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段爱国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来自作者

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第二部《神探出山》
第二十七节
叶慕飞和华山去黑龙江省检察院拜访了副检察长张高峰,询问有关“检察官失踪案”和“高官腐败案”的相关情况,自从华山参加这个小组叶组长就嘱咐他少说话,真不是没有道理,他一张嘴就问张副检察长那位涉案的省领导会不会落马,也大冒失了。
华山提出的问题张副检察长还真不好回答,就说:“这小同志说话挺有意思呵。”叶慕飞赶紧起身:“对不起,张检,先说到这儿,我们走了。”回到车里他就剋华山:“你说话也太随便了,我们是在办案,不是在家闲聊,怎么能说一位省长会落马呢?”华山分辨道:“我用的是问号,又不是句号。”叶慕飞说:“以后我和老贾外出,你在家帮小周吧。”开车的小何暗中捅了华山一下:“我也想帮小周。”
叶组长让华山和侦听员周蜜一起工作,既是给他一点警告,也是给他一个机会——那姑娘跟他太般配了。还有,那项工作实在重要,就是他要走的“第三条路”,通过侦听来寻找线索,在昨晚的案情分析会上他没公开说。
周蜜已经在别墅的地下室用带来的设备布置了一个侦听室,对“零号案件”——叶组长让把“检察官失踪案”和“高官腐败案”并案侦察,她对这个案子的所有嫌疑人的通讯方式——BP机、坐机、短信、移动电话都进行了24小时侦听,尽管她带来的电脑功能强大,从以色列引进的分析软件很先进,还是离不了人工操作和人脑分析,她每天收听的量很大,几天下来她那粉白粉白的小脸就变得蜡黄蜡黄的了。见华山下来她高兴道:“华哥,你来得正好。对不起,我得过一会儿再和你说话,我先眯一觉呵。”话音刚落,她就半偎在折叠沙发上打起呼噜来了。
华山一进这间临时的侦听室就兴奋起来,和与人交往相比他更爱与机器设备打交道,他甚至认为以后的侦察工作完全可以依靠传感器、网络、电脑、数据和软件来进行,如果加上远程摇控和机械系统就是机器人了,到那时候中国的刑事警察就会像被按了电子眼的交通警察那样又要下岗一大批了,没办法,科学技术不就是解放生产力的嘛。见周蜜睡着,他就在她的小脸上观察了一下:这丫头长得有点中性,工作起来像男孩,在生活中又像女孩,他喜欢。他检查了一下那台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听设备,发现它由以下部分组成:接收器。它有强大的能够无线截取电话信号的功能,只要输入一个号码,就是保密电话它都能截取,但只是一串音频,需要再解密。存储器。它会把侦听到的通话分成“主话”和“副话”,“副话”就是和被侦听人通话的那个人的电话,这就会形成一个“犯罪嫌疑人关系网”。他发现小周侦听的“副话”已经有几十位了,这丫头做事真不怕麻烦。要说她这份工作真要高度保密,因为现在手机和坐机电话,特别是一些特殊人士的通讯工具就是档案和身份证,通过监听就能掌握这个人的一切,如果被不良分子利用——假如能摩仿这个人的口音或直接用短信,说不定会干出什么坏事来。分析器。它会根据你的设定对你侦听的对话进行“敏感通话”和“不敏感通话”的分类,那些“不敏感通话”会被滤掉,这又可能会出现问题——假如对方说得是暗语呢?他发现分析器里的软件里有很多好玩的工具,比如有一种工具能迅速找出一段无名语音和你储存的语音的共同之处,通过一段话就找到一个人,工作效率太高了!他和小周要研发的“方言识别软件”就是这个原理。
周蜜翻了一下身就醒了,这叫“猫觉”。她翻身下地的姿势也像一只动作矫健的猫,没动静却带着一阵风。周蜜一看华山小脸就红了,她还头一次让爸爸和哥哥以外的男人看到自己睡觉,尽管是合衣而睡,她刚才真是困得丢当的了。她不说话,跑到二楼自己的房间洗了把脸,还化了一个天生丽质的淡妆,最近同志们总拿她和华山开玩笑。换了一件水蓝色羊毛衫,在衣柜上的镜子里照照,又换了一件深绿色羊毛衫,孤男寡女同处一室可容易放电,得穿得绝缘一点。她下到厨房拿了两只大苹果,服务员小张说:“听说你有个帮手了?”她的小脸又一红:“不是帮手,是高手。”嫣然一笑,又回到地下室,这一切都没用十分钟,革命军人嘛。见华山已经戴上耳机听录音了,说:“上手这么快?大天才?”
