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铜川最北的地方,盘山公路的左侧种满了樱花,右侧是古同官八景图雕,还有印台的来历,孟姜女的传说,一路文化向南,可以直达山顶,放眼北关,一览无余。
正对面车站的大表,还会在整点的时间提醒你所在的点数,余音回荡在山谷,立在半山腰的歇凉厅,那种环绕的立体声就把我的魂魄带到了庄严的寺庙,受到了佛祖的加持。
槐花飘香的季节,穿越蜿蜒曲折的小路,就有沁脾的花香把你直接醉倒,旋转在那飘满槐花香的树林道上,你也会有一种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幸福感——今朝槐花树下醉,不辞长作印台人。
依阶而上,山河尽收眼底。满山遍野的青翠,古朴的扶手,硕大的宝葫芦的雕塑镇在那里,阳光下那金黄色闪闪发光,耀眼夺目,用它神奇的力量护佑着这一方子民。山顶白云缭绕,山腰山风习习,山下流水潺潺,让我好生羡慕居住在这里的彩虹姐姐。

每逢绿林茂密、隐蔽的地方,只要有两人可坐的工艺形小圆桌、凳,彩虹姐姐就会调皮的跟我讲,这里最适宜谈情说爱,只可惜我们都没有情人。于是我俩相视一笑,就为了这个地方,也要找个情人,来这里享受享受。非常有趣的是这个心愿是从哈哈一笑开始的注定以一笑了之结束。
特别幸运的是我跟爱人都是文友,女儿也耳闻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蘸抹了淡淡的墨香和儒雅气。缘于女儿练字、作画的需求,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登山,从石碑临摹到孟姜女的图画以及雕梁画栋,我的爱人极其耐心地给他的宝贝讲解,那个千古一女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孟姜女又一次穿过云雾而来。
她的汉白玉雕像,高高的矗立在院子里,有人为她披上了长长的红色斗篷,心愿为她遮挡一路的风寒。孟姜女一脸凝重的表情,眼睛里似乎还噙着忧伤的眼泪。据说山下的那口泉就是她哭的,现在每天还在滴,绵延不绝。政府已经在旁边建了两个一大一小的池子,以便收藏她的泪水,那水甘甜纯洌。远近四邻都提着水桶来这里打水,甚至还有更远地方的开车来这里取水。

爬山的时候,爱人告诉我和女儿,小时候这里没有修路,只能顺着两边爬,中间是孟姜女的鼻子,出于对孟姜女的尊重是不能爬的。如今,左边是大路,可以驱车一直开到山顶,右边是天梯,一路山清水秀,你可以沾花惹草,体验曲径通幽处的妙不可言,当你一身大汗淋漓的时候,山顶已经在眼前了。
俯瞰脚下一草一木, 你会一吐胸中愁云,有一种大将凯旋,所向无敌的成就感。向北你可以听到来自号称“关中北部第一关”——金锁那里,当年古战场,杨六郎帅领部下战马齐鸣的冲杀声,不绝于耳,荡气回肠。
向南你会经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重境界。你也会看到人生穿越隧道而过的蓝色天空,达摩佛祖祥云缭绕的彩色天空,最后抵达你超凡脱俗的精彩天空。
北关是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的地方。印台的山,印台的水,懂你的温柔,许你以偏爱。

楚丰华
2020.2.6
9:15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