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清彦,邯郸丛台区人,中学高级教师,华语文学院院士,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获河北省第六、七、八、九届散文名作优秀奖,阳光邯山杯征文第一名,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著有散文集《静心看世界》。


墙角数枝梅(十三)
张淸彦 【13】
梅香正在倚树畅想,在美妙的想象中尽情徜徉。
“梅香”他来到近前身边轻轻地唤。
“嗯……”
“你在想什么?”
“我,我在想……”
她眼皮一挑,扭转了话题:“梅杰,你知道。——你真好。”
“是吗?”他随声回问道。
“是的,你对我真是关心备至。你待人诚恳、心地善良、人才备至……”她微微睁开双眼,看着他轻轻地说。
就这样,梅香用一双温柔的目光多情地望着他,鼓足勇气说:“我真羡慕你的才华,称赞你的人品。将来要是能有像你一样的大‘哥哥’,那该多好呀。”
“我!?”梅杰听了猛一震,一股暖流涌向身,如同蜜沁心。
梅杰知道与她同学感情很不错,可是,他没有想到感情的升华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他的脑中又浮现出了生活的画面:学习上互相帮助,她有了难题,他帮她细心解答。生活上,他们互相关心,他的衣物脏了她帮着洗……。他们都对对方充满了感激和敬仰,友爱的天平,在双方的心中逐渐萌生急剧增。
这一天终于来了。多么可爱的姑娘,现在就站在面前,而且就在他的身边。此刻,他感到无比的幸福,他听了她的回答,像喝了碗蜂蜜甜到了心。是时候了,梅杰明白了她的话意,不由自主地问道:“梅香,我,能称得上你的——哥哥?”
她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仿佛是发出了电波,在焦急地等着回音似的。听了他的问话,她兴奋而又羞涩地说了声:“嗯,能的。”便小鸟似的与他牵手了。
可是,现在……。他真后悔,在学校学习那时段,走了不改提前走的路,以致分心走神了被思想压力摧垮了。没有好好学习没有考上大学。以致失去了她,一个高中好同学。可是,尽管现在不知道她还是不是念着他,纵然只有一丝希望。但他心中很明白现在的情况,已不在具有上髙中时,曾经美妙的时光了。
梅杰痛苦地摇了摇头眨了眨眼睛,拉回了纷乱的思想。
过去了,一切都逝去了。他努力拽住了纷乱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来。
“现在,我已违背了当时的誓言:全力为了她,必须考上大学。然而,我对不起她梅香——高考落选了,一切都成了零,尽管有她父亲的干涉。她现在在干什么呢?在婚姻的问题上,是不是同我一样呢?如果她已经找到了另一位新哥哥,那我将会得到一点宽心,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心里有一点儿好过。”
想到这里,梅杰又极力地嘲弄自己:“想的倒美,谁还会记得你一个农民子弟呢!”
他想着、走着……
道路上,行人不多,田野中,空旷无物。天色虽然还没全暗下来,可阴云早已掩遮了明日。周围显得异常的沉寂,只有北来的风在空中狂叫,在地上嘶鸣。寒风抽打着路旁树木的无奈树枝,狂扫着地上的尘埃,发出狰狞狂笑声。整个世界仿佛都成了羔羊,成了任它蹂躏的奴隶。
梅杰穿的衣服并不薄,可是,凛冽而来的迎面风,还是穿透了他的衣服。向着他的肉体,向着他的心灵,迅速无情地袭击去。
正如老人说“针孔能透棒槌风”,难怪三九寒逞凶。梅杰打了个寒战,终于感到了冷。然而又无能为力只好暂且忍着,他更加用力地蹬起了车子迎着寒风,默默回家行。
梅杰艰难地骑着自行车,经过一番奋力行,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村庄。这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他走进他家那胡同,望见小妹早已在门前迎接了。
妹妹长得细高条儿的个儿,梳着两只小短辫,喜气洋洋的。虽然才有十二、三岁,但很知理很懂事,望见哥哥回来了,便甜甜地迎了上去。
“哥,才回来。——来信了。”
“嗯,知道!”他仍然骑着没有下车,漫不经心地回答。
“知道了,还没进家就知道了?你知道——这信是哪儿来的?”小妹有些“不满”了,就天真地追问哥哥说。
梅杰来到妹妹的近前,停下了车子懒洋洋地问:“哪儿来的?”
“你不是知道吗?”妹妹“瞪”了哥哥一眼说,“三友村来的”。
“什么!三友村来的?”梅杰闻言惊奇异常,停下来问道,“是真的”?
“谁诓过你?不信别信。”妹妹有些生气了。
“那——,信在哪儿?什么时候来的?”他进而急忙追问起来。
“中午来的,放在你的书桌上了。”
“啊。——有人看吗?”他又急切地问妹妹。
“谁看呢?——快往家里走吧,母亲惦念你冷早已等急了。”妹妹显出不耐烦的样子催促起他。
“回来了,快急忙去给儿子热饭。”
梅杰刚走进院子父亲就望见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向他走来。母亲听了丈夫的话,“嗯”的一声到灶前张罗去了。
“快到家里烤烤火。刮了一天的北风,可够冷的了。”他心疼地端详着儿子。一边走到自行车前,准备帮助梅杰去卸车上的篓子。
梅杰好像没听见父亲的话,将车子支在院内对父亲说道:待会儿让我卸篓子吧。
“让我卸吧”小妹动手解起了绳子。
就这样,梅杰随便地向父亲打了个招呼,便急匆匆的向他的卧室走去。

顾问:李振刚
作者:张淸彦/主编墨客刘恒
投稿微信:17734717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