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河坝子社区500亩茶园基地欢迎你!
散文:黄果树瀑布游记
王文君作。
盛夏的太阳火辣辣的直射在贵黄公路上,把路面“烧烤”得直冒热烟。车上的30余名各地行业报社刊的总编们下车后,都热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尽管热情的主人把一瓶瓶矿泉水送到大家的手中,但也驱赶不走扑面而来的一阵又一阵的热浪,都恨不得马上就进入黄果树瀑布景区,去享受一番清凉的世界……
徒步一段路程后,黄果树大瀑布终于与我们拥抱了。只见它滚滚而下,响声如雷,雾气腾腾。大家顾不得周围的闷热,霎时心喜若狂,欢呼雀跃,都被这雄壮的景色陶醉得手舞足蹈。带队的贵州机械报社主人对我们说,黄果树瀑布在中国十大瀑布中名列第一,也是拍摄《西游记》的取景地之一。《旅行家>杂志主办的《世界瀑布之最》中评议道:非洲真西奥图尼亚瀑布为“最优美”;瑞内拉安赫尔瀑布为“落差最大”;北美尼亚加拉瀑布为“最怪”;美国哥伦比亚河原有一瀑布为“已消失的最宽”;此外还有几个“最奇妙”的瀑布;而我国黄果树瀑布则为世界“最壮观”的瀑布。它高68米,宽81米,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名人赞颂过它,人们收集到的关于它的资料就有一尺多厚。早在340年前,徐霞客就对它进行过科学检证:透陇隙南颐,则路左一溪悬,捣炼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履,出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倦,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这位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的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又介绍说,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高峻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今观黄果树瀑布,果然名不虚传。近百米宽的瀑布从山崖之巅跌落,翻空涌雪,云垂烟接。它分四支水柱,倾入潭中,飞瀑落处掀起轩然大波,浪花四溅,水珠扬出,阳光下腾起轻纱薄雾,若明若暗。轰轰巨响的水声震荡着千山万谷,发出雄伟的共鸣,在万山中奏响了一曲雄壮的乐章。使我们更为震惊的是它那雄伟的英姿有如直立的长江黄河,水雾腾空,银浪扑天,其声如雷吼,让人惊心动魄。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品味,都有不同的美感,只见它时而豪壮,时而秀美,有时雄奇,有时潇洒,形态各异。同行的《贵州机械报》肖总编对我们说:“要真正体会惊心动魄,还得从它的后边去贴身穿越才能真正领会它的神奇”。于是他又带着我们经过铺满山花绿草的一段山路,登上了一座小山,在浓郁的青翠深处,我们见到了写着水帘洞字样的一个洞口,服务人员为我们每人都发了一件雨披,并叮咛我们切记注意安全。大家弯腰入洞,才发现这个洞的左边全是岩石,头上还垂吊着石钟乳、面前不时迎立着石笋,右边约有五六个洞口,一同并射发出白色的光柱,洞中泉水叮咚,洞外瀑声轰鸣,水珠不时往衣上脸上滴嗒。我们好奇地观察着洞内外的奇景,上有瀑布飞珠四溅,下有陡壁悬崖,怪木横生,奇树倒挂,古榕盘根。我们斗胆地去贴近栏杆,倚栏纵目,仰视飞流,呈奔腾喷吐之状,俯瞰下游水捣碧绿深潭,看银滩轻泻,溪水回流,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只见上空如无数暴雨一般射进条条银箭,刺得双眼直冒金花,仿佛全身随着一道彩虹随水势起伏而时起时落。我双腿不觉颤抖起来,此时才真正领会到徐霞客的:“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之”,而在今天,我们却进入了前人从不敢走的地段,体验到了原来的不可即成为了“可即”。若徐老先生还健在,他肯定会删去他游记中的这一断言……作者简介:王文君,四川洪雅人,1952年11月出生。1969年春入伍从军至1979年10月转业地方,在德阳行政单位工作至2002年提前退休。早年在军队和地方行政单位,一直兼任和从事工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德阳建市后,在行政单位兼任过新华社德阳信息社办公室负责人和《中国机械报》、《西南机械报》《中国西部开发报》德阳记者站站长及《工业导报》主编。曾经是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曾多次获得县市省和全国机电行业先进新闻工作者。出版有《山水情缘》、《绿野放歌》、《走进复兴》、《故乡记忆》等个人文集。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