。洗澡时,不经意间,范朝辉发现脖子比平时大一些。丈夫多次劝她好好休息,去省城大医院系统检查,对症治疗。
一拖再拖,后来,她丈夫帮她在湘雅附三院挂了专家号。第一次,因为临时有工作安排,实在走不开,她错过了一次机会。第二次,丈夫心疼她,直接将其送往湘雅附三院,经检查为“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囊肿”,专家建议尽快手术治疗,不然会有恶变的可能。她想起才两岁多的小女儿,还在上大学的儿子,一双儿女都需她的呵护,还有年迈的双亲需要赡养,考虑再三,她同意手术治疗。2020年12月24日,安排的手术,专家为其做了“甲状腺次全切术”。因为12月31日前,城郊辖区内的“医师电子注册”必须全部完成。这项工作一直都由她负责,在湘雅住院的几天里,电话接个不停。而她因为手术,声音嘶哑,喉头水肿,几乎不能发声。时间紧迫,12月26日,手术后的第三天,她只得在附三院提前办理出院手续,回到城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一个地帮辖区内的医师办理。不能发声,她就只能用手写,手势指点。“真难为范医师了”,很多找她帮忙的人都被她的敬业精神感动。
同事眼中的范范
范朝辉的很多同事,都亲切地称其为“范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头脑中倏地闪现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事的评价:“范范聪明,学东西很容易上手;心思细腻,有女人的柔情;顾全大局,能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很有爱心,范范无偿献血将近十次了,每次300mL;做事雷厉风行,有魄力、管理者的风范……”

范朝辉(左)和副院长尹雨(中)在查看病号
领导眼中的范范
城郊的领导如是说:“范朝辉多年担任临床科室主任,工作上兢兢业业,为业界模范;被提拔为医务科
主任后,范范更加努力工作,以中心为家,苦啊累啊,从不言说。”
因为表现突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范朝辉多次嘉奖,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等。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铸就医者之魂的范朝辉,我们由衷地祝福:将一片丹心无私奉献给患者的范朝辉,也能稍微放慢脚步,看看自己喜欢的纸质书,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多陪陪年迈的老人,跟知心爱人说说心里话,多带带年幼的孩子,为自己,也为家人好好地活着,祝愿她早日康复、健康快乐每一天!

作者简介:赵彩霞,笔名:我是一片云,系宁乡市诗散文协会理事。爱好读书、写作,崇尚美好,敬畏生命,用一颗优雅的心去阅读尘世过往,穷尽一生去追寻医学梦和文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