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不易,历史上庚子年从来没轻省过。而当庚子,我已过四十不惑。但深感不易,四十上下不安,正在人生的中点,上有老,下有小,总感力不从心,言不由衷,这也许是中年人的境况吧。于我而言,身体略已发福。儿子有时笑嘻嘻地拍拍我的肚皮:瞧,啤酒肚。脸也在变胖,有种虚肿的胖,衬地眼睛更小,腮帮子更大了。要命的是近几天猛见疯长的头发,灰白灰白,再看看虚浮的脸,还有那少年时羡慕的眼袋,一种苍凉由心而生。秋雨临窗,心不胜烦,读海门先生诗,味秋夜苦雨诗。“睡余空羡邵康节,一世栖居安乐窝。”空羡隐者,安乐窝难求。“太息春华瞥眼过,非衰非壮奈年何?”。海门先生时年四十四岁有此之慨叹。四十是人的分水岭,非壮非衰,斗志全无,进退失据,太息一声,人生奈何。眼见地阳历一年快结束了,不出意外也就这样了。想起经上耶稣骂法利赛人眼瞅夏天无花果树的句子,没耕耘那有收获,只有树叶。
文字依然是慰籍心灵的一剂良药。但今年比较杂乱,事多,写地少,投地少,发地更少。
《汗漫浸人读船山》由卷良兄发《静宁文艺》。有旧文《清末民初王至甸述评》发《甘肃史志》。另有数篇没有归宿的文字,发自媒体。今年写了篇后疫情时代的艺术批评,因种种原因未能发表,另投几篇,也是退稿。
唯一的亮点是获了几个小奖。二个平凉市优秀文化作品一等奖,市上的,据说还有人告我拿了两个奖,这个告的人你仔细看文件。我觉得市文旅局这个是最公平的评奖了,按发表获奖级别评,国家级一等,省级二等,市级三等。这是个硬杠杠,没办法。十二月份获甘肃省第四届文艺评论奖。感谢组织,感谢师友认可,证书还没拿到,后面有机会了取。
前半年见群里报青年文化人才,也报了下。不过申报却费了事,各个衙门跑来跑去,盖各纬章,拿各种文件,不过办事人的都比较好,很圆满。后侥幸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
今年跨了下届,写了篇《静宁书法简略史(秦汉一民国)》,投了下甘肃省第加入《作品》评刊团。这个扩展到文学领地,可以看好多的作品,最大的福利是赠刊和讲座。
参加省评协第二次会员大会。因故末参加第三届《道德经》文化及应用博士论坛。甘肃画院三十周年展庆活动因事抽不开身没参加。

工作之事,文字整理刊印《文萃学苑》第9、10辑。海原大地震一百年纪念专题,今年做了2辑,2020结束,总算是告一段落了。这个也是人生最得意的手笔,人生能有几个百年。能参与这个纪念真的是幸运。我做的唯一有有意义和价值的专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人生能遇几个一百年自吹自擂了下。不过没多与上海原大地震一百年纪念的静宁地方文化者多少会引以为憾的。下辑这个专题开不开,后面再说。

整理《船山金句》得数万字。重迷船山,收集翻阅了一些资料。我也算是船山铁粉。得缘把《船山遗书》全部转成doc格式。抽空爬梳整理后在分类分卷。望有生之年能编录成数卷的《船山金句》。金句宜简要扼义,勿繁杂冗长。分读书卷、理想卷、做人卷等。整理也是重读船山,系统再学习的过程。后因事停下了,后面继续做。看来毕一季之功难以草创,才录了船山的九牛一毛,突然有了举拳击空、挥刀断水的无力感和虚无感。以小人之量君子,以小草之度巨木,井蛙之渺矣。有些,做与不做,功效差不离了。这个只有从长计议了,养眼第一,别燥出火来,其它一切压后,愚公移山。船山先生博大宏奥,深不可测。有幸获船山遗书一套,粗读数篇,未得门路。读论参读船山读论,断断续续几年,因意志不坚,末能读完,仅读获序记二十多篇,得一段札记。以后继续读船山。


拙著《图像与观看》修订中。题目改来改去又回到原来的,很无语,折腾一年还是没出来,个中原因,不足外道,祈望能早点出版。另有数篇烂尾,不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