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一缕春香
文\赵锦慧

正月初二,我们一家三口去母亲家回来时,正好赶上看第四季的中国诗词大会,当“香”字的飞花令,从荧幕上盈溢一室清香之时,我的心已然飞进了这芬芳遍野的季节。
唐朝刘禹锡有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如若我生在唐朝,我一定深喜这样的景致。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这样一位,美丽俊俏,眉眼间几缕闲愁粉妆朱唇的少女,院中花朵尽开的灿烂和蜻蜓纷飞也不能解开她轻浅的愁绪,她的玉搔头上停落的蜻蜓为她的新妆增添了灵动,她也丝毫没有察觉!此时的景已不是景了,多了少女的妙龄,青春也被这景致点染上了生发的气象。正如白居易的诗句:“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我忽然了悟了古人的对话方式,满园馨香已从诗里涌动而出,遍绕全身。
天阴了,像是要下雪的样子。脑海里忽然就浮上了韩文公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做飞花。”想起这首诗时,我的心情也随着诗情起伏缱绻着,那时春的模样一定是静怡的,从饱含希望的土壤深处,慢慢生长出无声地呐喊!二月的山野是没有花色苍白枯萎着的,不经意间却惊现了一丝丝融融嫩黄,为早春增添了勃勃生机,就连云的精灵也嫌季节醒的太晚,先一步开上了枝头,此时的雪花定是自带美颜特效鲜亮得动人,滤镜全开惊艳着世间万物的,细想想,那一院雪意纷飞,暗香浮动得春景,虽然无香,却盛似有香。
春天的诗句中多以花色、植物为喻抒情或寄相思、或寄乡愁。我极喜欢诗圣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与其说是诗,我觉得更像是画,一片春光明媚中,从天际吹来的丝丝微风,带着早春二月渐次争相盛开的水碧山青和草木复苏气息,漫过了河边,涌向了溪岸,燕子也来了呢呢喃喃,鸳鸯也来了娇慵可爱。这幅画的春天好热闹,有静有动,有沙有水,和谐而优美,旖旎而动人,江山秀丽的一派繁荣春色被诗人用诗的方式画在眼前。可是再美的景也抵挡不了思乡的愁绪,鸟很漂亮,花也美的出奇,可是也不能让我不思念故乡,诗人最后说:“蜀路遥远,又一个春天过去了,何时是归期?”如果可以回去,他定愿意用所看到的所有美景来换!
冬与春的交替是兄弟的把酒言欢,也是知已的棋逢对手,在繁荣背后,在乡愁的间隙,在呢喃燕子回时的温存中,大地用自己的方式化开了冰冻。这时到郊外去吧,定会偶遇一缕独有的春香。
此文发表于2019年2月12日《忻州日报》

作者简介:赵锦慧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公文写作,钟情文学创作。在《山西日报》《湖南日报》《寻找夏洛》《情感咖啡屋》《人间四月天》近百家省市报刊发表作品二百余篇,个人专著《路上春色正好》。报告文学《侯少丰,我的磨难就是我的大学》在平陆县“利丰杯”文艺作品竞展活动中获一等奖;散文《茶是水的胭脂》在“中观杯”茶缘文化征文中获三等奖;散文《红叶千千结》在平陆县文联举办的《生态游,红叶情》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报告文学《刘少华:电钻当笔灯泡作纸镌刻精彩人生》在湖北知音传媒公司举办的“知音故事写作大赛”中获优胜奖;《长发》荣获“梅兰书屋小小说大赛”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