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纪实长篇小说连载之117)

【 117 】
不过,那个年代,干部们提拔得快,垮台得也快。堪称大起大落。
那个已经跻身党的主要领导人位置的小分头不久后就随着他们篡权组阁阴谋的破产而跌落尘埃,就像秋天掠过林间的一股旋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但周冰洁硬是凭着自己的人品、能力和工作态度得到重用的。
所以,周冰洁一开始也没有对自己地位的变化感到特别的高兴。
他在心里还曾犯过嘀咕,莫非那个造反派头头那一次没有骗我,真的帮过我的忙?
他左思右想,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判断:不可能。什么都可以改变,唯独人的本性是改变不了的。
周冰洁的判断没有错。
赵主任确实老早就听到了在大学生中选拔领导干部的消息,不过他不是为周冰洁讲好话,而是讲了一大堆贬低和诽谤周冰洁的坏话,只是他的如意算盘没有得逞而已。
他是那种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人。
但他也是留了后路的,这就是先把好话说尽,日后好见面。
当然,这些内幕周冰洁是不知道的。
他这个人素来心胸开阔坦荡,不喜欢去与过去那些跟自己有过节的人去计较那些恩恩怨怨。
他比较喜欢遵循古训:温良恭俭、宽厚仁慈,得饶人处且饶人。

倒是那个赵主任,自己把自己弄栽了。
后来,全国各地又陆续恢复和成立了新的党委、新的政府机构。各级“革命委员会”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临时政权机构,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政治生活。
而且,由于“革委会”的班子的组成往往都是由一些打打杀杀的造反派头头、一些心直口快、级别却并不高的现役军人和一些人品不怎么样的“亮相”领导干部用“三结合”的形式拼凑起来的,所以人民对这个权力机构的印象是很糟糕的。
一提到“革委会”这几个字,人们不是嘲讽的口吻就是鄙夷不屑的神情。
在得知要恢复“工交部”这个政府机构的消息后,赵主任憋足了劲要抢到部长这个位置。
而他最大的障碍和最强劲的对手,就是他昔日造反的盟友、现在他所在的这个局的局长。
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搬掉这块绊脚石。
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于是,他在许多场合,通过各种渠道,或“无意泄露”,或“匿名汇报”,将这位局长是如何靠造反起家的,如何打着“破四旧”的旗号打、砸、抢、抄的内幕尽情抖出。
为了痛打落水狗,他还暗中指派小兄弟,借着浓重夜幕的掩护,在局长回家的路上恭候,重重地拍了他两砖头。
害得这位局长大人在医院的急救室里昏迷了好几天,差点成了植物人。
而且祸不单行,由于有人不断地“揭发”,该局长没当上部长不说,上级还成立了专案组,专门调查他“死死捂住”的严重历史问题。
最后给了个“开除党籍,留党察看;撤销局长职务”的处分。
为了体现党的“给出路”的政策,把他留在了局机关工作。让他同时挑起了“门卫、收发兼绿化和局机关所有公共场所卫生”等几副虽平凡但很光荣的“重担”。
他穿上了一件不知从那里翻出来的打了补丁的工作服,,每天低着头搞他的卫生,跟谁也不说话。
他的胡子拉碴,头发老长,腰也直不起来了,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苍老了。
更令他气愤的是,他仅仅请了半天的病假,财务就扣了他一天的工资。
就连他那个从前忠实的像一条狗一样的司机,也对他喝五吆六的,看上去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周冰洁当了市领导以后,还有人在他面前说这个人如何如何坏。
他没有给这个告状的人留面子,说:“哦,照你这意思,还要把他弄进去,判个三年、五年才过瘾?你们这些人哪,也太那个了一点吧?我告诉你,他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人,但也绝不像你们讲的那么坏!”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不管怎么说,这位局长大人在那个刮着风、下着雨的乡间,坐在小车里,装作没看见,从他面前疾驶而过,还溅他一身泥水的往事,给他心灵的伤害是难以抚平的。
只不过,周冰洁觉得,丁是丁,卯是卯,两回事。他没有风度,自己不能没有气量。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请关注一下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