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高山镇
嗟夫,山西俊、大同俏,替父从军显忠孝。
叶韵楹联曰:
关羽赋举关羽曲 万载留芳帅关羽
木兰诗缠木兰泉 千秋点赞花木兰
琴棋书画、香漫华夏,斧钺钩叉、卫国保家,吹拉弹唱、豪情如浪,梅兰竹菊、神州四奇。奇石熠熠、鳌头和田玉,良驹似塔、尖顶伊犁马 ,芬芳瓜花、状元哈密瓜,访佳境、何处游?花木兰黑山头!
噫吁嚱,君可知之____黑山头有二、燕山有三、天池有六、西湖有八乎?盖域禹第一黑山头、三千岁花木兰黑山头,至今芳名未改、仍是一带一路重镇乌鲁木齐市胜景尔!第二黑山头、哈萨尔黑山头,乃成吉思汗大弟拙赤之封地也,位于得尔布尔河注入额尔古纳河入口处之东,较花木兰黑山头问世,隔隋、唐、宋三朝,历何止千载矣!
呜呼,我国古典诗歌中脍炙人口之诗篇《木兰辞》* 云: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旦与暮,并非同日之晨、晚;黑山头亦不是黑山!黑山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公元429年,《北史·蠕蠕传》曰:“车驾出东道,向黑山”。牛肉面、并非牛肉,豆腐汤、亦不是豆腐也!
今翠翠花木兰黑山头,尚存花木兰磨刀石。唐玄奘之妖魔山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处,已经被改做“雅玛里克”矣!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征程万里、鏖战十年。花木兰两抵黑山头,三个月与二十一日。移顽石、换黑土,植下了片片幼松。如今,全城最大花卉园即在此耳。
呵呵,花木兰磨刀、烁烁火星蹿云霄,花木兰舞剑、戈壁馁虎四肢颤,花木兰垦荒、雪岭荒漠齐放香,花木兰挥毫、七彩霓虹桥抻长桥。
噫嘘,踏花木兰芳踪、慕名而至黑山头者,钦差大臣左宗棠拎大刀来此淬火,红军西路军参谋长李特种下了杜鹃果,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指挥359旅紧追顽匪不舍, 新疆军区卫星部队于其顶、置巨型球形卫星观测仪、成艳艳牡丹一朵。嘿嘿,新疆军区老兵、世界级作曲家王洛宾,一登巅立马焕发了青春、乐思似伊犁赤兔马飞奔,为歌词《卫星战士多自豪》顺插两翅、以激励三军。词作者即卫星部队政委刘书环**上校,高擎歌页、轻点乾坤!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黑山头隧道,凤鸣龙啸,引西域丝绸穿之走俏!
七绝《忠魂不散》应运而生矣:
黑山头上青松炫,花木兰吟孝女章。
替父从军香史册,忠魂不散守边疆!
噫嘘,向往山西、憧憬大同,人生大幸之一,乃想游览之地方,终于去了尔!
2021年元月,我应邀到天津搞创作,有幸饱览了三晋美景。
神矣,大同高山镇,大同历史古镇,曾经是明清重要卫所之一,是“省级文明镇”、“省级旅游特色镇”, 占地约1200亩,隶属云冈区。北魏时期在此建焦山石窟寺,焦山,因其形如一车轮,史称“车轮山”,又如佛经中描写的“须弥”胜景,也称“须弥山”。须弥山意即妙高山之意,高山镇高山由此得名。
花木兰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位后备役军官。母亲袁氏,大姐花木莲,幼弟花木雄,全家五口人、
大同高山镇人,父亲花弧在高山堡戍边。
北魏时,北魏王朝最大的祸患不在南朝,也不是北方其他割据势力,而是盘踞漠北、气势旺盛的柔然部落。当时,“八王之乱”后,已经混战了150多年的中原地区之动荡,是加剧,还是平息,就取决于北魏与柔然的生死决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毅然决然地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
公元429年秋,太武帝为再次与柔然决战做慎重准备,这时花木兰“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连花木兰父亲这样的年迈老卒都要从军参战,可见形势之严重,国家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这时的花家,大姐已婚嫁,在婆家抚育幼子;小弟年纪尚小;父亲虽年老体衰,仍在应征之列;花木兰十四五岁,自幼崇尚武术,便有代父出征的意念,可惜那时女子参军并无先例。全家人为此忧虑重重,不知所措,终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眼看离乡参战的日子迫近,为避免老父在行军中和战场上遭遇不测,花木兰毅然决然地决定隐瞒女儿身份,女扮男装代父应征。
母亲袁氏反对女儿冒此风险,但又不愿让丈夫在年过六旬之际上战场,因而整日以泪洗面,进退艰难。最终,鼓足勇气,还是同意了花木兰顶替父亲的想法。
在准备好鞍马器械后,花木兰辞别家人,随军而去。
