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拜谒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的制作说开去
文/张传浩
草子制作成功的《拜谒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外一首),让我的心头为之一颤!觉得有话要说,而且不吐不快!
这首诗是我去年在市文联组织的一次红色之旅后一直想写的内容,苦于始终找不到构思的契机。昨日忽然想到尝试写点五言,觉得写黄花塘合适,于是成篇!外一篇是写杜鹃鸟的。在我家的外头,自去年以来,每到晚上就有杜鹃鸟叫,彻夜不停。杜鹃鸟的叫声,把我引向隋唐五代,想到"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及其典故。特别是杜鹃的啼血,让我又想到井冈山山路上的红杜鹃,那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呀!于是又写了《闻杜鹃彻夜啼》一首。把这样两首大相径庭的诗,放在一起制作,是有难度的!
跨度太大,真正的外一首。但到了草子那里,他运筹帷幄,处理得十分巧妙。他首先突出重点,浓彩重墨地渲染新四军一首,除了图片资料的大张旗鼓,在配乐上也大有讲究,采用了进行曲,展示雄浑的气势!但并未因此而怠慢了杜鹃,他运用了一组满山的红杜鹃,不露声色实施了画配诗,达到了应有的艺术效果!
草子是个极具创新思维的平台制作者,他的二度创作往往出奇制胜。这不是一般的匠人所能抵达的高度!
他的制作往往神速,快则十来分钟,慢的也不过半小时左右!除非特殊情况,平台过忙,或者有其他事情,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小时。
草子对文本理解的触觉是很敏锐的!常常是洞若观火,有时到了明察秋毫的程度。他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演,对一剧之本的把控是很到位的。
他曾经在小群里说过:什么样的作品都要会制作。言简意深。这也是他的经验之谈。我们小群里的范铮老师的作品,除了风格独特,作品的内容往往包蕴深,不易一眼看穿,制作自然有一些难度,需要制作者对作品有较为深入的悟性,在选择音乐与图片时,力求做到精准贴近。
所谓艺高人胆大,从草子的制作中,我们发现了草子的棋高一着。这自然得益于他的素养与才情。
新的一年愿草子制作出更多的好作品。让我们分享到他的洋溢着独特美学趣味的精品力作!
2021.2.7.于仪征

作者简介:张传浩,以写诗为主体,兼及散文戏剧作品,几十年一贯制,笔耕不辍。出版诗集、散文集16部,曾数次在全国与省内赛事中获奖。有多首诗被收入各种诗歌选本。江苏省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