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柏坡有多小?小到曾经地图上没有哪怕笔尖那么大点儿的标记;西柏坡有多大?大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世间万般绮丽。于我而言,西柏坡则是这绮丽中最为炫目,也是最蔚为壮观的一个。它就像是召唤,让我一直渴望着步入那精神上的朝圣之旅。
终于驻足西柏坡。黄土、黄墙;翠柏、苍松。有思绪一样的微尘扬起,带着黄土干燥的味道,还夹杂着春一样气息的枣花香。那一瞬,我心念若蝶,翩然于历史定格于西柏坡的那一刻。我神思:万籁俱寂,这里,是否可以听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爽彻天地的笑声?抑或他们布局中国江山如此多娇的宏韬伟略?

思绪走马,感叹、感慨、感怀亦随着拜谒的步履起伏连波。
何曾想,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竟是在只有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张桌子、四间土房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何曾想,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央机关的大伙房里发出了震铄环宇的最强音?何曾想,一个世界上最小的农村指挥部,竟然在太行山下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吹响了建立新中国的号角?又何曾想啊,一个朝霞成绮、灿若金辉的新中国从这里所向披靡、继往开来!

思想必须插上翅膀,眼界必须更加辽阔,不然,何从理解这一切不可思议的两极对立?一边是土屋村舍,一边是共产党人宇宙胸襟;一边是补丁落补丁的鞋子、衣服,一边是放眼天下,纵横捭阖、指点万里江山?一边是炮声隆隆,敌强我弱,一边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一边是亲人牺牲,骨肉蒙难,一边是赴汤蹈火,为人民服务,予天下劳苦大众以祥和美好的苍穹!

感叹吗?是的。感慨吗?是的。感怀吗?是的。
贫穷简陋,是西柏坡最典型的地标;艰难困苦,是西柏坡生活的基调。然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他们就像喷薄的日出,永远年轻,永远斗志昂扬;永远激情,永远家国天下;永远求索,永远为人民谋福祉!永远无我,永远去护佑他们身后的中国!有感于这种九死而不悔的舍身忘我,他们的人民将“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由是,曙光,在这样一种血肉凝结中初现;新中国,在这样一种众志成城中走向光明。

没有哪一种波澜壮阔,如此荡气回肠;没有哪一种艰苦卓绝,如此撼天动地;没有哪一种开天辟地,如此气吞山河!
我们在这里震撼,我们在这里沉思,我们在这里扬鞭,我们亦在这里再出发。
是的,出发,去薪火相传先辈们的精神风骨,不负我们这一辈的美好年华;出发,去完成先辈们未竟的宏图伟业,不负我们肩负的家国天下;出发,去建设江山如画,百姓安康和乐,不负我们今天繁荣昌盛的伟大中华!
出发! 出发!!!


晁慧:吉林省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主任播音员,吉林大学播音主持兼职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与齐越前辈同录《大地的儿子》被定为中传有声教材。被长春市政府授予“长春名人”称号。
责编|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