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开辟今人重走唐诗路专题,将持续发布当今诗人书写唐诗之路的作品,欢迎诗友们参与。
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鸿雪诗词做的是公益,只是平台创办人有一颗热爱诗词的心及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有那些背后默默做事的收稿员,编辑,推广员,你如果有一点感动他们的辛苦,请转发,或在文章后面留言或打赏!你总得做其中一样,给他们一点动力,一点支持!相信鸿雪的诗友同这个平台一样,都是既有才又有品。
鸿雪诗词

作者简介
朱超范,号於越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杭州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副理事长,鸿雪诗词顾问,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自幼酷爱诗词,吟读不辍,近年来,相续著述《凤岭吟笺》、《湘湖行吟》、《湘湖风韵五百咏》、《西湖拾韵五百咏》、《钱塘龙韵五百咏》、《浙东唐诗之路渔浦五百咏》、《砥砺吟行》、《於越散人吟草》、《秋声吟稿》、《四时吟稿》诗词十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中国》、《诗国》等刊物及各大网络平台。
(八十一)沈园(1)
曾几登高吊夕阳,断云隔世两茫茫。
感怀旧事难圆梦,依恋悲情痛断肠。
孤鹤哀鸣声带远,残墙遗恨柳丝长。
墨痕斑剥何堪望,消瘦花容暗自伤。
(八十二)沈园(2)
千年绝唱泪痕新,菊枕遗香旷代珍。
射圃仍飞芳草蝶,鹊桥未见旧时人。
但求墙角梅花在,好使空中清气真。
断井颓垣今又寿,东风不恶沈园春。
(八十三)曹娥江(1)
黄绢摸阴迷古碑,深沉见底话襟期。
一江烟水乘潮阔,百里云山簇锦奇。
谢氏诗篇无不可,王家翰墨亦相持。
而今再拜灵娥庙,后代长留绝妙词。
(八十四)曹娥江(2)
浙东真乃乱涛波,忠义淹留神鬼多。
浮海从来生伍怒,沉江自古表曹娥。
毫挥兰渚谁堪记,志砺东山事若何。
欲挂云帆拟回首,鸣笳伐鼓接长歌。
(八十五)沃州
昔忆清溪一叶舟,曾经王谢作同游。
丹崖泉乱晴犹雨,青嶂松深夏亦秋。
山色平分云外出,林光一望眼中收。
兴乘雅趣看谁续,已许风骚恋沃州。
(八十六)沃洲山真君殿
铁马金戈故国情,庙堂端坐整冠缨。
山川禹甸三呼志,社稷赵家千古枰。
红日无心供共照,青天有眼辨分明。
民间如果翻皇历,环宇自然知姓名。
(八十七)剡溪(1)
何须水阔远天低,棹出耶溪入剡溪。
芳草萋萋野鸥没,青林寂寂峡猿啼。
一江风物弄颜色,两岸云峰入画图。
莫向游人夸绝景,流霞落处唱黄鹂。
(八十八)剡溪(2)
河光岳色寸心倾,九曲剡溪诗卷呈。
浊水南来双漭合,清流北向一波平。
柳堤莺语隔枝闹,松径筠风盈袖迎。
愧我胸中无好句,难描此景胜蓬瀛。
(八十九)新昌大佛寺(1)
香烟万缕绕丛林,大佛壮观霄汉参。
果是灵氛沐岩壑,但瞻宝相仰幽阴。
云依竹暗当凝霭,风引松吟自带琴。
徒倚红尘圆夙梦,可临物外听清吟。
(九十)新昌大佛寺(2)
百里遥闻钟磬音,仰看菩萨耸云岑。
光临绝壁烟霞漫,法沐清空佛脉深。
时节悠思曾有梦,山林归隐岂无心。
徐行策杖循兰径,意欲求师支遁寻。

(九十一)天姥山(1)
苍然叠嶂恐无穷,天姥层峦气象雄。
关韵身依青岭外,敲诗端坐白云中。
银河半落难停雨,烟雾初开自会风。
昔日谪仙曾入梦,归来大醉与玄通。
(九十二)天姥山(2)
刘阮逢仙鹤语难,不知身在白云端。
人间初月千峰寂,物外斜阳万壑丹。
百里烟霞方觉异,一天星斗始生宽。
当时谢守高吟处,无限风光画里看。
(九十三)国清寺(1)
但凭智者立天台,名刹云峰古翠埋。
自有嘉名至高绝,当逢圣祚始初开。
苍藤岂是无根活,仙草还应有种栽。
欲步松门国清路,沧桑可以问隋梅。
(九十四)国清寺(2)
林岚深处聚高僧,孤耸天台一建瓴。
野衲驰心国清寺,骚人照影月明庭。
沧波不隔三山静,佛法遥传四海宁。
已遣鉴真临日出,大千世界好通灵。
(九十五)石梁(1)
窈窕山川锦字描,九天抖落月中潮。
飞流白练悬空壁,横卧苍龙架石桥。
赏瀑亭前怒雷动,昙华阁上篆烟销。
匡庐雁荡难堪比,天下奇观别样娇。
(九十六)石梁(2)
俯视天台景乃新,银河直下落瀛滨。
高悬飞瀑三千尺,怒引奔雷十二辰。
两道湍流应骇世,一帘罨画已传神。
重游又作吟中驻,只怕丹青写不真。
(九十七)琼台(1)
水复山重一径开,纵云跨鹤有仙来。
波横蓬岛流光漫,雪映琼冈曙色催。
五岳烟霞吟不足,三山洞穴叹无媒。
既然景比桃源绝,佳韵何须太白裁。
(九十八) 琼台(2)
已有猿声耳际啼,凡尘欲涤入灵溪。
龙楼风阙无心恋,仙谷琼台有意栖。
清气氤氲添诱惑,天机玄妙自痴迷。
王乔放鹤情相似,一啜新茶日落西。
(九十九)天台山(1)
雾漫灵台翠黛迷,飞来烟雨落晴溪。
泉多流石凭猿浴,松老依云任鹤栖。
对峙双峰悬白练,光临七佛启红霓。
千层恐是孤高地,落墨淋漓欠整齐。
(一百)天台山(2)
天台山水堪明秀,异境霞光恐绝俦。
莫说云峰凌万丈,却遗古物傲千秋。
羲之墨迹今犹在,太白书堂昔尚留。
欲啸清风吟好句,登高可以逐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