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美文《最忆是故居》 摘自于倪辉祥先生的倾情精品力作《悠悠浦东情》中第一辑的[桑梓恋情]

作者/倪辉祥照片

作者倪辉祥应邀在电视台做访谈

【克勒文苑】精品散文→ 《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伟人或是名人曾经住过的地方,才有资格称得上故居。我这里听说的“故居”,只不过是我这个民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居住的老宅而已。几年前老宅纳入了动迁之列,如今早已没了踪影。虽说我几经搬迁房子越住越好,住进了人见人夸的宽敞而舒适的公寓房,但是老屋的影子还是常常清晰地萦绕在我的眼前。当然老屋是远不能与新公寓的住房相比的,然而毕竟是我“呱呱”落地的出生处,是我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的地方。在里面,曾经有过我的欢乐和苦恼,也曾经有过我的追求和梦想,所以,至今回忆最多的仍然是早已消失了的故居。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我的老家原洋泾乡朱湾村所辖,坐落在一个叫倪家宅的村子里。倪家宅在浦东是一个颇有点名气的大族,曾经冒出过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与杨乃武同科的举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倪志福等等,至于像工程师、医生、教师之类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一方风水宝地养育一方人杰。我家老宅的位置,在倪志福故居的西北面——相距不过百米之遥的西倪家宅。由数十户人家组成的倪家宅的村落形状,恰似一把手枪,而我家的老屋恰巧镶嵌在手枪柄上的“扳手”处。“手枪柄”的前面是一片视野宽阔的农田,“手枪柄”的后边是一条像只元宝形的圆沟。据老辈人说,风水先生来村里看过风水,说是我家所处位置“风水”最好。这正是老辈们聊以自慰的精神寄托。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我出生时,老屋在村里也算是有点气派的一排五间堂。可在解放前夕,被败退的残兵败将放一把火烧成了废墟。人总该有栖身之地呀!无奈的父亲只得东借西凑,重新在原址建起了两间五路头的简易瓦房。后来因为人口多了,又东披西搭弄了两间披屋,一家九口人聚在一起将就着过日子。尽管由于人丁兴旺住房拥挤得的很,但我们还在这小小的螺蛳壳里养上了羊、兔、鸡、鸭。可喜的是我们早上从来不会睡过头,因为“叽叽喳喳”的禽畜大合唱,总会将我们唱醒。晚上在洋灯罩下做功课,为了不妨碍奶奶她们睡觉,常用一张厚纸,挖个圆孔套在灯罩上遮掉光线,由于兄弟姐妹多,所以我们只好轮流着在灯罩下做功课。学习的条件是如此的艰苦,但我们兄妹几个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所以奶奶常夸“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到了1976年,我们五个弟兄相续长大,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当父母的总不能看着儿子结婚没婚房呀!于是,省吃俭用,咬紧牙关,将老屋拆掉,翻造起了四上四下的楼房。在当时的整个宅村上算得上是气派十足的。我们还在四周种上了冬青和水杉,几年一过,青翠欲滴的冬青繁茂成了天然的篱笆墙,构成了一个宁静而舒畅的小天地。楼前有个七八十平方米的庭园。初时,妈妈在里面种了各种菜蔬,后来随着家里条件的好转,渐渐地不种菜了,陆续栽上了橘树、枇杷,搭起葡萄架种上了葡萄。空闲的地方还种上了一些花草,有月季、茶花等等。时间一长,倒也形成了一个像模像样地小花圃了。劳累了一天之后,钻进花圃,摆弄一会花草,自会消除疲劳。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在老屋里成家,在新楼里育儿,在老宅里过上一个个年味淳朴,但趣味独特的春节。有道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在旧居里的感受,是清淡而平静的,是平凡而朴实的。但是,旧居毕竟是给了我儿时的欢乐、年轻时的梦想和进入中年之后的成功,以及过年时分的特殊情趣。所以,我对于故居的怀念和留恋,既真诚,又深沉,就像对初恋的甜蜜永远难以忘怀一般。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故居,肯定会时时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回忆,而我对于故居的情丝,一定会悠悠地伴随着我往后的岁月。
——本文摘选自倪辉祥出版的散文集《悠悠浦东情》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美文《最忆是故居》 摘自于倪辉祥先生的倾情精品力作《悠悠浦东情》中第一辑的[桑梓恋情]
>>>>>>>>>>>>>(END)
撰稿:倪辉祥
图文/编辑:张凌清/treesea


本文撰稿人倪辉祥简介:

倪辉祥的部分书作照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倪辉祥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灿途》,已被上海文艺出版社列为向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献礼的重点作品。
(下图《灿途》书作照片)


【克勒文苑】精品美文║《最忆是故居》作者/倪辉祥
2021-02-05 12:48:28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