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前半生(十)
(原创)
文• 朱学钊(江苏)
书是人类进步阶梯,它为我家流过眼泪,给我家留过苦难。但也给我们留过坚强,留过力量。父亲为我们建起的几乎毁灭的书香门第终于实现,并且在我们后辈中崛起,闪烁着光芒。
过继大伯家的大哥朱学铭,高中毕业后考进了扬州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京机械大学和苏北农业大学,后改行宝应税务局。宝应化肥厂缺少化学专业人员,被聘用为工程师,化工厂厂长等。
其大儿子现任某公司高管,二儿子小儿子皆某公司管理人员。孙子大学研究生,已工作。
二哥“四清"工作队后分配供销部门,后调县社搞文字工作,土产公司副经理兼主办会计。一手毛笔字出神入化。善长古风诗歌创作,有若干诗歌刊登于各大报刊平台。一个初中生暴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长子某厂厂长,大媳妇某公司管理人员。次子夫妻中学高级教师。
孙子孙女皆是博士生。
我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学校工作忙不过来,总是带回家里,常常忙到半夜备课批改作业。对成绩差的学生利用节假日上门辅导。学生成绩历届名列前茅,深受领导同事,学生,社会好评。
退休后喜欢写写散文,现代诗,已有近二百篇文学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平台。
长子技师学院高级教师,大媳妇中学高级教师。二儿子及媳妇工厂工作。
三个孙女读书,皆是可塑之材。
我三叔的孙子也是大学生,某公司管理人员。
如今我们吃穿不愁,衣食无忧。我们先后建起八间屋的“深宅大院",两间半的“阁楼别墅"。现在儿子买一套套商品房,走进县城。儿孙孝顺,身康体健,幸福美满。有时游山玩水,公园赏景。有时走亲访友,畅谈人生。平时喜欢以笔抒怀,以文会友。网上交流,生活充实。
我们先苦后甜,尽情享受幸福余生!我没有报答过我的救星,但我今生不会忘记救命恩人吴亚,忘不了张礼昌、朱步洲、王之琦、还有一位据说姓颜未谋面的……几位恩师,忘不了老少爷们的乡亲,忘不了救我们的共产党。
回忆录是收纳箱,百宝囊。储存了过去的酸甜苦辣咸,储存了零零星星、支离破碎的感叹、凄凉。它像是老式留声机上的唱片,布满尘埃、锈迹、伤痕,阅读着无尽无休的沧桑。把渐行渐远的岁月、把自己的背影越拉越长。那些素色年华的风景将激励着子孙后代永不停息的奋斗,珍惜生活,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感恩,回报所在的那个时代。
2021年春节前

作者简介:朱学钊 1953年生 共产党员 1975年毕业于江苏省淮安师范 江苏省盱眙县人。曾任小学校长,马庄中学总务主任等职。2013年退休。爱好文学,善长散文创作。华夏诗文苑成员,铁岭市诗词学会会员。曾在小草诗歌朗诵社、楚东诗苑、楚东七星文学社、西班牙.中国爱情诗刊、华夏头条、井冈山头条多家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