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好!欢迎再次来到《论语通俗解读》讲堂。
前面几章主要是围绕礼的精神讲了君子的修养问题,接下来就讲礼的实际运用——如何用礼来处理君臣上下级的关系等为人处事的具体问题了。孔子给出了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以礼处人,以诚相待
【原文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鲁定公姓姬名宋,定是其谥号。他来向孔子请教了一个很实际的政治问题,即: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问题。孔子没有告诉他具体的“领导术”,即领导手段,而是告诉他,君臣上下级的和谐关系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手段上的。这个道德的要求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是什么意思呢?汉儒的解释是:“君使臣以礼则臣必事君以忠”,意思是君主按照礼的要求对待臣下,臣下就能对君主尽忠,侧重于对君主的要求;宋儒的解释是:君主要按照礼来使用臣下,臣下要忠心侍奉君主,对君臣两方面的要求都是“理之当然”的。我赞同宋儒观点。因为,无论是从孔子对人的道德要求还是从这两句话的语法并列关系上讲,君臣两方面的关系是对等的,要求也是对等的,二者不能互为条件而存在,这是符合儒家的孝慈精神的,单单对任何一方的要求都不符合孔子的原意。这就是说,作为领导者,对部下要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不能以权势压服部下;同样,作为部下,对领导要忠诚,不能阳奉阴违,搞阴谋诡计。
这样解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鲁定公的身份。我们知道,孔子在政治上是主张维护周朝的一统天下而反对诸侯割据的,鲁定公是鲁国的国君,是领导者,但对于周天子而言,他又是臣下。孔子这样回答,就是希望他能对上忠于周王室,拥护周天子,对下能爱惜臣民,施行德治仁政。
这就象我们现在的社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家庭的和谐和睦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仅仅依靠权力来维系的。倘若领导者和部下之间互不信任,玩弄手段,无论是谁的手段“高明”,到头来的结局终会是一团糟,根本培养不出来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事业最终会受损。这一点,对领导者尤其重要。试想,当你玩弄权术把部下当傻瓜时,你的部下又安能对你真心做事?又有谁不会把你当傻瓜钻你的空隙?再者,你岂能依靠一群“傻瓜”干事业?那样,你岂不就是最大的“傻瓜”?!真正的领导艺术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德”去玩弄手段,再高明也不过是“小聪明”,即便是侥幸的“成功了”,也不过是政治上的 “小丑”。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和成功人士是靠玩弄手段耍小聪明取得德业而流芳千古的。
这一章翻译过来就是: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侍奉君主,该如何做才好?”孔子回答说:“君主要按照礼来使用臣下。臣下要忠心侍奉君主。”

第二个原则:把握分寸,恰到适中
【原文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现在,孔子又在和我们讨论《诗》了。他说,“《关雎》这首诗,好就好在描写欢乐不过分,表现悲哀不叫人感到伤心绝望。”
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在谈论政治的时候却突然的谈论起“文学”来了?
我们知道,《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它通过描写一个英俊少年为追求一位美丽女子所经历的痛苦与欢乐,生动的再现了男女相爱相欢的情景。不要以为儒家对待男女性爱总是象宋明以后的腐儒那样“谈性色变”,认为“性”是万恶之首,恰恰相反,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且认为,男女相爱,人伦即出,本身是一种非常自然又非常美好的事情,是人伦之根、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一切社会关系之源。所以,性本身非但无罪,而且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交流形式,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基础和动力。只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头,所谓“淫”就是过度的意思。天上的雨下的太多了,就叫“淫雨”,威严过分了就叫“淫威”,当然,性的欲望过度了、放纵了,就叫“淫欲”,描写男女相爱相欢的情节过分了就叫“淫书、淫词”等等。在这里,《论语》引用孔子赞美《关雎》这首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实不是给我们谈论文学,而是以此做比喻来告诉我们,处理政治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尺度,凡事都不要做得过分了,要恰到适中。这是对一个从政的人,尤其是主政者个人德行修养的基本要求——哀乐有度,不放纵情感。因为,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支配的,作为主政者,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一旦放纵了自己的情感,就难免冲动而不计后果,就会把事情办糟,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
为政如此,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表达出来的其实是人生修养的境界。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谢谢朋友们!

史永峰,笔名冷梦良,职业警察。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宝鸡孔子学堂客座讲师、宝鸡市孔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讲师团讲师,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副秘书长、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专著《论语通俗解读》及杂文集《阿Q重返人间》。