华山像个老干部那样笑了,说:“这丫长。我大致听了几段,那个零号,最近被停职了,还没离岗,通话就少了很多。也许他已经警觉了,说的都家常话。侦听手段只能对那种没经过训练的人,专业特工自有不通过电话传递情报的办法。”
周蜜说:“我就缺少一个会做分析的,叶组长真会安排。”说完,想起叶组长说他们俩的话,小脸又红了。
华山接着说:“我又听了那个一号,这个人是这张网里最有反侦察能力的人,他说话倒是毫无避讳,信息量很大,全是工作上的事。看来我们从事公检法工作的人不能用民用手机和外部的系统,太容易泄漏信息了。一号正在办理的一个贪污案,如果双方一串供,那个案子就没个破了。”
周蜜佩服道:“你说得太对了!我听说普通监听器白沟就有卖,模拟人声音的软件国外的网上能免费下。”她说话时一直低着头,因为知道自己的脸红得不行。
“我又听了那个二号,这个人虽然被拘,还允许他用手机——这是叶组长的有意安排。这家伙说得全是俄语,而且能直接和苏联那边通话。这说明我国的边境有许多‘黑机站’,设备也一定来自国内,产地很可能在广东潮汕。小周你得向上面反映一下,扫荡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黑工厂。”
周蜜惊讶道:“我乍没想到呢?俄语你也会呵?”
华山就给她背了一段俄国的伟大诗人普希金的《假如我爱你》,他的俄语之流利,就像一股打着嘟噜的水流。背完他说:“我只会背,不明白是啥意思。”
周蜜在心里暗笑:“不明白是啥意思?哄小女生呢吧?”这首著名的情诗她在读国防大学时就读过,是中文的,当时她正暗恋着她的教导员,华山朗诵这首诗肯定是在向他示爱。想到这里,周蜜的气都喘不均了。这二人正说得甜蜜,只听有人在楼梯口喊:“叶组长通知开会。”
在别墅一楼的会议室,那台装有可视化办公系统的大彩电已经打开了,叶组长和他的组员们已经座齐,而在电视的另一面也是一间会议室,也坐着和他们数量相当的人,两面都气氛凝重,这是一个“远程案件分析会”。
叶组长先说话:“能听见吧?好,我们现在开会。请哈尔滨市交警大队的同志介绍情况。”
哈尔滨市交警大队的于大队长先做了自我介绍,就向大家展示了几张汽车照片,说:“根据‘叶小组’老贾同志的要求,我们对那辆跟踪你们的丰田越野进行了排查,这是车牌号,这是车型,这是发动机号码,这是车辆识别代码。车主名叫王大庆,他的车在造事三天前就丢了,他当时就报案,这是报案纪录。这个车牌号码是真的,车牌却是仿制的,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的摄像头拍不到。”
叶组长英明指出:“它是一辆没涂过日本特种漆的隐形车。”
对面的同行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隐形车?还涂过什么日本漆?没听说过。
于大队长又向大家展示了一组被烧的几乎融化的汽车照片,说:“这是这辆车‘自燃’的照片。经检查我们发现,该车在经过坑洼路面时出现过较为严重的刮擦,刮擦的部位在油箱底壳和机油格的位置,造成了机油的泄漏。根据现场勘查与理论分析,这辆车是发动机机油泄漏,造成汽缸盖内的机械出现干摩擦,零部件温度急剧升高,着火自燃的。它当时停在我市郊外的一片灌木林中,自燃时间大概在半夜,车中无人伤亡。”
“叶小组”的老贾是交警出身,汽车专家,他说:“冬天汽车自燃的情况很少见,特别是停在没有明火的荒郊野外,只有一种可能,汽车开着就着了火,他见救不了就逃了,如果不是有意的这个人一定会报警,当然,偷的车除外。还是查查是不是有人故意纵火灭迹吧。”
叶组长想:“这个案子肯定有幕后操纵,连这么好的车都舍得销毁,看来是要掐灭一切线索呵,如果他们不销毁这辆车又能怎么样呢?”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段爱国(网名:老菩提/段王爷)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中国好声音联盟会员、大东北朗诵艺术会艺术顾问,欧震艺术团团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黒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长篇小说《天生间谍》等演播作品在《懒人听书》上展播。曾参加《国际仓央嘉措诗歌朗诵颁奖盛典会》《首届全国“散文诗”作品音视频大赛》《普林斯顿大学文化艺术节》等交流活动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