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文/苗法强
“老公,你电话响了!”妻子提醒专心致志画画的我。“哦!”我停下手中的笔:“是女儿!”手机屏上显示着字幕。“老爸,和你说个事儿呗?”女儿有点吞吞吐吐。“什么事儿啊,缺钱了?”“不是!”女儿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好事还是坏事?”妻子也凑了过来。“我...我想回国!”女儿语气凝重,继续道:“我就职的公司也开始不景气了,全日本的经济都不景气...”“好啊,那就回来吧!”我不等她说完马上回答道。“对,回来吧!”妻子也忍不住在旁边插嘴。“啊?这么异口同声,我还以为你们会怪我不努力,不争气呢?”女儿一脸疑惑。“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梦想,可孩子飞得高飞得远的代价就是父母必须承受心底里的那份孤独与牵挂,我们既希望你飞得高但又害怕你飞得太远,这就是天下所有父母的真实而又矛盾的心里,谁都知道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可是,我们更懂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残酷,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甘愿坚守这份寂寞!”我有点激动:“回来吧,现在国内也不比外国差,祖国日益强大,而且更有发展空间,疫情闹得全世界都萧条,危难之际,还是咱们中国政府有担当,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那...我就回去?”“回,干嘛不回?!“
一场新雪,清爽了这沉闷而浑噩的深冬。苟延残喘的冠疫阴魂不散,依然笼罩着人们的心。雪后的大雾,弥漫了整座沈阳城,放眼望去,美若瑶池,恍如仙境。有人说是雾,也有人说是霾,但更多人宁愿相信这就是雾而不是霾,因为大家相信生活总是美好的。
这场新冠疫情让我们感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政府的关怀,那种众志成城齐抗疫的团结精神凝聚了民众的心。看到因疫情而乱套了的外国,真庆幸自己身为中国人。还好,雾去云散,这场瑞雪洁净了满是尘埃的天。窗外的雀儿,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呼唤春天。而我的春天也即将到来,因为,回国的女儿马上就要到家了。
小女天生丽质,从小就听话乖巧,甜甜的小嘴儿深得周围人的喜爱。她妈给她起了个乳名叫“甜甜”,虽然俗了点儿,倒也贴切。小时候像小尾巴一样整天粘着我,她性格开朗,喜欢一切新鲜美好的事物。看似瘦小柔弱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坚强的心。女儿贪玩儿,学习成绩一般,但却喜欢读书。总是缠着我给她买书,家里中外名著摆满了书架,她也乐此不疲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女儿胆大,连蛇都敢抓,但却怕黑,从小到大,她屋里的台灯在晚上一直都是亮着的。女儿虽然爱看书,但学习成绩却不尽人意,这让我始终无法释怀,因为她不是愚笨,而是不太用心。初二下学期,我和她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促膝谈心,她好像一下子明白过来,开始用心学习了。于是,考上重点高中,又考上了大学。在长沙大学读了两年又二加二去日本留学,毕业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一路走来,还算顺利。
雪后的天气很冷,而我的心却是暖暖的,因为今天是女儿到家的日子。在广州隔离了十四天后,终于飞回沈阳了,不知道她此刻是怎样的心情。按政府规定,隔离需要十四加七再加七,一共是二十八天。她回沈后还需单独隔离七天,我不想再让她住宾馆,就将家里的房子腾出来给她单独隔离,让她有家的温馨感。如此,我们老两口却要出去住宾馆了。
凌晨一点,在专业接机司机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女儿终于出现在了自家小区。随着杂乱的脚步声,三个人影越来越近,女儿走在前面。我打开车灯,让女儿进家门的路更明亮一些。我早就将车调转好,让车头正对着楼道口方向停下。灯光下的女儿还是那么瘦弱,长长的身影和沉重的行李箱摩擦地面的声音,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我瞪大眼睛,生怕错过了眼前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人员在楼道口给女儿拍了照片,然后就是女儿上楼的声音,随着“咣当”一声关门声,我一颗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我侧头看了一下坐在副驾驶的妻子,发现她已经死死地攥住了我的手:“唉,看得我眼泪都下来了!”
尹老太的行为已经给沈阳人民的心里蒙上了阴影,所以,我们更要引以为鉴,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不能给社区添麻烦,更不能给自己找麻烦。而近在咫尺不能相聚的现实确实对人是一种折磨,那种纠结难以言表。看到工作人员走远了,我们下了车。走到楼道口,在那里站着不肯离开,顺着门缝往楼上看,明知道啥也看不到,却还是下意识地傻傻望着。“走吧,能看到啥?”妻子提醒道。“走了,走了!”我喃喃自语,一步三回头不情愿地离开。
在旅店漂泊的日子不好过,而与女儿近在咫尺不能相聚的日子更是度日如年,但是,规矩必须遵守。终于,单独隔离的期限到了,我们也可以回家与女儿团聚了。女儿长大了,也懂事多了,我们很欣慰。这个新年,终于可以和女儿一起度过了,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阖家欢乐。过了年就春暖花开了,一切都会好起来,而我们朝思暮想的宝贝女儿也终于回家了。
(2021.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