12年后,北魏战胜柔然,战争终于结束,花木兰凯归,回到家乡,受到皇帝的招见。皇帝接见将士的场所,便是位于大同的北魏平城明堂。“明堂”一词,见于《孟子》“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通俗地说,明堂就相当于人体的眉心或掌心的地方。道教称两眉之间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在现代,明堂就是客厅里摆放茶几、招待客人和看电视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北魏平城明堂建造始于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完成于太和十五年(491)。成为中国历史上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明堂、北宋汴梁明堂)之一,也是目前唯一的明堂。
北魏平城明堂的原址位于大同市区东南向阳东街一带,东起原“大同职业技术学院”西南角,西至柳航里小区西沿,南起平城区45小学校西墙外,北至柳航里原“大同职业技术学院”西南角,西至柳航里小区西沿,南起平城区45小学校西墙外,北至柳航里原“大同职业技术学院”3号家属楼西的小区停车场。直径为289~294米,占地面积达百亩。中央是一方形夯土台基,边长约43米,是明堂主体建筑所在地。总平面呈圆形,在圜形水沟的内侧,设东、南、西、北四门,南门与西门规模宏大。依照相关资料推算,建筑规模相当于现存北京天坛的3倍。
平城明堂营建时,文明太后刚刚故去,而由太后与皇帝共同主持的班禄制、均田制和三长制改革已经完成并收到实效,国家进入了鼎盛期。这样的政治、经济条件成就了明堂,明堂成为国力的炫耀和时代的标志。
《大同县志》载,平城明堂遗址原名八圪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占领期间修飞机场时将八个圪瘩连同中心台基上的北魏孝文帝庙址夷为平地。
花木兰家住边塞,其父戍边,而大同高山镇地处北魏与柔然对阵之边陲,建有多处军事设施。花木兰凯归后,北魏皇帝接见于平城明堂,可见大同便是她的故里。
呜呼,此行不虚也!
注 :*《木兰辞》诞生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五胡一通乱战,先是氐人苻坚几乎统一了中原,但是在淝水之战中功败垂成,苻坚本人也被手下大将所杀。于是北方再次分裂,而之后再一次统一天下的,是崛起于大漠的拓跋鲜卑。鲜卑人拓跋猗卢于十六国时期建立了代国,在公元376年被前秦所灭。献明帝拓跋寔之子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于公元386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从《木兰辞》中可以看出,与中原朝庭的郡兵制和募兵制不同,游牧民族一贯实行的是军户制。军户的精髓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平时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打起仗来,从每家每户的壮丁里抽调,一般来说五丁抽一是大战,而三丁抽一则是倾国之战了;而不打仗的时候,这些百姓则以放牧为生。所以才有了《木兰辞》中的“兵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之说。
**文化学者、辞赋作家、1974年应征入伍, 拙著《我与业师王洛宾》总策划兼序言作者,被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授予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左增杰 号新疆好汉,现住新疆乌鲁木齐市,擅长诗、词、联,兼类音乐、演讲。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楹联家协会秘书长,国学家、中华当代慈善艺术家、百名中国一级作家之一,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乌鲁木齐市健康大使"、文化公司“左增杰快板寨”总经理。诗文入选台湾影响最大的诗刊《葡萄园》出版的《30年诗选》。是信天游体诗人、曾出版《军中第一刀罗少伟》传奇传记体章回长篇小说. 北京逻辑语言研修学院副教授,台湾名人马英九的大陆朋友,左宗棠四世孙,王洛宾嫡传弟子,1962年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参战军人、1964年原子弹爆炸涉核军人,退休于《新疆铁道》报编辑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