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
作者:蔡万勇(加拿大)
推荐:茹悦 (旅俄)
图片:昵图网
编辑:海外华人文学部
年关将至,天气又寒冷。于是,饭局、酒局就多了起来。
喝酒误事,或者说喝酒闹事。我们的社会里,男人需要比女人承担多一些责任。为了一时的爽快,闹出一些事来,真不值得。想到身后的家庭、工作岗位、乃至个人形象,自律是很有必要的。
翻出几个月前写的一篇文章,算是自勉吧。

醉
蔡万勇
我从没醉过酒,一次也没有。
其实,我很想尝尝醉酒的滋味。
以前读书,看到古人描述喝酒的场景,感觉既洒脱又豪迈,充满英雄气概。最著名的,当属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原来古时候的大英雄,最喜欢的,就是美酒呀;还有李白,这样写道:“人生得酒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劝勉朋友“将尽酒,杯莫停”。看来,美酒是诗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美酒成就了“诗仙”的美名。
有朋友告诉我,喝酒喝到微醺,是最好的状态。那个时候,整个人飘飘然的,感觉全世界就属我最大、我最快乐,完全可以撕下装戴已久的面具,说话做事随心所欲,随意指点江山,活出真我。
听他这么一说,我很羡慕,我就没有醉过酒啊!我好想也喝个微醺,或者干脆痛快淋漓的喝醉。也许,醉酒之后,我也可以,和李白一样,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或者诗篇?最起码,可以借着酒意,痛批俗世中各种看不惯的现象,痛斥生活里遇到的小人……
然而,只是想想而已。事实上,人生已过半,我还没喝醉过。

说起喝酒,从孩提时代起,或多或少的,也喝过不少酒。小时候,长辈喝酒,我坐在父亲身边,时不时会被大人哄骗着,灌了一些酒。不过那都当不了真,他们只是闹着玩的,我也只是象征性的喝了一小口,就赶紧逃走了,醉不了。
后来读书,毕业后没多久就去了新加坡工作。新加坡地处热带,潮湿闷热,而且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又长。周围的同事,下了班喜欢买烟抽,或者喝啤酒解乏。我不抽烟,不过偶尔会喝酒,闷热的天气里,一杯冰啤酒下肚,顿时感觉浑身舒畅。可是,我给自己规定,一周最多只能喝一瓶啤酒。因为,在新加坡,酒很贵,而我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要承担养家的重任,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必须尽量省吃俭用,才能够存钱寄回国帮补家用。年轻时身体素质很好,一周喝一瓶啤酒,只能稍微解一下馋,根本就不可能喝醉。

再后来,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走上了管理岗位,工资也随之提升。经济上不再拮据,买几瓶酒来喝,根本不是问题。然而,对于喝酒的态度,开始谨慎起来了。
走出社会,与人交往,经常会遇到各种饭局、酒局。饭桌上,有人喜欢劝酒,也有人喜欢喝酒。我常常见到醉酒的人,各种形态、各种表现:有人醉后呼呼大睡,最后得劳动几个人抬走他;有人会胡言乱语、又哭又笑;有人则一反常态,平时安静而规矩的人,喝了酒之后会对身边的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亲热,又抱又亲;甚至,还有的会在酒后激烈辩论、尔后相互攻击,最后大打出手。。。。。。
酒醉的场合经常遇到,却从来也没有体会到,书中所描写的,美酒成了诗词艺术的灵感源泉,带给人美妙的享受。醉酒,不但没有洒脱和豪迈,反而是狼狈不堪,甚至丑态百出—毕竟,我们生活在俗世里,我们的身边没有曹操和李白。
这种场景见得多了,我就会问我自己,如果我也喝醉了,会不会也是这种表现?这样的自问自答,不禁让我冒出一头冷汗。我是颇为重视个人形象的,可不想给任何人留下不雅的印象。不敢想象,喝醉之后耍酒疯的模样。
于是,再有酒席,我常常会找各种理由推脱不去。实在推脱不了的宴席,倒酒之前,我会事先声明:我不会喝酒哈,呃,顶多喝一点点啤酒,最多也就是半瓶……力图用这样的说辞,给周围的人灌输我不会喝酒的意识,避免他们对我劝酒。但有时候,也难免会不得已被人劝了一些酒,于是,趁着头脑还清醒,赶紧编个理由,找机会提前离开酒席,避免后面喝醉。
现在人到中年,对于生活里的很多人和事,逐渐看淡,越来越不喜欢应酬。饮酒,更加没有兴趣。顶多偶尔喝一点红酒和啤酒,而且喝酒时,会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喝过头了。逢年过节,面对亲戚和朋友,心情放松,可能会多喝了点,还是会提醒自己,酒后不要多话,如果有条件,找个地方睡觉去也。
但是,有时想想,从没喝醉酒过,没有体会过醉酒的感觉,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有首歌怎么唱的?——“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把醉酒的感受描写得那么美妙,让我总有一试的念头。

可是,我就是想喝酒,想喝醉酒,也得有个恰当的理由啊。人到中年,经历过很多,早已心态宁静、平和,已经不会再有什么事,能让自己大喜或大悲,找不到痛饮一番的借口。未来的岁月,就是希望健康、平安,还有祈望风调雨顺、国家富强。
不过,如果有那么一天,等待已久的那个时刻的到来,我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要痛痛快快的喝一回,而且不醉不休。
那就是,台湾的回归,中国的最终统一。如果能看到这一天,那么,我一定要呼朋唤友,痛饮一场,大醉方休,以慰心愿。

作者:蔡万勇,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加籍华人。机械工程师出身,曾任部门主管、设计师、首席设计师、模具经理、美资全球500强企业首席工程师、中等规模私企总经理等。
作品散见于《中国散文网》、《当代写作》、《冬歌文苑》、《快报》、《魅力成都》、《诗乐园》、《重庆原创文学》等网络媒体及平面媒体。曾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选》、《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文艺作品大典》;作品多次获得奖项:“中国诗文书画家金榜集”一等奖;“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两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羲之杯”当代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铜奖等;并获得“全国文艺创作年度人物”、“中国诗文书画家榜样人物”、“中外诗歌散文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


投稿须知: 海外华人文学致力于华人文化交流,努力打造文学爱好者学习共进的平台。
1、只接受原创投稿。题材包括小说、散文、评论、格律诗、词、赋、现代诗。稿件内容健康,不涉及政治,不得抄袭,结构完整,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来稿版权自负。若非首发原创的作品,请在投稿时注明!
2、投稿资料:包括原创文稿、作者简介(200字以里)、作者高清照片1张。
3、投稿:投稿后15天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稿件,恕不退稿。
4、凡已投稿及选稿作品,经审核后,编辑不再做修改。
5、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提供制作预览。
6.赞赏高于10元(含10元)70%返回作者,30%用于诗刊发展。10元以下不返回,用于诗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