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口中的她更喜欢健康的生活方式,动静结合,除了音乐她比较喜欢运动,最喜欢跑步和打高尔夫。也喜欢安静地喝喝茶和咖啡,看看书,练练字。
那是冬日的一个下午,在北京一家雅致的书吧,记者见到了叶冠兰。只见早已到达的她端坐着看着手中的一本书,给人的感觉很阳光温暖,又很雅致娴淑。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们像老朋友一般聊着。
叶冠兰目前主要的朋友圈就是教育方面的,通过工作结交了很多友好的朋友。朋友眼中的她,是一个比较从容、乐观的人。在同学朋友心中她是一个姐姐类型的人,觉得她比较会照顾人。记得大学有位男同学描述她:“刚看见你觉得你稳重,越发相处,觉得班长你是散发母性光辉的人,像个包容善良的阿姨。”当然,叶冠兰就礼貌的笑了笑。在父母眼中她是个很二的人,容易丢三落四,也比较容易上当受骗。
一个有爱又单纯的女孩跃然而出。

说起当初是什么机缘让您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如何走上音乐这条路的。叶冠兰一脸幸福,眸子里都闪起奕奕的光,在柔和的笑容中娓娓道来。
“在初一的时候我是班级前三名,突然到初三的时候成绩下滑很厉害,我爸爸就悄悄的找原因,发现我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听CD,后来爸爸找我谈心,问我是否真的喜欢音乐,我说是的。然后他就打听了很多专业艺术学校,不久后,在他的鼓励下我进入了洛阳最好的艺术学校开始了我的学艺之路。真的很感谢我父亲的民主教育,他一直很尊重我的想法,像个朋友一样。学习声乐的过程很是枯燥,但父亲总是给我鼓励,从来没有训斥,我很感恩这种教育方式,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爱和包容。
还有一个人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声乐启蒙老师纪俊娟教授,她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唱歌,如何把握台风,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女孩。纪老师是我一直以来学习的楷模,家庭和谐、事业有成,优雅从容、温柔坚定。我想在未来,我可能上舞台演唱的少,但是我会一直为中国的美育事业努力做贡献,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教给孩子们。音乐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能使人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习美、感受美、实践美。”

叶冠兰目前在北京某学校做一名老师。她在中央民族大学学的是民族声乐表演,她觉得目前教中小学的音乐和专业声乐课还是不一样,中小学的音乐课更加有趣,是多方面的艺术融合课程,课堂活泼生动,学生互动频繁,小组合作能力高,他们开心自己一样也高兴!
任教期间,叶冠兰一直兢兢业业、悉心辅导学生,十分注重学生艺术情操的培养和艺术氛围的营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修养和互动性,在音乐学习中做到真正的放松和开心。
古人语,教学相长,对于音乐教与学上面,叶冠兰也有自己独特的心得。
“分享下我的启蒙老师纪俊娟教授在学习之初的教导——什么是演唱:演和唱,演是首位,唱其次。首先态度要端正,当你准备好了再开口;其次情感到位,情感要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共同去表现;再次唱的好一定是字正腔圆、行云流水的,你唱得舒服,观众听的才舒服;最后,多听、多思考、多练声。纪老师的教导,我想应该是受用一生的,所以希望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声情并茂,用心歌唱。”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叶冠兰还聊起不同时期的教学侧重点。
她说自己的声乐教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学习初期,学生对唱完整作品、大作品很感兴趣,完成一个大作品虽说可以提高自信心,但学习之初没有经验很容易用错误的方式去演唱,一旦形成,再改正就非常难了。所以建议初学者先练习小的艺术作品,或者大作品的一小段,要重点关注身体、喉头的放松及吐字咬字归韵等。第二、学习中期。可以尝试多种节奏和音域的练声曲,稳定发声位置,尤其打好中音的基础。第三,学习后期,可多参加展示,通过录像反思演唱中不足之处,反复打磨练习。同时要增加练习歌曲的多样性,多练习中外歌剧作品。

这么多年走过来叶冠兰也参加了一些艺术比赛,对于学生,她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音乐比赛,并在比赛舞台表演方面分享了一些经验和诀窍。
“我非常鼓励学生们参加一些正规的好的比赛。没有输出,输入就无效。比赛是一个很好的输出及评价过程,可以检验自己所学是否达标、优秀。任何人包括一些老艺术家上台都会紧张,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证明歌者重视和珍惜这个舞台。要学会把紧张的情绪转化为饱满的情感表演出来。一般上舞台前,我会做一个小动作,舌头在嘴巴里打圈,这样可以缓解紧张带来的口干,还可以令嘴巴放松,有利于口腔打开。”
古人云“学海无涯”,直至今天叶冠兰还是一直不断地学习、充电。而且还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对于以后也有清晰的规划。
“学海无涯,每个人都是如此,社会在进步,如果我们不接受、不学习新的知识,很快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未来我想更多的心思放在艺术教育以及传统现代融合艺术的传播上。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形式需要拯救、传承。但传承的方式有很多种,需要我们去研究更容易让青少年接受的方式。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做这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的,因为我爱音乐,有一颗爱人爱乐的心。”

同时这些年,在参与社会公益方面叶冠兰也是身体力行,爱心满满。在上大学期间,每年她会通过邮局给山区的孩子寄送书包;参加工作以后,她加入了北京小丫公益之家,定期为孤儿院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叶冠兰觉得力所能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她不觉得这只是公益事业,她认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苏格拉底说过:音乐是最令人愉悦的艺术,音乐具有教育作用、净化作用以及精神享受的作用。其实我们的生活可以不都是工作,日常世俗也可以不是单调的黑白,繁忙之外,跃动的音符,依旧可以碰撞出五光十色的绚丽。当我们从中认识到了生活的美,音乐的价值也会显现出来。叶冠兰的美好之处在于灵魂的纯良和对生活质朴、醇厚的热爱,努力做到音乐与生活的调和,感悟到音乐的生活美学并力求去实践推广,让音乐的美如此般深远、悠扬。音乐这个人造的和谐之美让人期待,而叶冠兰对音乐的执着与探寻,我们知道她正在朝着心中的理想在一步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