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幸福的太阳花
——南和区幸福小学一(1)班班级成长故事
作者:冀添添 王南南
太阳花的寓意是向往光明、乐观勇敢、自强不息。你知道吗?幸福小学一(1)班犹如半亩福田,添添和南南老师好似花婆婆,正在用爱心培育、耐心等待着太阳花们的幸福绽放。添添老师负责教语文,南南老师负责教数学,添添老师很温和脸上总是带笑,南南老师很利索脚上总是带风。她们两个组班,成为幸福小学的“黄金搭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太阳花班,走进添添和南南老师,听听太阳花班的故事。

来吧,太阳花,来播种吧!
时光回流,2020年9月,幸福小学太阳花班正式集结组班,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们走进班级迎接崭新的小学生涯。
添添和南南老师将班级定义为太阳花班,笑脸太阳花成为班徽,她们希望班级的孩子们拥有太阳花一样的品质,都能向往光明,乐观勇敢又自强不息。

开学第一天,迎接孩子的是学校精心组织的温馨而隆重的入学仪式,踏入学门、点砂启智、绘涂班徽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白:“我上小学了,我是小学生了”。通过第一次的见面课,老师就将成长的种子送给孩子们,在孩子心间埋下希望,告诉孩子们要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六年后成长为优秀的少年。

开学初,南南老师便对自己说,一定要多笑,一定要多表扬鼓励孩子,让自己更幽默一点,更有亲和力,关注到每个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放大,及时表扬。刚刚来到一年级的小豆丁们还不适应小学的课堂,有的孩子坐不住,有的孩子爱闹,有的孩子爱动,不过在南南老师看来这都是孩子们的天性,并且用爱的眼光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坐不住的孩子体育能力惊人,爱闹的孩子文艺表演特别擅长,爱动的孩子动手能力也很强。于是在课堂上,老师们毫不吝啬的表扬他们,放大他们的优点,并给他们安排了最擅长的小“工作”,并给他们提要求,就这样,他们慢慢适应着一年级的课堂,小屁股坐得稳了,小耳朵听的认真了,小眼睛知道盯着老师了,于是班级上课秩序也越来越好。
你看,作为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出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关注到每个孩子,这双眼睛犹如阳光般,让他们感到温暖,也使得播种下的希望种子能够积攒更多破土而出的力量。

来吧,太阳花,使劲发芽!
要想花儿快快发芽,一定要不误农时,勤于耕耘,阳光雨露样样不可缺少,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信心,相信种子,正在努力的发芽。

爱动的子茂同学不小心将手划伤了,添添老师及时安抚,妈妈般的话语稳定了孩子的情绪,拿来碘伏和棉棒进行消毒处理,等到家长到了,添添老师的手还在紧紧握着孩子的小手,嘴里不停的说你很勇敢,但还不够细心,要不就不会受伤了。这之后的一个中午,子茂同学从讲台桌经过,特意往讲台桌上放了一块纸巾,添添老师在旁边问:“你送给我的?”他的嘴一咧,呵呵的笑了。添添老师低头一看自己手上满是粉笔灰,这一刻突然感受到这个孩子在倔强的关心着自己。用爱心换爱心,老师永远都不会亏,以爱易爱,是多么的神奇。
在课堂上有些孩子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小,这个问题太阳花班的老师及时的发现后,用耐心的小举动来鼓励和改变孩子。面对不爱举手的孩子,添添老师总会走到跟前,用鼓励的眼神望着,邀请他试一试,只要孩子肯站起来,添添老师表扬的话语就送上了。回答问题声音小,南南老师也有妙招,她总是用耳朵细心的听,“不错不错,今天声音真洪亮,进步可真大”,并告诉其他孩子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言权利,要认真的听,并带头鼓掌送给发言的孩子。孩子们可能没发现老师们的小心思,却真切的发生着改变。

你看,为了破土而出的种子,添添老师带来了爱心,南南老师送上了耐心,还有家长们齐齐献上真心,全力配合班级的工作,大家都盼着我们的太阳花发芽成长,是的,它发芽了。 
来吧,太阳花,快快成长!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成长,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太阳花开也应该是瓣瓣出彩。关心孩子们的阅读,总会及时发放阅读奖,并在班级分享故事促成长;班级的小红花从来不是只奖励给学习好的孩子,它奖励给热爱劳动的孩子,也奖励给乐于助人的孩子,更要奖励给正直勇敢的孩子。于是在学校运动会上,老师真心为孩子鼓掌,孩子们大喊着老师加油。

太阳花班的老师特别喜欢与家长交朋友,每天都会跟家长聊一聊,说说孩子的变化,唠唠班级的成长。在沟通中,慢慢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贴近了家长的心,让太阳花班更好的成长。
你看,一个种子的播种、发芽、成长离不开爱心、耐心、真心。太阳花班们已茁壮发芽,正在加速成长,我们也期待孩子们更加精彩的成长,更加期待太阳花花开满园、果实累累的那一天。

冀添添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始终钟爱讲台,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
曾被评为2014年度优秀个人;荣获县级第三届教坛新秀;
在南和区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县级师德论坛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2020年南和区第八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王南南
毕业于唐山师范学院,热爱教育事业,将爱心播撒给每一颗“种子”。
曾被评为县级第三届教坛新秀,并在“国培计划”中,荣获“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