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年说牛
文/王恒昌
早在几万年之前
我们人类就和牛类
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原始森林和原始草原
原始人就和原始牛常在一起玩
还有原始的其它兽类鸟类
共同享受美好的大自然
当然 为了各自的生存
也经常互相攻击开战
人类的祖先
从采集狩猎到圈养放牧
把战争的俘虏们
牛放北坡 猪养在圈 马放南山
又过去多少年
人类改游牧为农耕
牛便负责拉车犁田
平日里拉车翻地
阴雨天拉磨子拉碾
力气用尽不言累
很少有半天空闲
它的力气比马大
脾气也不像驴那样调皮捣蛋
比骡子更听使唤
很讨厌猪的发懒
出力出汗 勇往直前
是它坚定不移的信念
从来是扎扎实实 脚踏实地
一向是早出晚归 任劳任怨
归来有个牛棚休息
有草吃有水喝 就满足心愿
看犁过的地平整松软
看辽阔的田野新绿长满
心里就特别舒坦
牛还曾为人类正义辅助作战
送军粮运子弹踊跃支前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
就摆过火牛阵吓破敌胆
因此被称誉
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从刀耕火种到拉犁耕田
从辘轳淘水到拉水车浇园
我们民族农耕五千年
五千年都有牛的陪伴
春天帮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
多少人的血 多少牛的汗
多少次的勤劳浇灌
因为各种天灾人祸的出现
收获时有辛酸也有甘甜
岁月沧桑 风云变幻
最近几十年
社会发展日新月变
田野里耕种 收割 浇灌
加工厂的碾米和磨面
都是机械作业 用的油和电
运输也都是汽车火车和轮船
农民受不得半日清闲
节省的劳力逐渐向城市移转
现在的农民工已成为
国家基础建设队伍的中坚
牛和朋友们都办理了退休证
成群搭伙去到养殖基地
去找它们的养老院
如今的年轻人
很多人没有见过牛
没见过石头磨子石头碾
没见过耠子耧耙
没见过大车水车的轮子怎么转
也不明白“吹牛"“牛脾气"“气壮如牛"
这些字眼的来源
不明白“老黄牛精神"
词意是褒还是贬
我们上岁数的人可不会忘掉
在历史的长河里
牛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也将世代相传
2021,2,8日
作者简介
王恒昌,笔名王茵,网名休闲老农,石家庄市藁城区人。自幼喜爱文学,在国家三年暂时困难时期辍学回家务农至今。上世纪80年代曾在市区级文学杂志发表散文,小说,民间故事数篇。2014年出版诗集《绿野》,2017年曾主编藳城区《织锦村志》。近年来在纸刊和文学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数十篇。作品多为农村题材。现为遗风文学社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